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50

聽著毛孩說愛你 保誠召募貓狗聲音 為你家主子製作專屬唱歌短片

 

(廣告)

【動物專訊】對主人來說,毛孩的聲音最好聽,有否想過毛孩會對自己唱歌仔?保誠最近推出「Let Your Love Sing聽著毛孩說愛你」活動,將主人提供的毛孩叫聲,以數碼製作成獨一無二,由主子演繹莫札特經典音樂的唱歌短片,每位毛孩家長均可以得到!

此活動於現在至今年9月30日舉行,主人只要拍下毛孩叫聲和靚樣,於保誠網頁登記pruhk.co/pet-video-form和上載短片,保誠會將毛孩的叫聲製作成專屬歌唱短片,電郵給主人。

參加短片需不超過15秒,小於50MB,格式為MP4或MOV,只錄下毛孩叫聲,如有其他雜音(如人聲)便無法製作唱歌短片。

另外,保誠更邀請了為MC、Collar、Ian及Jay Fung作曲的著名音樂人Terence Ma,揀選當中10位毛孩,為佢哋創作一首全新獨家情歌連MV!

MV 在10⽉內於保誠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頻道發佈。獲選毛孩的主人還可以獲得港幣1000元SOGO購物禮券。

詳情可登入 pruhk.co/pet-video-promo

有關條款細則可瀏覽 pruhk.co/pet-video-tnc

#香港動物報 #保誠保險 #貓狗造星  #讓愛代言#LetYourLoveSing #PrudentialHongKong

大埔林村瘦弱狗昨獲愛協救起 急尋狗主聯絡

【動物專訊】一隻毛髮凌亂的狗昨日早上躲在大埔林村新村村公所附近,身體看似十分虛弱和脫水,有市民聯絡愛護動物協會將他救走。該狗現在愛協中心內,發現他身上有晶片,正透過漁護署聯絡狗主,惟現時仍未有消息。請狗主或認識該狗的市民盡快聯絡愛協。

「BC Pets 寵物用品中心」昨日在其Facebook專頁上載該狗相片,指有人聯絡了愛協帶走了該狗,查詢有沒有人走失了該狗。該中心透露已向愛協提出如果該狗沒有主人認領,需要尋找領養時,請即時通知他們。

該狗被救起時身型瘦削,毛髮凌亂,而且似乎有脫水或中暑跡象,身體十分虛弱。愛協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已托漁護署嘗試尋找主人,暫未聯絡到狗主,今日會再向漁護署跟進。

貓狗要護心 獸醫籲貓主須特別留神

【動物健康專題】人類要護心,貓狗也要護心。心臟病是貓狗常見疾病,而且病情往往不可逆轉,所以主人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多觀察毛孩的活動情況,如果發現他突然體力衰退,走幾步就停下來喘氣,便有可能出現心臟問題。獸醫王璟瑜表示,貓的性格比較容易緊張,容易因為壓力而增加心臟負荷,加上他們擅於掩飾不舒服,所以貓主更要特別留意,及早發現和求醫。

王醫生表示,最常見的心臟病病徵,是出現喘氣、咳、暈眩,舌頭可能因為血氧不夠而呈淺紫色。如果主人平時多留意毛孩的活動情況,便很容易發現不尋常,例如一隻平時跑十多分鐘都面不改容的狗,現時跑一兩分鐘便氣喘和疲倦,那便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

觀察呼吸頻率也是一種方法,王醫生說:「例如貓狗在靜止狀態都急促呼吸,一分鐘超過30下,那便顯示心肺有問題。」當然,最準確的方法,是找獸醫檢查,看貓狗心臟是否有雜音。

貓狗心臟病分先天和後天,先天的心臟病可能很年輕便會發現,甚至出生兩三個月已經出現病情。至於後天則有很多原因,例如心絲蟲、甲狀腺問題、腎病等,嚴重時會影響血液循環系統,造成器官衰竭而致命。另一種常見原因是因年長而心臟結構退化,貓狗如果已屆7至8歲,便要開始留意及每年驗身。

王醫生強調,貓主要格外留神,因為貓的性格比較緊張,容易受壓力影響而增加心臟負荷,加上他們很懂得掩飾疾病情況,往往發現有心臟病時,病情可能已很嚴重。

心臟病是不可逆轉的疾病,治療方向只能是採取藥物控制,減低心臟負荷和衰退。坊間也有一些保健品有助心臟健康,例如魚油(Omega-3)、牛磺酸(Taurine)、輔酶Q10 等成分的保健品,但只是輔助性質,效用並不是很大,最重要還是主人多細心觀察毛孩的身體情況,有任何病徵都要及早求醫,這才是最佳保護貓狗心臟的方法。

