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343

蘭州動物園大熊貓蜀蘭口吐白沫 內地網民聯署促送回四川原居地

蜀蘭口吐白沫。

【動物專訊】動物園是動物的地獄,中國蘭州動物園上月被遊客發現大熊貓蜀蘭暴瘦及嘔白泡,園方還堅稱是正常現象,又指牠的體重正常。有內地熱心市民則發起聯署,要求將蜀蘭送回原居地,並指蜀蘭的兒子蘭寶在2012年於蘭州動物園死亡,更曾被人拍到蘭寶皮包骨的慘況。多名網民亦提出應關閉蘭州動物園,避免更多動物受害。

不少內地網民一直關注蜀蘭的情況,去年10月有網民拍攝到蜀蘭背部受傷的相片,但園方聲稱牠只是被竹子刮傷。今年2月初,有網民看到很瘦的蜀蘭口吐白沫,引來網民熱議,其後園方聲稱口吐反沫是正常現象,內地媒體亦作出訪問,聲稱蜀蘭體重正常,身體指數健康。

不過,發起聯署要求送蜀蘭回四川的熱心網民則指,蜀蘭離開四川時有120公斤,現在只得90公斤,短短10個月輕了30公斤,並不正常,又指蜀蘭的兒子蘭寶在2012年死於蘭州動物園,死時還不到10歲。
蘭寶也是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出生,在1歲時到蘭州動物園,當時體重為23公斤,但在該動物園日漸消瘦,更被人拍攝到牠瘦到只得皮包骨的慘況。園方將牠送去醫治後,在2012年4月返回動物園,但4個月後突然死亡,至今無法確認牠的死因。

另外,有游客早前發現動物園內的袋鼠、狼和獅子的後肢瘸腿,狼的圈舍更有一大攤血,有熱心網民提出應關閉蘭州動物園,不要讓更多動物受傷害。

有關聯署稱:「蜀蘭作為人工繁殖的大熊貓,是人類安排它出生,是人類安排它交換到蘭州,它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蘭州動物園,它的孩子蘭寶已在蘭州動物園殉職! 如今,蜀蘭已是風燭殘年!蒼天有情,人間有愛,求留蜀蘭一條老命,准許回四川養老,以度殘生!」

聯署連結見:http://f.lingxi360.com/f?fid=TdbVLoNGpDyn9&utm_bccid=LXEMYnkB

10cd41b9b21c4fa693c376413ba44975_th

網民去年拍攝到蜀蘭背部受傷
網民去年拍攝到蜀蘭背部受傷
慘死的蘭寶在2011年被拍到骨瘦如柴。
慘死的蘭寶在2011年被拍到骨瘦如柴。

流浮山疑連環毒狗 居民愛犬失蹤 狗朋友伏屍草叢

浪浪及失狗專屬平台圖片

【動物專訊】流浮山繼早前發生兇殘斬狗事件後,再有大量毒狗事件發生。流浮山居民May發現兩歲的愛犬「阿仔」突然舉止有異,哀號及嘔吐,更跑出屋外不知所蹤,她們尋犬幾日後,今日竟發現「阿仔」的唐狗朋友在附近草叢伏屍,懷疑中毒身亡,更得悉有村民的洛威拿犬上周毒死,村口玩耍的五六隻狗全失蹤。她指,最近附近建了很多新倉,請了不少外人做保安,她擔心有人想爆竊而事先殺狗。

May對兇徒所為感到極憤怒,估計自己的愛犬「阿仔」可能已經死亡,連牠平時玩開的幾隻朋友都死亡或失蹤,她希望能夠為死去的小狗報仇,找出兇手繩之於法。她在facebook「浪浪及失狗專屬平台」群組也上載「阿仔」朋友的屍體相片,有網民指年多前在下白泥也有大量毒狗事件。

「阿仔」只出生已由May所養,過去因為同其他狗打交,所以很少離開家閘門,但平時也會走出迴旋處跟其他狗朋友玩。不過,上星期「阿仔」行為怪異,一改平時好動性格,靜靜地坐在一邊,又無故哀號,有一晚牠突然嘔吐,又不肯進屋,突然跑到一個貨倉內不知所蹤。

May與家人到處尋找「阿仔」,但一直未能找到,今日突然在附近草叢發現一隻狗屍,竟是「阿仔」平時玩開的朋友,家人日前見過這小狗舐過「阿仔」的嘔吐物,估計可能因此中毒。

