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81

觀塘區議員被批徵貓捉老鼠 昨對本報稱「花貓」乃義工隊名字

【動物專訊】觀塘曉華大廈近期有很多老鼠出沒,當區區議員蘇麗珍早前張貼海報要「誠徵花貓」,引來居民和網民不滿,批評不應將貓當作工具去捉老鼠,蘇麗珍昨回覆本報查詢時澄清是「花貓」是滅鼠義工隊的名字,而屋苑附近的海報也由「誠徵花貓」,變成「誠徵”花貓”滅鼠義工隊」。有居民質疑蘇麗珍的解釋牽強,是因為輿論壓力才改變決定。

民主黨社區主任梁翊婷則對本報表示,相信蘇麗珍是聽到有個士多檔的長者提到想養貓滅鼠,才張貼「誠徵花貓」的海報,但她批評蘇麗珍日前在屋苑周圍放置大量老鼠藥,再提出養貓是漠視貓貓的生命安全。

有讀者對本報報料,指蘇麗珍貼出海報,提出「誠徵花貓」,讀者說:「那環境根本不適合貓貓生活,他們打算放貓在街生活幫人類捉老鼠?」他指今年曉華大廈旁邊有地盤工地,引來很多老鼠,但由於路口一出便是馬路,聽一些餵貓人說以前曾有社區貓被車撞死。

根據讀者提供的相片,蘇麗珍日前貼出的海報,先是列出自己是「滅鼠先鋒」,然後下面則有「誠徵花貓」四字。該海報在網上也引來議論,不少網民批評蘇麗珍不應為了滅鼠而引入貓貓。

蘇麗珍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她提出的是誠徵「花貓」滅鼠義工隊,而非徵貓,又稱有士多檔長者想養貓陪伴,不應將兩者混為一談。該處海報也由「誠徵花貓」,改為「誠徵”花貓”滅鼠義工隊」。

梁翊婷則表示,她在9月收到居民求助有關老鼠問題,她找了食環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跟進,但食環署聯絡了蘇麗珍,蘇麗珍則四處放老鼠藥和老鼠籠,又張貼「誠徵花貓」的海報。她指蘇麗珍放置大量老鼠藥,又提出養貓捉老鼠,是漠視貓貓的安危。

之前的海報
之後的海報

內地海洋公園疑以棕熊扮北極熊 館內捱凍受苦 神情呆滯

【動物專訊】內地微博近日流傳一段短片,一個內地海洋公園的「北極熊館」內有一隻疑似棕熊在內打冷顫,眼神呆滯無助,懷疑該館以棕熊扮北極熊,還要牠捱凍受苦。本報又發現早在8月25日有人在騰訊視頻上載影片,題為「南寧融晟極地海洋世界-北極熊睡覺」,看該熊的樣子姿態和場地布置與最近流傳的影片一模一樣,估計是同一位置拍攝。

影片中那熊瑟縮一角,嘴吧不斷打顫沒有合上,雙掌交疊,神情呆滯。多名網民表示心痛,不少人批評該海洋公園是「黑心商家」。

將野生動物囚禁圈養作展示和表演,本已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而影片中的熊貌似健康有問題,正在受苦,明顯是虐待動物。

近日微博流傳影片,顯示一隻懷疑是棕熊的熊呆坐在北極熊館內。
早在8月25日,有人在網上上傳了南寧的海洋世界「北極熊」影片,與近日流傳影片幾乎一模一樣。

 

【長宏邨封貓洞】義工報警指控長宏邨管理處企圖謀殺五貓 鄺俊宇發起《聲援洞穴貓》聯署

【動物專訊】長宏邨管理處日前在明知有貓於洞穴生活的情況下,以滅鼠為由封貓洞,幸洞口很快解封,五貓最後無恙,義工今日到青衣警署報案,指控長宏邨管理公司企圖謀殺活埋5隻貓,但警方指證據不足,列雜項處理。另外,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發起《聲援洞穴貓》聯署行動,要求房署交代封貓事件,並定立清指引防止同類事情發生。聯署又要求政府盡快制訂「動物保護法」。聯署網址見https://goo.gl/forms/r71sg6kSitXT2Ywc2