70年鎅木廠因新界東北發展面臨清拆 廠東和三狗仍留守終須一別

【動物專訊】新界東北發展收地,位於發展區內一間超過70年歷史、有「香港最後鎅木廠」之稱的志記鎅木廠也面臨清拆,今日(9月13日)已經是最後限期,即使再不捨也終須一別,只是盡量留得一天得一天。廠東三兄妹和所養的三隻狗—「刀仔」、「燒賣」、「小黑」仍留守該廠。廠東之一的王美嬌表示,刀仔已有人領養,他們也會想辦法安置燒賣和小黑,至於她每天餵的附近8隻狗,就只能「餵得幾多日得幾多日」。

現時有獨立義工及毛守Kent努力嘗試救走那8隻狗及附近的狗,估計總共有近20隻,惟他們十分警戒,加上該處由地盤包圍,營救行動並不容易。

志記鎅木廠在1947年於北角創立,1982年遷入上水古洞現址,至今已40年,由第二代傳人王鴻權、弟弟王鴻強及妹妹王美嬌打理,傳承香港傳統鎅木工藝。他們一直爭取不遷不拆,但政府堅持收地及拆卸,今日收地限期屆滿。王美嬌對本報表示,會爭取盡量留多一日得一日,因為那些木材都十分珍貴需時處理,而且她也希望盡量餵那8隻狗。

現時她所養的3隻狗,均是6年前領養,由十分頑皮兇惡,變成乖巧溫馴,其中燒賣更是對人十分親近,即使看到陌生人也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王美嬌表示,刀仔已經找到領養,亦會想辦法安置燒賣和小黑,不想他們送到狗場。

至於每日餵的8隻狗,原本是在附近生活,以前很多工廠沒遷走時,他們會到附近飯堂找飯吃,但現在該處已變成爛地和地盤,她在今年農曆年時看到那些狗瘦到見骨,又凍又餓,十分可憐,於是每天都會餵他們吃一餐,至少讓他們可以溫飽。

問及會否擔心那些狗下場,她說:「我都只能見日餵日,沒得擔心, 我們都還要擔心自己,不過我也聯絡了一些社工,希望他們可以幫忙餵狗。」

有獨立義工對本報透露,早前收到社工求助,希望救走志記鎅木廠附近的狗,因此他們和毛守Kent已經多天嘗試救狗,只是地盤不准他們進內營救,只能在外設籠,所以至今未能成功。Kent表示,如果志記鎅木廠清拆,該處便完全被地盤封閉,無法再救到那些狗,所以現在只能爭取時間救得一隻得一隻,亦希望地盤可以通融協助,讓義工能夠更有效救那些狗。

刀仔已有人願意領養。
刀仔已有人願意領養。
木廠內仍有很多木,廠東希望寬限多一段時間讓他們可處置這些木材。
木廠內仍有很多木,廠東希望寬限多一段時間讓他們可處置這些木材。
王美嬌每天都會餵附近的社區狗。她坦言希望餵得一日得一日。
王美嬌每天都會餵附近的社區狗。她坦言希望餵得一日得一日。
木廠的搬遷限期已屆,廠東盼留多一日得一日,很多人前來拍照見證這個香港70年歷史鎅木廠。
木廠的搬遷限期已屆,廠東盼留多一日得一日,很多人前來拍照見證這個香港70年歷史鎅木廠。
志記鎅木廠有70年歷史,傳承香港傳統鎅木工藝。
志記鎅木廠有70年歷史,傳承香港傳統鎅木工藝。
木廠附近已變成地盤
木廠附近已變成地盤
廠東王美嬌和三隻愛犬,左起:刀仔、小黑、燒賣。
廠東王美嬌和三隻愛犬,左起:刀仔、小黑、燒賣。

唐狗疑被斬傷躲進山洞 義工愛協進洞救狗不果

【動物專訊】傷害動物是懦夫所為,城門水塘上一村一隻名叫「阿仔」的狗懷疑被村民斬傷,其後躲在山洞中。「520浪浪加油站」義工及照顧阿仔的蘭姐今日嘗試走進山洞救狗不果,後來愛護動物協會督察進洞搜救時,阿仔突然跑出山洞,走進樹林後失去蹤影。義工Bella表示,蘭姐會待阿仔折返山洞時通知她們去營救。

