《不來也不去 — 「殺人鯨」Tilikum 》(文:Roni Wong)

321

只是幾天前的事(1月6日),被囚 34 年的「殺人鯨」— Tilikum 於美國主題公園 SeaWorld 的水池內屈屈而終。得知噩耗後,坦白説,並不感到特別意外,也沒有特別傷感,箇中底藴,其實大家早已知悉: Tilikum 的離開只會是早晚的事,或者換個角度説,牠並沒有真真正正地「存活」過,所以牠也不曾離開過。牠的死亡,只是黯然地,替其不由自主的一生,淡淡劃上一個句號而己。

在《BlackFish 》的紀錄片裡,年輕的Tilikum 於冰島被圍捕,親睹同伴身亡悲嗚。其後捕捉者把船錨纏在屍身、將石頭塞滿胃部,譲同伴屍體下沉,務求毀屍滅跡。耳猶在耳,捕捉者於片內曾經講過一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刻:「你會知道自己做什麼,但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

Tilikum 被抓後,先被遷往加拿大的 Sealand 小水池,而基於保安理由(被盜取或野放),約三歲的 Tilikum 被關進不見天日的黑暗密室,望不到皎㓗的月光、也看不到瑰麗的星空。碰上冬天,被囚的時間會由黃昏五時至早上七時,更長達十四小時。為了讓 Tilikum 乖乖自行游進密屋水池,訓練員只允許牠在暗室內進餐:待牠在最飢餓的時候,在密室內餵牠進食死魚,然後關上鐵閘。Tilikum 漸漸意識到,若要充飢,就得要養成自我監禁的條件反射,而日復日的受壓生活使牠精神崩潰,噬咬鐵閘、攻擊同類和訓練員的行為,經常發生。

幾經轉折,Tilikum 被販賣到奧蘭多的 SeaWorld 進行每日密集式的表演,在園期間,更導致多兩人死亡。事實上,過往動物園一旦發生動物攻擊人類的事件,最終被殺害的,往往是有口難言的動物,辛辛那提動物園的銀背大猩猩「哈拉比」如是,聖地牙哥的都會動物園兩頭獅子如是⋯⋯ Tilikum 殺人後得以倖存,並非全因牠能表演吸金,背後更大的理由是:他的精液價值不斐,無休無止的人工繁殖計劃,商業價值更為龐大。

誠然,Tilikum 的離開,並沒有教曉愚昧的我們什麼大道理,而是我們從中自我覺悟了什麼。說到底,用其悲痛的一生來學習和消費,死後尚要肩負教育人類的責任,未免太沉重。最終,還不是逃不出的人類的夢魘、得不到真正自由和釋放嗎?

無奈地,有些動物,雖生猶死,不來也不去。 (今天是美國加州 SeaWorld 結束最後一場殺人鯨表演。TiliKum,願 你從此自游)

動物公民 — Roni Wong (豚聚一家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