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452

《動物專訊》車死狗無罪 冷血小巴司機刻意撞狗

有車上乘客將小狗救到獸醫診所急救,唯小狗已返魂乏術。

駕駛者在公路上遇見遠處有貓狗在馬路上,應怎樣做?有讀者向本報報料,指上周日(21/9)於林棉公路元朗往大埔方向,一名小巴士司機眼見遠處有黑色流浪狗正在過馬路,該司機究竟加速將狗撞斃,還冷血大笑指「估到會撞到!」。有女乘客目擊事件發生經過,激動要求停車及立即將小狗送往附近獸醫急救,惟該小狗送院途中已不幸死亡。事後有目擊者曾報警求助,唯只能當雜項處理,更指質撞到石頭無異。

有女乘客於9月21日黃昏,乘坐一架由元朗往大埔的紅色小巴,車牌為KW6675,使至林錦公路路段,該小巴司機眼見有黑唐狗在前面正在過馬路,小巴司機卻沒有停低,將狗撞斃及不顧而去。當時有乘客不恥司機行為,要求司機立即停車,唯該司機仍不願意,駛至一段路程後才停車讓該乘客落車。該女乘客與友人下車後,立即跑回馬路,將小狗救起,並找到附近的私家車車主願意車小狗到附近獸醫急救,唯小狗被小巴撞得太傷,在前往獸醫診所途中,已返魂乏術。

負責營救的讀者憶述,將小狗送往附近獸醫院時,其實只差一個街口的距離,小狗已不幸傷重斷氣,令人十分難過及對該小巴司機行為感憤怒。而讀者事後更在該站頭見到該小巴司機,還在炫耀撞死狗,對撞死一條小生命,毫無恢意,令人憤怒。該讀者資料提供,該司機姓李,本報翻查該小巴車牌,車主屬一名黃姓男子,居住在朗屏村。目擊乘客事後報案,惟警方指按運輸處條例,被車撞倒的狗隻若無晶片,只列作「雜項」處理,更指與撞倒石頭無異。

動物友善政策關注小組主有二元坦言,對事件感無奈,因目前暫未有法例將撞到貓狗列為違法,但若有目擊者或有片段能拍攝到有關司機是刻意將狗隻撞死,則可有機會控蕃意虐殺,違法而被定罪最高可判入獄三年,但本港從沒有判刑。其實,本港法例對貓狗沒有保護,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第56條,指動物ANIMAL包括任何馬、牛、驢、騾、綿羊、豬或山羊,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可處罰1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但在現時道路條例的「動物」卻不包括貓狗,故早前有人在大澳撞死牛,可被控告,但撞車流浪貓狗,卻因現時法例沒有包含其中,而無法作做任何事。

歡迎轉載

有車上乘客將小狗救到獸醫診所急救,唯小狗已返魂乏術。
有車上乘客將小狗救到獸醫診所急救,唯小狗已返魂乏術。

《動物突發》斬麗麗貓腳村屋 疑再出現斬貓狂徒

小花貓疑被兇徒斬傷

《動物突發》小花貓麗麗去年於荃灣慘被兇殘人士斬去一腳,引起全城憤怒。事件言猶在耳,本報今日收到讀者報料,指該村的另一花貓,疑再遭人以刀斬傷,有村民指有人常以滾水、漂白水等潑向附近的貓狗,導致貓狗受傷,近日更有一啡色小貓背部出現一條疑似是刀傷的傷痕,有小狗更疑曾被斬傷。

居住在漢民村的蔡太,家前有一頭唐狗及啡色小貓放養,最近更赫然發現啡貓出現一道疑似是刀傷的傷痕,令蔡太憤怒不已,懷疑又有人重出江湖傷害動物。蔡太表示,其飼養的小狗的大腿內側也曾出現疑似刀傷,懷疑有不喜歡小動物的人士斬傷有關貓狗,近日發現啡

小花貓疑被兇徒斬傷
小花貓疑被兇徒斬傷

 

貓受傷時,令她更為擔心及憤怒。她表示,曾見有人以滾水淋向貓狗,不少村民也曾警告他們不要再犯,否則會報警處理。唯不久又出現貓貓疑被斬傷情況。

居住在該處的麗麗曾被斬傷,現時又有貓狗被斬傷,不禁令人擔心。

記者現在場所見,該貓貓背部傷痕甚深,呈直線形,由於該貓頗為驚慌,記者和蔡太唯有夾手夾腳將小貓捉著,並替貓貓塗藥。記者現時仍在現場,亦希望有義工能否當暫託,以免該貓兒再受傷及需要養傷。有興趣人士可聯絡葉先生,電話為93458575。