據了解,阿仔是其他義工之前救起的狗,當時他的尾巴被人斬傷,義工救起後交蘭姐照顧,沒想到今次再疑被人斬傷。Bella表示,該村有一名村民經常打狗,聽蘭姐說曾有狗被他吊起,亦有狗被打死,但那人一直逍遙法外。上星期六(9月10日)蘭姐目擊那人手持刀徘徊,當日傍晚便發現阿仔背部有一條傷痕及流血,懷疑被人斬傷。蘭姐幫阿仔噴藥後,阿仔昨晚跑入山洞躲藏。

蘭姐今早報警及向Bella求助,並引述警方指要看到阿仔的傷勢才能立案。Bella和蘭姐等人下午走進山洞搜救,洞內有多條分叉路,亦有很多蝙蝠,他們不斷叫阿仔,但完全沒有回應,亦找不到他的蹤影。

他們後來聯絡了愛協,愛協督察進洞後同樣沒有發現,但沒想到當他走出洞口時,阿仔突然從洞中飊出,並一支箭跑進樹林。義工和愛協督察在樹林找了很久都沒發現阿仔,決定由蘭姐守候,待阿仔返回山洞時再聯絡她們前往營救。

本報會繼續跟進阿仔情況。

唐狗阿仔疑被人斬傷,其後躲入洞中。
唐狗阿仔疑被人斬傷,其後躲入洞中。
義工和照顧阿仔的蘭姐今日進洞搜救,但不成功。
義工和照顧阿仔的蘭姐今日進洞搜救,但不成功。
洞內四通八達,有些位置十分狹窄。
洞內四通八達,有些位置十分狹窄。
蘭姐指那懷疑斬狗的村民,過去也曾打狗,這是其中一隻受害被打的狗。
蘭姐指那懷疑斬狗的村民,過去也曾打狗,這是其中一隻受害被打的狗。

粉嶺黑唐狗女路上徘徊 好心人盼尋回主人

【動物專訊】雖然動物不懂人語,但往往卻奇妙地懂得尋找好心人求助。周小姐於9月7日下午4:15左右駕車外出時,在粉嶺軍地虎地排村的垃圾站至和發號威士手套廠附近,見到有一隻黑色唐狗女可憐地在路上徘徊,即使見到車輛在前面亦不懂是閃避,周小姐擔心狗女會有危險,遂將她救起,現暫時放於家中的花園內,盼為狗女尋回她的主人。

周小姐本身都是動物義工,家中已有九隻狗、九隻貓,故救起的狗女暫時只可放在家中花園中。周小姐說狗女戴有頸帶,眼部疑有少許白內障,估計年紀不少,但其身上狗毛也很清潔,估計或有人飼養。

周小姐坦言,現時經濟環境不太好,加上本身已有許多動物,自己亦是動物義工,故希望為狗狗尋回主人,又或即使是其主人棄養,她亦希望知道狗狗的身世,有望可以盡量幫助狗狗。周小姐說狗狗性格乖巧,回到她家中不久已懂得嗲人,但食量則較少。如任何人士知道狗女的身世或狗主,請與周小姐聯絡。

周小姐日前在路上救起了一隻在馬路徘徊、有頸帶的唐狗。
周小姐日前在路上救起了一隻在馬路徘徊、有頸帶的唐狗。
狗女有一條很殘舊的頸帶,估計有人養。
狗女有一條很殘舊的頸帶,估計有人養。

狗女有白內障,估計年紀不小。
狗女有白內障,估計年紀不小。

周小姐希望盡快聯絡到狗女的主人。
周小姐希望盡快聯絡到狗女的主人。

 

 

香港仔被抱走店貓今尋回 警拘一男子涉嫌盜竊

【動物專訊】本報昨日報道香港仔佳寶超市一隻店貓「囝囝」在9月9日清晨4時許被一男一女帶走,警方表示今日於石排灣一單位拘捕一名27歲姓趙男子,涉嫌盜竊,並已尋回該貓,及交還超市職員。不過,很多市民質疑佳寶只養貓來捉老鼠,而且採取放養方式,任由貓隻關舖後也流連在外,認為抱走貓的人是想救貓。