義工昨日在「小白與小黑救救山上狗群」發帖,指長宏邨和長亨邨多番阻撓義工餵貓,今年9月30日清晨5時一名長宏邨管理處黃姓職員以樹枝拍打躲在學校後門的貓隻,有女住客上前制止,被該職員以樹枝惡言恐嚇。本報正嘗試向義工了解有關指控詳情。

義工今日亦向警署報案指控管理處封貓洞是企圖謀殺貓隻,但警方指證據不足,列雜項處理。

管理處11月5日要求義工在一星期內將貓捕捉,然後便要封洞,但義工至今未能捉到貓貓,指因為太多保安到該處「打咭」。

鄺俊宇發起《聲援洞穴貓》聯署行動,指雖然貓貓最後無恙,但長宏邨封貓洞的問題需要正視,房署有需要向公眾完整交代,及就事件定立清晰的新指引,以防再發生同類事件。聯署同時要求房署須確保貓隻離開洞穴前不會封洞。

該聯署又提及事件反映與毛孩相關的法例相當過時,香港未有制訂「動物保護法」,悲劇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但政府至今仍未願意回應民間訴求,毛孩的生命和權益仍未得到更完善的保障,因此要求政府盡快制訂「動物保護法」。

報道野豬新聞,請三思!(文:香港野豬關注組)

圖片來源: 香港野豬關注組

近年,香港社會對動物議題愈來愈來關心,從而,傳媒亦以較多的篇幅去報道動物新聞。然而,在新聞課堂裡,甚少直接教授報道動物議題的專業原則。目前,這些報道往往走向兩個極端,一是誇張動物的可愛,將動物視作寵物,成為人類情感投射的對象。又或是,以誇大及扭曲的方式,醜化動物,從而虛設人和動物的敵對關係。不管那一種方式,都對理解人與動物關係,有所誤差。但以即時傷害來說,後者更甚。因為這種報道方式,輕則會陷被報道動物於不義,蒙受不白之冤。重則,在人類主導的社會,動物會因此喪命。近日,部分傳媒報道野豬的手法,就是典型例子。綜合近日傳媒報道野豬的手法,有以下三個思考。

首先,在人和野豬衝突的事件中,傳媒往往透過直接關係人覆述事件發生經過,然後得出「野豬咬人」的大標題。這種做法,似有檢討之必要。這裡,無意否定受訪者所說的內容,然而,那很可能不是事實的全部。新聞基本採訪原則是「平衡報道」。所謂「平衡報道」,就是要傳媒有責任讓事件各方有發聲的機會,以免作出偏頗的報道。尤其是,當事件雙方權力懸殊,傳媒更有責任讓弱勢一方發聲。當然,我們並不能要求媒體去採訪野豬,因為野豬不懂得講人話。但正正如此,在報道相關事件時,更應格外小心,譬如,傳媒可以耐心還原事件,盡量接近真相,如做實地考察,看看地理環境對人豬衝突所產生 的影響,以及採訪直接相關人以外的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及第五方,收集不同意見,將事件像砌拼圖一樣,把它拼回來。

第二、由於近日人和野豬衝突的通報上升了,於是,傳媒便走到相關村落,追尋野豬蹤跡。本來,傳統「新聞」的定義,就是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因此,傳媒到相關村落追訪,也是理之所在。然而,訪問過程中,也有須注意的地方。譬如,在天色昏暗時分,即使拍不到野豬,也不要為了達到更好拍攝效果,去使用閃光燈。野豬是野生動物,而且非常膽小,對於忽然出現的東西,如閃光燈或是追著拍攝的記者,會有異常反應,這些反應主要來自驚恐,而驚恐,會使牠們亂竄亂撞,人和野豬之間的衝突,往往就在這一刻發生。

