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常在》狗狗有話兒

292

在小學教室內,一班小學生圍著狗狗,讀著狗狗經歷的故事書,在小童的眼中,伴讀犬就像明星「MIRROR」一樣,有曾經怕狗的小朋友完全對狗改觀,深深被狗狗這忠實朋友所感動。推動伴讀犬計劃的港大教授黃蔚澄(Paul),除希望幫助小朋友,也希望幫助狗狗,改變一些人對狗的負面觀感,提升狗隻社會地位,自小教育更多人愛護動物。這一切,源於他對離世愛犬的承諾:「我答應過他要做一些事幫助動物。」

記者:周裕恆
攝影:朱家駿

主力研究人和動物互動的臨床心理學家、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看到貓狗成功讓隱蔽青年走出來,看到陪小學生讀書的狗狗,教曉小朋友愛護動物,還改善情緒和行為問題。

Paul在青年時於澳洲讀書,曾養過一隻洛威拿,惟當時他還未與狗狗有太深感情。後來他在香港和太太同住,太太所養的年老約瑟爹利狗「QQ」和其女兒「靚靚」成為了他的家人,那次經歷的狗狗生老病死,深深刻進他的心坎裡。

老狗離世帶來深刻傷痛
「靚靚」和「QQ」先後病逝,QQ在2010年離世時17歲半,因為腎衰竭已經捱了一年,眼睛失明,最後那星期還要插喉吊鹽水。

愛犬QQ的離世,讓Paul十分傷心,他答應愛犬,會為提升狗狗地位做些事情。
愛犬QQ的離世,讓Paul十分傷心,他答應愛犬,會為提升狗狗地位做些事情。

「最深刻是原來狗的生命很短暫,有些東西可以突然一日之後消失,例如每次我在家食飯,坐在梳化,他會跳上來陪我,但有一天他開始不會再跳,開始控制不到大小便,突然會衝來衝去,開始有白內障看不到東西。養動物讓我有很大反省,生命可以很短暫,事情可以變得很快。」

愛犬離世令到Paul情緒低落,但創傷令人成長,他答應愛犬要為動物做一些事,「動物是會感動到人去做一些事。為何我現在做的事和動物有關,因為我答應了我那離世的狗,看能否提升香港動物權益,提升香港人對動物的了解,減低香港人對狗害怕的程度。」

Paul形容,愛犬離世的心靈創傷,讓他成長。
Paul形容,愛犬離世的心靈創傷,讓他成長。

唐狗Lily成為新家人
他曾經想過不再養狗,但太太在2013年初救起了唐狗Lily,狗狗再度走進他的生命。Lily由剛來時很害怕,四處躲避他們,到變成家中的小公主,更讓Paul了解到唐狗的辛酸,知道不少人對唐狗污名化,他希望做些事情提升唐狗地位。他將這使命帶進他的研究中。

剛救回家的Lily。
剛救回家的Lily。
Lily現在成為了公主,得到Paul一家的寵愛。
Lily現在成為了公主,得到Paul一家的寵愛。

狗狗助隱青走出家門
Paul在2010年開始與慈雲山錫安青少年中心合作,以狗狗協助隱蔽青年走出家門,在學習與狗相處的過程中,重新建立社交的動力和能力。不可思議的是,平時怎樣都不肯走出房門的隱青,為了見狗狗一面願意走出家門來到青少年中心,狗狗的友善令他們站起來重新投入社會。

發發是慈雲山錫安服務中心所養的狗狗,多年來拯救了很多隱青,讓他們打開內心。早前發發因病離世前,中心和Paul為發發舉辦了歡送會。
發發是慈雲山錫安青少年中心所養的狗狗,多年來拯救了很多隱青,讓他們打開內心。早前發發因病離世前,中心和Paul為發發舉辦了歡送會。

2015年因為很多學童自殺,Paul便研究伴讀犬如何幫助學童,於是在2018年推行了「童狗有話兒」。「我在外國看過有些項目,小朋友在讀書給狗聽的過程中,提升了他們的閱讀興趣,而且我也很想幫助唐狗,提升他們的地位。」

殘疾狗狗成伴讀犬
這個計劃得到多個團體支持,包括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學會等,並有一些殘疾狗狗參與,包括唐狗會創辦人Rebecca所領養的狗狗「的士黃」。

狗狗在學校當不多於一小時的伴讀犬,小朋友與狗狗接觸前,會先學懂如何禮貌對狗狗,讓狗狗嗅自己的手,熟習氣味,並閱讀有關狗狗背景的故事書,學習愛護動物。

三腳狗狗「的士黃」成為伴讀犬,陪伴小朋友讀書,讓小朋友學習愛護動物。
三腳狗狗「的士黃」成為伴讀犬,陪伴小朋友讀書,讓小朋友學習愛護動物。
今年書展亦有童狗有話兒環節,介紹伴讀犬計劃。(忌廉歌妮colly專頁圖片)

Paul形容,小朋友看伴讀犬,就如粉絲看「MIRROR」一樣,十分期待他們到學校,「每一隻伴讀犬都有名有姓,他們有卡片,寫上伴讀犬自己的性格,是否喜歡和人玩,是否饞嘴。每一隻伴讀犬都有自己特別之處,都有自己的粉絲。」他又說小朋友在掛念狗狗時會寫信,交到狗主手中。

最讓他感動,是看到很多家長、老師和小朋友都對狗改觀,只盼望伴讀犬計劃如果可以延續下去,可以感動到更多人改變對狗的偏見。

黃蔚澄教授近年研究動物與人關係,因為他希望以學者身分,為動物爭取權益。
黃蔚澄教授近年研究動物與人關係,因為他希望以學者身分,為動物爭取權益。
Paul在訪問當天到領養日和狗狗接觸。
Paul在訪問當天到領養日和狗狗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