該趙姓男子的友人事後向傳媒解釋,當時那趙姓男子以為囝囝是流浪貓,因此帶回家照顧,事後亦有留意有沒有人走失貓。該友人又指曾去年年底囝囝曾在街上被愛協救起,反映那隻貓經常走失。很多市民亦質疑佳寶對待貓的做法,質疑他們任由貓在街外流連,隨時令貓身處危險,認為趙姓男子是救貓才抱走該貓。

事緣1歲半大的囝囝在9月9日清晨4時51分於佳寶超市外被人帶走,當時該超市剛開舖,囝囝從鐵閘走了出外,其後被人抱走,從閉路電視畫面顯示抱走貓的人是一男一女,惟畫面質素欠佳,無法辨認到二人樣子。

對於有市民質疑該貓是被放養,該職員表示該貓是於店內生活,每天收舖時貓也會居於店內,並非在街放養,被人帶走當日是因為清晨開舖時不小心讓貓跑出店外,承諾會更妥善看管貓貓。

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於9月10日收到香港仔大道一超巿職員報案,表示該店舖的一隻貓於9月9日凌晨時份懷疑被人偷走。西區刑事調查隊及香港仔分區特遣隊翻看閉路電視片段及經深入調查後,今日(9月12日)在石排灣一單位拘捕一名27歲姓趙本地男子涉嫌「盜竊」,並尋回涉案貓隻,被捕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

相片來源:求助人提供

囝囝是在超市生活的店貓,日前被人捉走,幸最後尋回。
囝囝是在超市生活的店貓,日前被人捉走,幸最後尋回。
囝囝在9月9日的清晨被人抱走。
囝囝在9月9日的清晨被人抱走。
職員表示,並沒有將囝囝放養,他平時在店內生活,事發當天是開舖時不小心讓貓走出街。
職員表示,並沒有將囝囝放養,他平時在店內生活,事發當天是開舖時不小心讓貓走出街。
警方於今日拘捕一名男子涉盜竊,並尋回囝囝及交還超市。
警方於今日拘捕一名男子涉盜竊,並尋回囝囝及交還超市。
超市職員到警署接回囝囝。
超市職員到警署接回囝囝。

狗兄妹早年因酒樓結業被遺棄 熱心茶客為兩狗尋家

【動物專訊】一對唐狗兄妹過去被當是酒樓的看門狗,但早年該酒樓結業,竟將兩狗棄在原地。常和兩狗玩耍的茶客姨姨得知後,為免他們流浪遭遇危險,將他們帶到一個有瓦遮頭的地方暫時安置,就這樣照顧了他們兩年。但她最近因家庭原因,未必可繼續照顧兩狗,所以希望能夠找到願意一同領養這狗兄妹的家庭,讓他們可過家庭樂。

義工Fanny表示,早前收到姨姨求助,指那個酒樓過去養了這對狗兄妹,姨姨平時都會與兩狗玩耍,建立了感情。但該酒樓兩年前結業時,竟遺棄了兩狗,姨姨不忍心看到兩狗孤苦無依,因此將他們安置到一個有瓦遮頭的空置地方,每天餵食和帶他們去散步,讓他們安穩過日子。

姨姨已照顧了狗兄妹兩年,但最近她因為家庭問題,未必可繼續照顧兩狗,她不忍心看到狗兄妹再被遺棄,所以向義工求助,希望可以為兩狗找到領養家庭。

Fanny表示,兩兄妹5歲,哥哥叫Money,妹妹叫Lucky,多年來相依為命,哥哥比較開朗親人,而妹妹則比較內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對人信任,全因有哥哥才身邊,才讓她較心安,所以希望領養人能夠一同領養兄妹,讓他們可以繼續一起生活,互相扶持。

如有意領養兩狗,可通過Facebook聯絡Fanny(https://www.facebook.com/fanny.poon.108)。

哥哥(左)和妹妹(右)在酒樓結業後被遺棄,幸獲茶客姨姨一直照顧至今。
哥哥(左)和妹妹(右)在酒樓結業後被遺棄,幸獲茶客姨姨一直照顧至今。
茶客姨姨因家庭原因未必能再照顧兩狗,盼為他們找到領養家庭。
茶客姨姨因家庭原因未必能再照顧兩狗,盼為他們找到領養家庭。
哥哥Money性格開朗。
哥哥Money性格開朗。
妹妹Lucky比較內向怕羞。
妹妹Lucky比較內向怕羞。