她又對本報表示,一名村民告訴她上星期他家中的洛威拿也被毒死,更聽說村口幾隻狗全被毒死。她指,平時一返村口,便會有很多狗吠聲,現在靜得很恐怖,全部狗都不知所蹤。

對於愛犬失蹤,她很心痛,估計牠可能躲到其他地方等死,但希望能夠找到屍體,還牠一個公道。她指,近期村內多了一些新倉,請了不少南亞人做保安,居民都擔心治安的問題,懷疑有人想爆竊而先殺死村內所有狗隻。

17200884_10206343518067171_5237749611611549551_n

腎病小唐狗急尋新暫托 沒人問津或回街上等死

【動物專訊】自幼流浪街頭的三歲小唐狗朱古力,幾個月前受傷後獲得暫托,但不幸地醫生診斷牠有慢性腎病,不但想找領養人人「耍手擰頭」,連暫托人也因家人壓力及要考DSE不能再持續照顧牠,可憐小狗或要再由睡床返回街上的泥路等死。一向餵開牠的市民在網上急尋新暫托人,希望可以讓牠不用再回街頭。

朱古力已經絕育,但在街上靠廚餘為生,在狗群入面地位也最低,熱心市民餵了牠一年多,牠亦十分親人。幾個月前牠受了傷,獸醫說牠有慢性腎病,若不理會的話很快會死,熱心市民Mandy的居住地方不准養狗,他找了一名暫托人幫忙。

不過,那熱心市民Mandy在唐狗會學習營上稱,暫托人年僅17歲,今年要考DSE,沒時間照顧有腎病的朱古力,因為朱古力每日要打皮下水,加上腎病影響,有時會失禁或漏尿,所以要著尿片,而暫托人的家人也有壓力不想養朱古力。

Mandy在帖中直言,想為朱古力尋暫托,「如果真係冇,我會放返原地,對唔住朱古力,我已經冇辨法了」。他又形容,曾經在狗公園有很多人讚朱古力乖和靚,但當他叫人領養牠時,對方一聽到有腎病就「耍手擰頭」。

本報呼籲熱心人士如有能力和時間照顧有慢性病的狗時,請考慮暫托或領養朱古力,給牠一個生存的機會。本報亦呼籲該暫托人應盡可能給予朱古力時間尋找新家,不應隨便以生活或家人壓力為由,令小狗被逼棄置在街頭。

請有意暫托或領養者聯絡Mandy Yau(https://www.facebook.com/mandy.yau.509)

17190770_10154638515984440_6100908776528673963_n 17202975_10154638516104440_8952277444933259667_n 17203201_10154638611874440_412168994088115278_n 17098201_10154638550374440_7382377117397211504_n

工業革命後「寵物產業化」的黑暗歷史(文:梁美美)

有人說:「你們宣傳領養沒問題,但你不能叫人不要買賣寵物。因為我們也有自由。」

自由?筆者不禁問,說這句話的人,可知道「買賣寵物自由」背後,動物負上的代價有多沉重?今天我們來談談,這些「細細隻」「好可愛」「腳短短頭大大」的貓狗,是從那個年代開始出現?你了解「寵物產業化」的歷史嗎?

「寵物業」至19世紀就當動物是商品

工業革命後社會日漸富庶,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西方國家開始流行飼養寵物。研究英國現代史的學者Sarah Amato指,中產階級隨之出現,住在城市的人們,飼養寵物的原因趨向純粹的陪伴。

原本畜牧場主力「生產」食用動物,農場主人見愈來愈多人養寵物,於是開始繁殖寵物(主要是狗)作買賣用途,寵物產業化由此時開始。但駭人的是,這些畜牧場場主,並不會「呵護」這些寵物,他們只將貓和狗當成商品,牠們的生死無關重要,莫說是動物福利。

愈繁殖愈細小 無法獨立生存 以滿足人類控制欲

及至20世紀中,興起了純種狗繁殖,當時不少寵主身兼為繁殖商,他們以「擁有」純種狗為傲,又以「控制」的心態對待動物,為使動物看起來更能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財力,動物的外形要加以人為修改:包括為狗絕育、剪耳、斷尾等。而繁殖出來的新品種,亦體型愈來愈細小、適合室內飼養、無法獨立生存要靠依賴人類,例如芝娃娃犬、哥基等。而西方不少純種狗俱樂部亦在此時成立,如美國犬業俱樂部(AKC)。

當時的人繁殖和飼養寵物,不少只求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及控制欲,動物的健康、有否基因遺傳病以及權利,根本無人理會。後來「寵物產業化」更為流行,西方的人道主義者、動物權益人士始倡議善待動物, 1824年「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正式成立。

以上所述,是否覺得似曾相識?筆者覺得與香港現在的情況猶為相似。

白海豚Hann失蹤事件 團體促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交代

《動物專訊》去年6月,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由結業的新加坡海底世界 (Underwater World) 接收了5隻中華白海豚,並於今年1月展出。惟保育團體發現,其中一隻患癌的白海豚Hann失蹤了!

