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師生辦流動動物相展 盼宣揚領養.不棄養訊息

25

【動物專訊】為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一連三日在荔枝角D2 place與香港保護遺棄動物協會(SAA)共同舉辦《同一屋簷下》流浪動物攝影展,該校師生希望讓大眾了解社區流浪動物的現況,反思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該校校長陸詠恩及多位老師均是愛貓之人,該校老師及學生亦經常留意到有些流浪貓貓需要拯救,後來於2023年該校在拯救了3隻幼貓後,決定成立「南昌貓舍」以來,師生決定以身作則實踐愛護動物的精神,以行動拯救生命及教育大眾尊重及愛護動物。

為籌辦該影展,該校邀請了專業攝影師潘映彤Minnie 教導學生導攝影技巧,如何捕捉動物的動態,今次參與共有10位學生,他們由去年11月開始上攝影班,另參與了兩次戶外攝影的活動,其中一次在戶外攝影社區動物,另一次則到香港保護遺棄動物協會攝影等待領養的動物。

潘映彤表示,這次除了有學生攝影作品外,還有大概20張為公眾人士作品,她希望在這個人來人往的商場,透過作品帶出訊息,希望讓更多人看到流浪動物,表達到動保意義,也希望同學有所得著。潘映彤分享,她本身也是愛動物之人,養了20年貓,現養的3隻11schbo
、粒粒及豆豆均是領養。

參展的學生也希望透過相片說話,帶出他們為動物所講的心聲。今年中四的蘇泳霖,本身也是南昌貓舍的義工,需幫手照顧學校貓舍,她希望透過相片告訴大眾:「他們(動物)是生命,照顧他們不可三分鐘熱度。」即使她和同學需早點返學校照顧貓貓,長假又需回校照顧貓貓,她也樂意擔任此工作。她望著自己作品時,更向記者介紹:「當中這隻貓已被領養,我都好開心。」

學生胡善渝的作品名為《還有更多等待中的眼睛》,拍攝了狗狗apple及貓阿V期待及盼望被領養。胡善渝希望表達許多動物仍有很多期待,希望更多人關注及領養他們。「我希望更多人不要棄養,因為被棄養的動物也會很傷心,甚至被棄流浪時也會受傷,有些失去主人都會好傷心,例如有些鸚鵡被棄後更會自殘拔掉自己的毛。」

學生羅俊謙則透過影貓貓抒發悲傷。他所拍攝的相片,剛巧是由細湊大他的外婆剛離世所拍,而當時剛巧另一好朋友也移民離港,令他感到內心孤單難過,頓失方向,但幸有朋友帶他拍攝貓貓,於是他在西貢一間執笠鋪頭前捕捉了一些流浪貓悽慘的身影。他也因這些相片有感而發,並感到有朋友互相依靠,走出幽暗的日子。

該校為了帶出更多「領養·不棄養」的訊息,特別印刷了「浪浪與你」(stray animals)小冊子,講述流浪動物源於他們被主人因居所限制、移民、患病等原因棄養,導致他們流落街頭。同時,有一些無良的非法或自家繁殖場所,往往將賣不出的動物棄養。他們藉小冊子提及流浪動物所面對的危機,包括有可能被人道毀滅,藉此希望提醒公眾以領養代替買賣動物及領養、不棄養的承諾。

《同一屋簷下》流浪動物攝影展
內容:透過展示學生相片,探討流浪動物的相關議題,一同探討動物權益議題,推動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文化。
地點:荔枝角D2 Place Two顧客服務大堂
展覽日期:
日期:2025年4月27日(今日)
時間:10am-8pm

相關報道:
愛心中學領養三小貓 貓咪化身Dr. Cat 讓師生學習尊重生命

陸詠恩校長希望宣揚愛護動物的訊息。
陸詠恩校長希望宣揚愛護動物的訊息。
學生羅俊謙透過拍攝貓貓跳出人生低潮。
學生羅俊謙透過拍攝貓貓跳出人生低潮。
胡善渝的作品名為《還有更多等待中的眼睛》,拍攝了狗狗apple及貓阿V期待及盼望被領養。
胡善渝的作品名為《還有更多等待中的眼睛》,拍攝了狗狗apple及貓阿V期待及盼望被領養。
蘇泳霖希望透過相片《喵、喵、喵~》告訴大眾:「他們(動物)是生命,照顧他們不可三分鐘熱度。
蘇泳霖希望透過相片《喵、喵、喵~》告訴大眾:「他們(動物)是生命,照顧他們不可三分鐘熱度。
香港鸚鵡救援創辦人郭秀雲(左二)到場支持學生相展。
香港鸚鵡救援創辦人郭秀雲(左二)到場支持學生相展。
擔任學生攝影導師兼相展策展人潘映彤希望相展令公眾關注動保議題。
擔任學生攝影導師兼相展策展人潘映彤希望相展令公眾關注動保議題。
蘇泳霖作品。
蘇泳霖作品。
蘇泳霖作品。
蘇泳霖作品。
周燦鴻作品。
周燦鴻作品。
周燦鴻作品。
周燦鴻作品。
胡善渝作品。
胡善渝作品。
周燦鴻作品。
周燦鴻作品。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