 

香港仔超市店貓失蹤 揭被一男一女於清晨4時取走

【動物專訊】香港仔佳寶超市一隻店貓「囝囝」在9月9日清晨4時許被一男一女帶走,職員十分擔心,希望知道該貓下落的人能夠聯絡他們,盼囝囝能夠平安回來。警方於9月12日在石排灣拘捕一名27歲姓趙男子涉嫌盜竊,並尋回該貓隻,貓隻健康良好,將交還給主人。不過,很多市民質疑佳寶只養貓來捉老鼠,而且採取放養方式,任由貓隻關舖後也流連在外,認為抱走貓的人是想救貓。

該趙姓男子的友人事後向傳媒解釋,當時那趙姓男子以為囝囝是流浪貓,因此帶回家照顧,事後亦有留意有沒有人走失貓。該友人又指曾去年年底囝囝曾在街上被愛協救起,反映那隻貓經常走失。很多市民亦質疑佳寶對待貓的做法,質疑他們任由貓在街外流連,隨時令貓身處危險,認為趙姓男子是救貓才抱走該貓。

該職員對本報表示,囝囝約1歲半大,沒有頸圈和晶片,在9月9日清晨4時51分於佳寶超市外被人帶走,當時該超市剛開舖,囝囝從鐵閘走了出外,其後被人抱走,從閉路電視畫面顯示抱走貓的人是一男一女,惟畫面質素欠佳,無法辨認到二人樣子。

對於有市民質疑該貓是被放養,該職員表示該貓是於店內生活,每天收舖時貓也會居於店內,並非在街放養,被人帶走當日是因為清晨開舖時不小心讓貓跑出店外,承諾會更妥善看管貓貓。

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於9月10日收到香港仔大道一超巿職員報案,表示該店舖的一隻貓於9月9日凌晨時份懷疑被人偷走。西區刑事調查隊及香港仔分區特遣隊翻看閉路電視片段及經深入調查後,今日(9月12日)在石排灣一單位拘捕一名27歲姓趙本地男子涉嫌「盜竊」,並尋回涉案貓隻,被捕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

《情常在》 「海豚何處為家」

2022年8月17日下午,大嶼山西面平靜的水面上,7條海豚輪番躍出水面,有全身粉紅色的成豚,也有灰色的幼豚,他們奔向附近一艘漁船,希望有漏網之魚可吃一餐飽。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研究員看到這情景感到很興奮,因為中華白海豚的幼豚現已經難得一見,當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越來越少,幼豚的出現代表了希望。

中華白海豚是珠江口和香港水域的原居民,2003年估計香港有188條中華白海豚生活,但近10年的港珠澳大橋、第三條機場跑道等不同工程,香港水域已不太適合他們居住了。截至2021年,根據學會觀察,估計仍在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只條40條。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曾在2014年講述了大嶼山北30隻海豚的故事,事隔八年,在「海豚30」中的主角卻只有9條仍然留在香港水域,三分二已不知所蹤、生死未卜。

記者:周裕恆
攝影、剪接:Marco
旁述:譚善彤
監製:梁美寶

【點擊觀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IcjFEaE1W7k

「海豚30」只餘三分一仍在
當港珠澳大橋工程還未開展前,大嶼山北曾經是中華白海豚的樂土,居於屯門的市民,可以在龍鼓灘看到他們暢泳,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研究員甚至不用出海,站在山上也可以遠眺躍出水面的海豚。「海豚30」的故事也是在這裡開始。

香港海豚保學會在2014年進行了海豚30行動,通過30條海豚的故事,喚醒市民對中華白海豚的關注。
香港海豚保學會在2014年進行了海豚30行動,通過30條海豚的故事,喚醒市民對中華白海豚的關注。

當時有一隻叫「大麻繩」的海豚媽媽,讓研究員最印象深刻,因為她曾經因為所生的幼豚突然死亡,她竟一時接受不了,足足伴屍了七日七夜,其間她不斷將幼豚屍體抬到水面,不吃不喝,幾乎筋疲力竭,七日後她終接受愛兒的死亡,才肯放手。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形容,海豚的伴屍行為,反映他們母子之情十分深厚,通常海豚會一同保護孩童成長,因為中華白海豚出生頭一年多的死亡風險很高,但像大麻繩這樣伴屍七天的情況十分罕見。不過,自從2019年後,麥希汶和研究員已沒再見過大麻繩出現,不知道她是搬走了還是離世了。