白海豚Hann卻失蹤了!
翻查過往的新聞,新加坡海底世界圈養的白海豚在泰國水域被捕捉,其間在園內有繁殖出下一代,2000和2001年間有3隻海豚死亡,包括2隻夭折的初生海豚和其中一隻夭折海豚的母親,直在關閉前設施內應該仍有6隻白海豚。2014年,其中1隻白海豚Hann被發現患上皮膚癌,但仍需參與表演,當時被傳媒廣泛報導,很多團體非常擔憂該批海豚的福利和健康。2016年6月,由虎豹兄弟企業有限公司 (Haw Par Corporation Limited)開辦的新加坡海底世界敵不過鄰近快速崛起的旅遊景點,例如同樣在聖淘沙景區的環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和海洋生物園 (Marine Life Park),結束25年的營運,園內的受保護動物,包括中華白海豚、海豹和水獺都被送到虎豹兄弟集團口中,「全世界其中一間最優秀、擁有專業獸醫團隊、並有現行繁殖和保育經驗」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白海豚終於被送到高舉「保育旗幟」的長隆海洋王國。白海豚被展出後,傳媒和保育團體抵達現場,發現水池裡只有4隻白海豚,分別是Pann, Euang, Splash和Splish。再追問當值員工,知道還有1隻被放在「基地」裡雄性白海豚。查看圈養海豚庫存記錄的網站(Ceta base) ,2016年出口到中國的白海豚有5隻,除了已經在長隆被展出的4隻外,還有1隻叫Jumbo的海豚,應該就是在基地的海豚。名單上沒有患癌的Hann,即是她沒有被運到長隆。
那Hann究竟在哪裡?新加坡的設施已沒有在營運,她是否仍在那裡被遺忘了?還有人在照顧她嗎?還是她其實被偷偷運送出口呢?抑或她已經死了或被安樂死卻沒有人知道呢?來自新加坡和澳洲的動保機構發信到不同的相關部門,包括虎豹兄弟,新加坡農業食品獸醫局 (Agri-Food & Veterin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AVA) ,至今仍然音訊全無。
白海豚是受保護的物種,IUCN紅色名錄上是近危物種,雖然不是最瀕危的級別,但某些種群卻被發現為極度瀕危,例如台灣西岸的種群現在只剩下約70隻,情況相當危急。在缺乏足夠的科學數據前提下,其他白海豚種群的處境亦有機會比已知的為惡劣。另外,白海豚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上是附錄一的動物,即是有滅絕威脅的物種,國際間的貿易是禁止的。當年該批白海豚由泰國出口到新加坡其實已經令人質疑做法是否符合公約,現在海豚再一次被轉運,嚴重打擊了貿易公約的可信性。
在長隆,來自泰國水域的白海豚成為珠三角的「保育大使」,住在只有海洋十萬分一的空間的水池,被進行不自然的人工繁殖,他們和下一代永遠回不去原來的棲息地。
還有被失蹤的Hann,是生是死,請給我們一個交代。
歡迎廣傳
#香港動物報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中華白海豚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禁運魚翅現漏洞 動保團體揭出口商假申報賤招偷運

【動物專訊】國泰等多間航空去年宣布不再接受魚翅空運,但有關措施卻被揭有漏洞,出口商以假申報賤招利用國泰、維珍澳洲航空及海運公司Maersk偷運漁翅到香港。動保團體Sea Shepherd日前發布調查報告,揭發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有出口商以「海鮮(seafood)」、「乾海產(dried marine products)」等名義偷運魚翅,避過海關檢查。

Sea Shepherd上周五與海關、漁護署及國泰等代表開會,討論如何杜絕漏洞,包括要求貨物進口前要先作申報,而非事後補交。

調查發現一批由國泰和維珍運送的魚翅,標籤是「fish products」,但其實是大量魚翅,包括路氏雙髻鯊及遠洋白鰭鯊。

國泰航空的環境事務主管Evelyn Chan對Sea Shepherd表示,國泰不會在知情下容許運送魚翅,會盡力堵塞漏洞。維珍航空創辦人Richard Branson表示對這調查結果感到難過,形容上千鯊魚只因為魚翅而被屠殺,知情者應該為此感到羞恥。

