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以神秘顧客「放蛇」調查 揭多個網上賣狗者疑涉「寵物釣魚詐騙」 

18

【動物專訊】很多網上販賣狗隻人士,根本是誤導和錯誤資訊詐騙,賣出沒有任何健康證明、甚至是走私來港的狗隻,不但涉及「寵物釣魚詐騙」(Petfishing),更令很多狗狗受到傷害。消委會在今年1至4月以神秘顧客形式,從多個社交媒體平台揀選其中18個賣狗帳戶進行「放蛇」調查,發現很多的健康證明及來源證明均存疑,很多聲稱「本地繁殖」的賣家未能提供漁護署加簽的《狗隻繁育者聲明書》黃色副本(黃紙),有賣家聲稱狗隻已在內地接種3針疫苗,但卻無法提供針卡,甚至賣家販賣貴婦犬,提供的針卡紀錄竟是柴犬。

消委會在今年1月至4月以神秘顧客「放蛇」調查,成功與其中13個帳戶的帖文者或賣家溝通,查詢所出售的狗隻資料,包括來源及相關費用。

調查顯示,那些網上賣狗者十分活躍,有賣家在短短1月至4月竟發出多達200個帖文,他們均以不同狗隻的可愛相片或影片吸引買家,當中部分只有簡單文字描述,例如狗隻品種、顏色或出生日期,但卻沒有明說賣狗,會要求留言人士以私訊形式作進一步溝通。

消委會假扮顧客向賣家查詢,當中5個賣家指有關狗隻在內地繁殖,包括上海自家繁殖場、深圳犬舍或直接從深圳直送等,售價由人民幣5,000元至港幣12,000元不等,當中有賣家聲稱可安排將狗隻先送到其於本港合作的寵物用品店,再由顧客自行到店舖領取,而售價需提升至港幣15,800元。有賣家又表示,落單後最快可以在翌日或1至2天後安排將狗隻運送到本港,但沒說明運送途徑。

另外8個賣家則聲稱狗隻是本地自家繁殖,其中3個賣家聲稱持有本地認可的狗隻繁殖牌照,另外5個賣家則聲稱屬於本地私人繁殖,並非本地持牌繁殖者。有個別賣家強調在本港已從事私人繁殖有3年之久。

部分賣家同一帖文「兜售」多於1隻狗隻,甚至多達12隻,聲稱其中5隻由「本地持牌繁殖」賣家提供,包括3隻玩具貴婦犬、1隻比熊犬及1隻比高犬,售價由港幣7,000元至15,800元,另外7隻則由「私人繁殖」賣家提供,包括4隻玩具貴婦犬、1隻比熊犬及2隻西摩犬,售價由港幣6,500元至10,500元。

有賣家更出售只有1個星期大的狗狗,聲稱顧客可以先預訂,負責人會不時將寄養在繁殖場的狗隻的成長相片及影片發送給顧客作紀錄,待狗隻稍大及接種2針疫苗後,顧客便可以到繁殖場將狗隻接回家。

然而,網上賣家所賣狗隻的健康證明和接種疫苗情況均令人存疑,有賣家聲稱狗隻已在內地接種3針疫苗(包括狂犬病疫苗),但並沒有針卡,指內地的疫苗配方與本港所提供或有不同,建議顧客在購買狗隻後自行到獸醫診所再接種疫苗。至於植入晶片方面,只有3個聲稱「本地持牌繁殖」賣家表示所出售的狗隻已植入晶片或將會植入晶片。有聲稱售賣內地狗隻的賣家直言內地繁殖的狗隻如植入晶片,便不能將其運送到本港。另有「私人繁殖」賣家聲稱在市面出售已植入晶片的狗隻大部分為內地走私狗隻,而本地私人繁殖的狗隻通常不會植入晶片,另一賣家則聲稱只有持牌寵物店出售的狗隻才需要植入晶片,並指其2個月大的狗隻毋須植入晶片。