大麻繩所生幼豚夭折時,她曾經伴屍七日七夜。但這個深情海豚媽媽,在2019年後已經不見蹤影。
大麻繩所生幼豚夭折時,她曾經伴屍七日七夜。但這個深情海豚媽媽,在2019年後已經不見蹤影。

當年在大嶼山北出沒的海豚,還有估計是全港最老的中華白海豚、今年已屆38歲的「駝俠」,駝俠雖然已經滿身皺紋,但適應力很強,即使近年香港水域有很大型工程,但駝俠仍在珠江口和香港水域兩邊跑,只是他也要遷到大嶼山西部和南部,因為他覺得大嶼山北已經不再適合他居住。

駝俠是香港最老的海豚,現時仍會在珠江口和香港水域兩邊走。
駝俠是香港最老的海豚,現時仍會在珠江口和香港水域兩邊走。

海豚數量二十年減七成八
麥希汶表示,自2015年開始,中華白海豚已經大幅減少,「2003年還有188條中華白海豚在香港生活,平均每一日出海都可以看到100多條次的中華白海豚,但去年估計留在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經只得40條了,跌幅超過78%。」她形容,中華白海豚不只在大嶼山北近乎絕跡,在西面和南面的數量也大幅減少。

海豚逐漸減少,對於近年於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擔任研究員的Rachel和Anson感受很深刻。Rachel數年前開始當研究員時,首次在大嶼山北見到中華白海豚時感到很驚喜,但之後發現每一年都越來越難見到他們,她選擇繼續做這個研究工作,是希望讓人知道仍然有人關心和幫助中華白海豚,希望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景況。

Anson亦指,最初看到中華白海豚的樣子像很可愛很開心,但這幾年的研究工作,見到海豚逐漸減少,「看到很多工程陸續進行,港珠澳大橋,跟住機場第三條跑道,看到海豚在香港生活真的很辛苦。」他希望多些人可以懂得欣賞中華白海豚,因為他們真的有滅絕危機。麥希汶亦估計,如果繼續採用這種發展思維,有可能在10年後,香港只餘下數條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不只面對工程影響,在高速船頻繁走動的大嶼山水域,他們也受到很多安全威脅。麥希汶說:「很多海豚遍體鱗傷,有些傷口是被漁網鎅傷,有些是被船的螺旋槳打傷,還有漁船噪音、過度捕撈和高速船。」

海豚「魚肉腸」的背鰭曾被漁網所傷,變成畸型。
海豚「魚肉腸」的背鰭曾被漁網所傷,變成畸型。

學會曾經用航拍拍攝大嶼山南部一艘高速船與幾條海豚擦身而過,幾乎撞到他們,情況十分驚險。麥希汶說:「疫情後幾乎沒有了來往港澳的高速船,多了一些海豚一家大細到大嶼山南部水域,但將來回復正常時,就有更多海豚受到高速船威脅了。」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曾以航拍攝到海豚幾乎被高速船撞的驚險一刻。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曾以航拍攝到海豚幾乎被高速船撞的驚險一刻。
就在海豚躍出水面的一秒後,高速船即駛至,和海豚擦身而過。
就在海豚躍出水面的一秒後,高速船即駛至,和海豚擦身而過。

海岸公園保護不足4%水域
漁護署今年開設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希望保育中華白海豚,不過麥希汶預計成效不大,她說:「這些保育區很零散,而且面積亦太小,即使加上西貢那邊的保育區,也只佔香港水域不足4%,但現在國際的保育建議,是認為應至少保護到三成水域。」她又表示,由於海岸公園太分散,中華白海豚由一個海岸公園游到另一個海岸公園,會經過高速船的航道,仍然十分危險。

南大嶼海岸公園地圖(資料來源:漁護署)
南大嶼海岸公園地圖。(資料來源:漁護署)

她表示,現在保育中華白海豚還來得及,要改變只追求發展的思維,在海岸公園規劃上做得更全面和更大範圍,減少工程和高速船對海豚的威脅。她又呼籲大家多些主動關心中華白海豚的情況,「他們一直生活在香港水域,是我們很重要的原居民鄰居,所以好好保護他們的家,保護他們繼續在香港生存的權利。」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中華白海豚,現在保育他們還來得及。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中華白海豚,現在保育他們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