除了航空公司外,Sea Shepherd亦發現承諾禁運魚翅的海運公司Maersk,也被不法之徒利用假名目偷運魚翅。其主席Tim Smith表示,會與香港海關及動保團體等合作,收緊程序避免再被人利用。

大澳樂天的旺財

到大澳一位老伯的家看他的狗旺財,教我多想自己的「介入」。

老伯年過八十,因腳患而行動不便,怕旺財走失,故多年來把他綁在棚屋一角,活動受限,飲食衞生等都有必要改善。然而,鄉郊老一輩價值觀,是家狗有食物有清水還有木屋,亦與自己生活快樂,覺得已很不錯。

我的「介入」,雖說可為狗狗修毛清理,更可帶他如同初次離家,讓他把周圍環境視如宇宙般好奇開發……但我仍未確定,自己真箇為他送來稍瞬的快樂時光,抑或只是以我們城市人視貓狗如珠如寶的想像,硬套在鄉郊養育動物的價值上。

但旺財是一頭健康樂天的狗狗,年紀也大,卻仍然好動,對陌生人如我也非常友善,令我感到愜意。

作者:陳嘉銘

#本報獲陳嘉銘先生同意授權轉載
#香港動物報 #chan Ka Ming #大澳樂天的旺財

尼泊爾流浪狗咬人險被打死 港人張邨文力保牠性命

尼泊爾小孩做義工照顧流浪狗

【動物專訊】數度赴尼泊爾幫流浪狗的港人張邨文,不但與團體進行絕育計劃,還讓當地人學習到與狗共融,包括搞小義工計劃,讓尼泊爾小朋友在照顧流浪狗的過程中學習與狗相處。他亦救過一隻幾乎被打死的流浪狗Pima,Pima因為咬過人幾次,居民想殺死牠,他力排眾議保住了小狗一命,還讓小狗成功冷靜下來,不再咬人。

Pima是一隻早前生了多頭小狗的狗媽媽,有天突然分別咬過幾個人,有居民威脅要將牠打死,張邨文曾經帶牠到獸醫處暫避,但Pima逃出了籠,結果還是要返回該社區。

不過,張邨文不願放棄Pima,他認為Pima咬人一定有原因,首先是牠的小孩即使已經長大,仍然不肯戒奶,令到Pima承受很大壓力,而且有次他目擊牠咬人的事件,是見到有一名醉漢拿著木棍走近牠,牠才咬了那醉漢的手。

為了救這小狗一命,張邨文將這個推斷和目擊的事件告訴居民,請求居民給他時間,包括帶走幾隻小孩給其他人照顧,減輕Pima的壓力,叫大家減少接近牠,他自己也多番安撫牠。他表示,這小狗其實很溫馴,他餵藥也能夠餵到牠的口中。幸好經過這些做法後,Pima不再咬人,總算逃過被打死的命運。

Pima因為壓力緊張和感到受威脅,數次咬人,居民幾乎要打死牠,全靠張邨文保牠一命。
Pima因為壓力緊張和感到受威脅,數次咬人,居民幾乎要打死牠,全靠張邨文保牠一命。

張邨文相信,要幫到這些流浪狗,單靠義工和團體並不足夠,一定要社區都接納及關心牠們,所以他讓居民也幫忙照顧這些狗,又找小朋友做義工,一齊照顧這些流浪狗,讓小朋友學懂如何與狗相處,「我知道這些小朋友長大後,至少不會怕狗」。

尼泊爾的流浪狗遇到的最大威脅之一,就是交通意外,很多小狗因此斷腳,甚至死亡。他計劃在當地派發單張,呼籲司機駕駛時小心留意,不要撞倒小狗。

張邨文將在3月18日下午5時至7時,於油麻地金輝大廈1樓6室的塔冷通心靈書舍舉辦「尼泊爾社區流浪狗支援計劃」分享會,分享這次有血有淚的經驗,有意參加者可以whatsapp 69739221或電郵至chuenman.dream@gmail.com,詳情也可瀏覽wild connections的facebook專頁。

WhatsApp Image 2016-11-13 at 10.15.15 WhatsApp Image 2016-11-13 at 10.22.39

17092013_10154385415456305_1059951352_n

《情常在》單親愛心媽媽意外離世 遺下貓狗急尋領養救命

我們經常聽到有動物主人為了上公屋,不惜棄貓棄狗。但一位充滿愛心的單親母親原本能上公屋,卻因為非常愛動物,飼養了多隻貓狗,寧願棄公屋住村屋。無奈天意弄人,這位好媽媽前日突然在家中暈倒,送院後不治,遺下了三名未成年子女、三隻貓兒和五隻狗兒。這三名學生頓失母親,悲痛之餘,也因他們前路未卜,或被安排入住院舍,而無法繼續飼養愛貓愛犬,唯有忍痛與他們分離,急尋領養人。現時尚餘兩唐狗未找到領養,或面臨在星期一被送往愛協的厄運。本報緊急呼籲好心領養人,能幫助這兩隻唐狗的生命。