第三、儘管近年野豬出現市區的通報有明顯上升,但絕大部野豬,包括部分被通報的,是生活在郊野或城市邊陲。傳媒為了追訪野豬新聞,卻走到郊野公園,像飛鵝山等去追拍野豬蹤跡,一旦見到野豬,記者/節目主持人就故作驚恐,營造緊張氣氛。須知道,這些地方,本來就是野豬的棲息地,在那裡見到野豬,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又或是,記者/節目主持人追訪途人對野豬出現的反應,當途人回應:「唔驚,沒有什麼。」問者依然窮追不捨:「真係唔驚,野豬喎。」這種問題議題設定的做法,亦違背了基本新聞報道的獨立性。

報道動物新聞,可以有很多切入點。不必經常誇大動物的可愛、忠誠,以博取人類對動物的關愛。當然亦不要醜化動物的生存模式及習性。試想想,當傳媒繼續以不平衡報道、直搗野豬生活空間、故意營造驚嚇場面,很快,野豬又會變成被構造的「惡獸」,被構造的「公敵」。事實上,報道動物或野豬新聞,與報道人類新聞基本相似,需要常常念記平衡報道、追查真相、為弱勢發聲等專業原則。動物沒有人想像得那麼可愛,亦不似人類想像如此凶惡。

 

編註:「博客來稿」文章只代表作者的立場,與本報立場無關。

西貢流浪貓被虐殺 電線綁頸 脊椎被斬斷

【動物專訊】人神共憤!西貢大涌口有貓貓被人虐殺,義工發現貓貓死狀恐怖,身上有多處傷痕,背部有被刀斬痕跡,脊椎斷開,雙眼爆開,頸部纏有膠袋及電線,連頸骨也折斷,下顎嚴重受傷。義工Debbie到場後報警,警員指貓屍身仍軟,傷口是人為而非動物造成,當即聯絡愛協及刑事偵緝處(CID)到場,以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

愛協今日接到警方求助後到達西貢大涌口村,發現有一隻貓頸部纏電視及布,背骨被斬斷,口部打開,眼部跌出。該貓是唐貓女,發現時身體仍是軟,死因有可疑,警方已從虐待動物方向調查,已交由漁護署解剖處理。

發現屍體現場位於大涌口的村內一個荒廢的地段,附近有民居,居民稱有流浪貓生活,不過該地方應沒有餵貓義工。Debbie對本報表示,今日下午二時左右有居民在大涌口發現貓屍,剛巧有狗義工在附近準備餵狗,義工看到貓屍後發覺不尋常,所以聯絡她求助。

她形容兇徒十分殘忍,頸被電線和膠袋纏住,背部有疑似刀傷,明顯是人為。警員到場後檢查屍體,貓屍仍是軟身,傷口不像是動物造成,故聯絡愛協及CID到場。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亦得悉事件,並會去信西貢警區要求嚴肅調查。

長宏邨貓洞五貓無恙 管理處要求義工一星期內捉貓

【動物專訊】青衣長宏邨管理處封貓洞事件,居住在洞內的五隻貓都無恙,惟管理公司晚上通知義工要求他們以一星期時間捉貓,然後會再封死該貓洞。義工今晚會開始設籠,但坦言貓貓有風吹草動都會跑入洞內,難說能否成功捉到。

事緣今早長宏邨管理處以封老鼠洞為由將該洞以沙埋封,在場義工向管理處的曾經理指該洞有貓,並出示貓的相片及影片,曾經理不接納,下令繼續行動。義工及盧婉婷區議員等在下午2時左右自行將該洞解封,愛協和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傍晚亦到場。