根據香港法例第139B章《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售賣及繁殖)規例》,香港任何人士賣狗均須領有動物售賣商牌照(ATL)、甲類繁育狗隻牌照(DBLA)、乙類繁育狗隻牌照(DBLB)或單次許可證(One-off Permit),並需遵守營運守則及指定牌照條件。當中如售賣本地持牌繁殖者合法繁育的幼犬,賣家必須向購買者提供經由漁護署加簽的《狗隻繁育者聲明書》黃色副本(黃紙)。

然而,消委會調查結果顯示,5個聲稱來自內地繁殖場的賣家均沒有狗隻於本港適用的合法來源證明,至於聲稱本地自家繁殖的賣家,當中3人聲稱為「本地持牌繁殖者」,但只有1人表示可提供「黃紙」,另兩人分別聲稱做漏文件及漁護署未到繁殖場查而未有申請「黃紙」。其餘5個聲稱「私人繁殖」賣家表示由於並非持牌繁殖場,因此沒有「黃紙」,又沒正面回應狗隻有否其他證明文件。

5個聲稱售賣內地繁殖狗隻的賣家均表示在購買狗隻後,可以提供30天或1個月的健康保證期,視乎不同賣家,保證期內如狗隻驗出犬瘟、腹瀉或腸炎,可以全數退款,惟全部均不會提供購買合約或單據。另聲稱「本地持牌繁殖」狗隻的賣家,有一位提出狗隻14天內出現犬瘟或腸炎可安排退款, 一位指可提供1個月犬瘟及腸病毒保證,但沒說明會否全數退款,餘下一位則表示如證實患有犬瘟或腸病毒可以原銀奉還。

至於聲稱「私人繁殖」賣家,其中兩人提供1個月健康保障,如狗隻患有致命疾病可全數退款,另兩人分別表示有14天及半年健康保障,但沒有說明保障內容及會否有退款安排。另有一位賣家沒提供任何保證期,只表示可以分兩次安排顧客現場觀察狗隻,在確保狗隻健康後才決定購買。

消委會又揭露網上賣家常見兜售方式,包括會積極游說,多次游說即日約見售賣之狗隻,或表示在同一時間另外有多名顧客在查詢,催促盡快作決定及完成交易,更會提供其他「顧客」的交易對話截圖,或「顧客」購買狗隻後的分享截圖。有些賣家當得知顧客認為有關狗隻不合適,便會將之前發送的狗隻相片或影片刪除。

有部分聲稱「私人繁殖」的賣家,在查詢初期表示只繁殖少量狗隻(例如2隻),但在出售相關狗隻後,於同一天內卻即時發送其他狗隻的影片並主動兜售。而在查詢完結後有關賣家仍然繼續發送其他狗隻的相片或影片及詢問購買意欲。部分標榜「本地持牌繁殖」及售賣合法狗隻的賣家,其相關帖文並沒有列出漁護署規定需要展示的相關牌照號碼或售賣狗隻的晶片編號,在多番查詢後,賣家才願意提供持牌繁殖場所的名稱、地址或牌照號碼,但未能就此確定所聯絡的賣家是否牌照持有人抑或只是中介人。

另有個別賣家在帖文中張貼的狗隻品種與針卡上顯示的資料不符,例如在帖文中售賣貴婦犬,但同一帖文附上的相關疫苗接種紀錄卻顯示為柴犬。

消委會報告表示,神秘顧客調查發現不少賣家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出售狗隻,當中涉及懷疑從內地繁殖及懷疑走私寵物活動。由於有關狗隻可能來自本地環境惡劣的繁殖場或繁殖工廠,或可能從內地非法運送到本港,途中的福利毫無保障,或本身存有健康問題。因此,即使賣家聲稱提供「健康保證期」,恐怕難以兌現;另外,購買懷疑非法入口或來源不明的狗隻,如出現爭拗,例如「走數」或貨不對辦,亦難以追討。此外,部分賣家雖然聲稱持有本地繁殖狗隻牌照,由於沒有列明所持有的牌照號碼及背景資料,一般消費者難以辨識及查證。再者,有部分賣家聲稱狗隻來自私人繁殖,卻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對消費者欠缺保障。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