貓朋狗友行動派在facebook中呼籲指,「一位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小朋友媽媽係前日突然間暈左,幾個鐘就死了,而小朋友則星期一要入住被安排的宿舍,他們所養的3貓3狗全部都無人再照顧了! 」緊急找暫養領養,惟還有兩隻唐狗豆漿、豆花未有人領養。但由於該三位孩子需於星期一前搬走,如最終找不到領養者,無奈狗狗將面臨被送往愛協。協助他們的動物義工nicole及其老師陳老師,亦正努力尋找領養,希望讓這些毛孩生存下去。

其實孩子痛失至親,還要面對與生活多年的貓狗分離,是一件很殘忍的事。貓兒狗兒突然失去主人,目睹主人離世,同樣十分悲哀。我們相信這社會有愛,但願有能力領樣的人士,到此文章,能感動你,能將可憐的兩隻唐狗一併領養。求求這兩毛孩—-豆漿與豆花。

這是與時間競賽的post,一刻猶豫,也無法挽回,請幫忙大力廣傳。

張邨文尼泊爾幫流浪狗絕育 四熱心港人看報道主動來助

【動物專訊】港人張邨文自2015年尼泊爾地震後,因為救援工作與當地的流浪狗建立了感情,他去年10月再赴當地與團體合作為流浪狗絕育,其間更有4名熱心港人看到網上報道後主動聯絡他來幫手,結果這4個月幫了66隻流浪狗絕育。回港一個多月,張邨文停不了掛念那些流浪狗,今年計劃再到尼泊爾,並希望找到香港專業獸醫一同前往,讓流浪狗得到更好的照顧。

張邨文將在3月18日下午5時至7時,於油麻地金輝大廈1樓6室的塔冷通心靈書舍舉辦「尼泊爾社區流浪狗支援計劃」分享會,分享這次有血有淚的經驗,有意參加者可以whatsapp 69739221或電郵至chuenman.dream@gmail.com,詳情也可瀏覽wild connections的facebook專頁。

張邨文在尼泊爾前年大地震時,剛巧於當地旅遊,他即時加入救援義工行列,在幫助災民的同時,也幫忙當地的流浪狗。去年10月他再到尼泊爾為流浪狗絕育,及照顧一班已與他成為好友的流浪狗。

他先與Sneha’s Care合作,幫了五隻狗絕育,但因為過程中要運送小狗到狗場,狗隻在顛簸的車程中感到很驚慌,張邨文坦言不太理想:「我們要顧及到小狗的心理,不想牠們在運輸過程中受驚。」其後他改為與當地一名獸醫合作,在地幫10隻流浪狗絕育,由他親自抱小狗到診所。

到了今年一月,他又與Nepal Animal Welfare and Research Center (NAWRC) 舉行了五日絕育計劃,成功為51隻狗絕育。

最令他感動的是,這幾個月有四名港人分別主動聯絡他來幫手。先是剛到加德滿都不久,便有兩名經常來尼泊爾做義工的港人從報道得悉他的計劃,聯絡問可否來幫助。到今年一月,又有兩名港人來尼泊爾幫他手,「如果沒有他們來幫手,我不會推行那五日絕育計劃,那五日他們幫忙帶小狗絕育,又幫手照顧手術後的小狗」。

這幾個月經歷有血有淚,張邨文形容,自己就如一個開放狗場的主人,難民營裡面有數十隻狗,大部分都和他很親近,但不少都有過瘦及寄生蟲問題,他每天都要幫牠們餵藥,「但睇住有些小狗由斷腳或有嚴重皮膚病,照顧後變回活潑可愛的小狗,那種感覺真是難以形容。」

然而,難民營將要拆除,那些流浪狗又少了依靠,張邨文返港至今一個多月,仍然很掛念那些小狗,仍在為小狗找家庭照顧而籌謀。

他計劃今年再到尼泊爾,這次希望能找到香港專業獸醫一同前往,並希望有更多義工,目標是做更專業的絕育計劃,以及有更好的手術後照顧,至少讓手術後的小狗住在安全地方三日。

DSC_4456 IMG_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