曾經理回應本報查詢時指行動前已用工具拍打過現場,沒有貓隻的反應動靜才進行封洞行動。但義工、愛協督察及鄺俊宇都目擊貓貓其後從洞中走出。

義工對本報表示,五隻貓都走過出來吃東西報平安,惟之後與愛協到管理處商討時,管理處要求義工在一星期內捉貓,並指一星期後要封該洞。他們今晚開始設籠捕捉。她又引述愛協稱,如屆時未捉到貓,管理處再要求封洞時,義工可以馬上聯絡愛協。

義工在「小白與小黑救救山上狗群」專頁亦發帖指,「剛收到通知,管理公司比我一星期時間,然後會再封死這幾隻貓唯一出口處。」

鄺俊宇則表示管理處以有鼠患為由封洞,做法倉卒,要了解是否有人犯錯。他強調貓也是生命,牠們生活在這洞內,突然被人掩埋是不能接受。

最新相片!鄺俊宇長宏邨現場發現洞內貓貓 五貓安全

鄺俊宇傍晚與愛協到現場,發現洞內有貓。圖片來源: 鄺俊宇

青衣長宏邨管理處封貓洞事件,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及愛協督察傍晚到現場,發現有貓在洞內生活。愛協轉述義工指有四隻貓仔安全,尚有一隻貓略為膽小,現管理處應鄺俊宇及愛護動物協會要求,開放時段予義工拯救貓隻並安排領養,盼第五隻貓仔平安。義工晚上對本報說,五隻貓都安全。

鄺俊宇譴責房署明知有貓在洞內生活仍然以沙封洞,做法倉卒,是殘酷對待動物的做法。

本報會繼續跟進事件作出報道。

相片來源:鄺俊宇

網民Yung Anita今日在現場影到有貓走出洞。(圖片來源: Yung Anita)

長宏邨以滅鼠為由封貓洞 五貓疑被活埋逾兩小時

【動物突發】青衣長宏邨一個花糟排水洞有五隻貓生活,一直有義工絕育放回及有姨姨餵飼,但今早長宏邨管理處以封老鼠洞為由將該洞以沙埋封,「小白與小黑救救山上狗群」facebook專頁發帖指在場義工即場提醒管理處的曾經理該洞有貓,並出示貓的相片及影片,惟曾經理不接納,下令繼續行動。義工及盧婉婷區議員等在下午1時多自行將該洞解封,但貓貓懷疑已活埋了逾兩小時,暫未知牠們的生死安危。

曾經理回應本報查詢時承認知道有義工在該處餵貓,但說在行動前已用工具拍打過現場,由於沒有貓隻的反應動靜,所以進行封洞行動。義工至截稿前只回覆稱洞口已挖開,但貓可能太驚不敢走出來,義工今晚會再跟進,未有回覆本報進一步查詢。

愛協對本報表示,今日收到有人求助後已聯絡該邨管理處,對方稱已將洞口還原並答應不會再封洞。愛協督察亦到現場,了解是否有貓受困。

「小白與小黑救救山上狗群」帖子講述事件,指香港竟發生公然活埋流浪貓的可辱行為,稱事發時那曾經理帶工人將該處封口,義工雖然講有貓及出示相關相片影片,但對方稱只知道該處有老鼠。義工即場批評他這樣做是謀殺貓隻。

事後義工向區議員求助,在下午約1時多自行挖開泥沙,但未見貓貓蹤影,不知牠們有否因活埋而受傷甚至死亡。

曾經理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封洞是因為食環署大半個月前來巡查說那洞是老鼠洞,會令屋邨有鼠患,因此要封。他承認知道有貓義工在該位置放糧餵貓,但說:「我們今早11時進行封洞行動前已經拍過那些地方,沒有動靜,沒有貓的反應,我們才繼續開工。」他承認沒有在事前找漁護署或愛協以儀器勘察了解洞內是否有貓生活。曾經理又指,只是以幾袋沙封洞,沒有壓實,而幾小時後已經解封。

