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你們宣傳領養沒問題,但你不能叫人不要買賣寵物。因為我們也有自由。」
自由?筆者不禁問,說這句話的人,可知道「買賣寵物自由」背後,動物負上的代價有多沉重?今天我們來談談,這些「細細隻」「好可愛」「腳短短頭大大」的貓狗,是從那個年代開始出現?你了解「寵物產業化」的歷史嗎?
「寵物業」至19世紀就當動物是商品
工業革命後社會日漸富庶,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西方國家開始流行飼養寵物。研究英國現代史的學者Sarah Amato指,中產階級隨之出現,住在城市的人們,飼養寵物的原因趨向純粹的陪伴。
原本畜牧場主力「生產」食用動物,農場主人見愈來愈多人養寵物,於是開始繁殖寵物(主要是狗)作買賣用途,寵物產業化由此時開始。但駭人的是,這些畜牧場場主,並不會「呵護」這些寵物,他們只將貓和狗當成商品,牠們的生死無關重要,莫說是動物福利。
愈繁殖愈細小 無法獨立生存 以滿足人類控制欲
及至20世紀中,興起了純種狗繁殖,當時不少寵主身兼為繁殖商,他們以「擁有」純種狗為傲,又以「控制」的心態對待動物,為使動物看起來更能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財力,動物的外形要加以人為修改:包括為狗絕育、剪耳、斷尾等。而繁殖出來的新品種,亦體型愈來愈細小、適合室內飼養、無法獨立生存要靠依賴人類,例如芝娃娃犬、哥基等。而西方不少純種狗俱樂部亦在此時成立,如美國犬業俱樂部(AKC)。
當時的人繁殖和飼養寵物,不少只求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及控制欲,動物的健康、有否基因遺傳病以及權利,根本無人理會。後來「寵物產業化」更為流行,西方的人道主義者、動物權益人士始倡議善待動物, 1824年「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正式成立。
以上所述,是否覺得似曾相識?筆者覺得與香港現在的情況猶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