盧婉婷對本報表示,收到居民求助後,潘志成區議員聯絡房署管理層,她則到現場將泥沙挖開,並指管理處承諾現時不會再將洞口封死。

長宏邨管理處曾經理拒接納義工勸助,堅持封洞。

管理處以滅鼠為由,將貓洞以沙封住。
長宏邨有五隻貓在一洞口生活。

鄺俊宇傍晚與愛協到現場,發現洞內有貓。圖片來源: 鄺俊宇
網民Yung Anita今日在現場影到有貓走出洞。(圖片來源: Yung Anita)

狗狗Coffee粉嶺走失 車cam揭紅衣男子疑偷狗上車

【動物專訊】粉嶺聯和墟新屋村一住戶所養的狗狗Coffee在11月1日走失,至今未尋回,主人從一名目擊證人的車cam中得知有一名穿紅衣男子在寶血兒童村的馬路將Coffee抱走入私家車離去,那紅衣男子更對目擊證人聲稱自己是狗狗主人的鄰居,但主人並沒見過那紅衣男子。主人和目擊證人已經報警,很擔心狗狗情況,希望懷疑偷狗人能盡快交還狗狗。如知道狗狗下落或認得懷疑偷狗人的人士,請致電66596976聯絡梁先生或57035205聯絡何小姐。

Coffee主人梁先生和何小姐搬到新屋村約3個月,Coffee已經兩歲,出世後一直跟主人生活,牠很細膽,但很容易放下戒心,只要和牠玩耍一會兒牠便會變得親人。

狗狗在11月1日晚上11時走失,主人梁先生對本報說,當時他媽媽帶狗出去小便,怎料狗狗跑走,他們馬上四處找狗及上網發帖尋狗,翌日有人對他們說見過那狗狗,反問他們是否已尋回狗狗,原來那目擊證人在11月1日晚於新屋村鄰近的寶血兒童村馬路見到狗狗,當時他們正打算先救起狗狗,突然一名紅衣男子跑過來將狗狗引到那人的私家車中,並將狗抱入車內。

目擊證人說那紅衣男子說認識狗狗,是狗主的鄰居。但梁先生剛搬來,只認識住所樓下的人,亦對那所謂「鄰居」完全沒印象。

主人梁先生和何小姐均說未收到那紅衣男子聯絡。梁先生坦言,今天已是狗狗走失第四日,由於車cam未能影清楚紅衫男子車輛的車牌,警方都要較長時間調查,但主人他們已經十分擔心狗狗情況,等不及警方調查,希望有其他目擊者可以提供更多資料,亦希望懷疑偷狗人盡快交還狗狗。

曾闖紅隧獅隧 走失狗媽媽Lily昨現身呈祥道

【動物專訊】自8月於西貢走失後,一直在馬路奔走,曾走入獅子山隧道和紅隧的狗媽媽Lily,昨日走到呈祥道荔景附近往荃灣方向行走。與一班義工追尋Lily的義工Debbie表示,由於Lily見人走近就會衝出馬路,所以見到牠時不要追捕,請盡快致電98108199聯絡她,義工會等待Lily找到落腳點後設籠捕捉。

Lily是元朗的放養狗媽媽,街坊8月帶牠到西貢絕育時走失,一直未能捕捉到牠,因為牠有一個壞習慣,喜歡走去馬路橫衝直撞,十分驚險,義工在西貢想捕捉牠時,牠在馬路「之」字形奔走,義工要不時截停大型車輛避免撞倒狗狗。

Lily其後沿馬路走到九龍,曾被人目擊走入獅子山隧道和紅隧,又走到土瓜灣九龍城一帶,最新消息是昨日有人見到牠在呈祥荔景附近出現,沿馬路向荃灣方向行走。目擊者形容牠十分瘦,見到人會避走。

Debbie表示,由於Lily一見人走近就會衝出馬路,所以見到牠時不要追牠,請拍照及通知她狗狗的位置,義工會等Lily找到落腳點後,再設籠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