歡迎轉載

大澳街貓恐絕跡?—-入德貓門專訪(下)

《動物專訊》從前大澳村民差不多家家養貓治鼠,但近年年輕一代搬到市區,老一輩也未必有能力照顧貓兒,貓兒只能離家覓食成為流浪貓,加上老人家對絕育不大認識,貓兒數量愈來愈多。記者曾到過大澳看貓,聽聞人貓衝突漸多,也見到有些街貓滿身傷痕,原因是貓兒偷偷走進某餐館偷魚被發現,有人向貓兒潑滾水驅趕。

「入德貓門」的細牛叔和兒子Tommy,連同義工協助,每两星期便在「貓門」照顧貓貓的範圍內捉貓,帶到貝澳,由Dr Jenny幫忙絕育,數量已近二百隻貓。Tommy指近年流浪貓數目穩定下降,但卻出現「貓兒絕跡」的可能。

記者:小青

記:絕育情況順利嘛?
T:起初那些婆婆不大想為貓兒做絕育,可能是不了解、怕麻煩和怕貴,儘管我和義工一再解釋絕育是免費的,運送也由我們負責。婆婆們也可能是疼錫貓咪,怕牠們受傷害吧,唯有慢慢解。

記:貓兒絕育後會放回原地嗎?
T:會,我和爸爸也支持儘量把貓放回原地,尤其是成貓,牠們對生活慣了的地方很熟識,把牠們帶走未必好,反正也有義工每日餵水餵糧。大澳村民對這做法也不反對。
如果遇到幼貓或患病的貓,考慮到牠們求生能力,會嘗試為牠們尋家。

記:那現時絕育的情況怎樣?
T:進展得很快,幾年間,我們負責照顧貓兒的範圍,即大澳後街和對上的山路,由百多隻,減至現在的十多隻。

但村裡有人問我:附近的貓似乎愈來愈少了,再做絕育下去,小心沒有貓,會出現鼠疫。很久以前大澳出現過鼠疫,所以村民會有這樣的擔心。

記:大自然環境也會對物種數量有制衡。聽說上年大澳冬天很冷,不少街貓都患感冒,捱不過寒冬。
T:對,而且還會有野狗咬死貓。08年水災,貓貓飲了骯髒有菌的水,很多生病救不回。

記:其實是人類需要改變態度,為動物提供一個友善的環境。
T:對。

記:現在好像真的很少貓,畢竟絕育只是想控制數量,而不是慢性滅族。那「貓門」打算怎麼辦?
T:有時遇到已懷孕的母貓,我會把牠放了,就讓牠生。也考慮要不要到SPCA領養一些貓回來。畢竟我們很愛貓,貓兒是我們的家人,在大澳和我們的生活裡,都不能沒有貓。

若有興趣幫「入德貓門」的義工,可到
「入德貓門」facebook專頁:https://m.facebook.com/taiocat了解詳情。其義工每日會定時到他們照顧貓咪的範圍內餵貓。

歡迎轉載及like本報專頁IMG_1140.JPGIMG_1144.JPG

IMG_1141.JPG

IMG_1143.JPG

趣一趣:實習導盲犬

IMG_1112.JPG

IMG_1110.JPG

IMG_1109.JPG

經過傳媒教育,大眾對導盲犬的工作認識越來越多,即使在地鐵、食肆見到他們,大家也不會驚訝。讀者李先生本周在東涌線地鐵巧遇一隻實習中的導盲犬,他正跟隨訓練員搭地鐵,見到他的途人,看到其可愛樣子,都不禁爭著和他拍照。

動物界活動

世界動物日 — 動物祝福禮
十月四日是世界動物日,鳳園蝴蝶保育區與基督教關愛動物中心將於2014年10月4日攜手舉辦「社區貓短片欣賞會」及「動物祝福禮」,讓基督徒與動物家人一同敬拜慈愛的創造物,並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宣傳愛護、尊重動物。誠邀各界朋友帶同動物家人出席。

主辦機構 :基督教關愛動物中心
協辦機構及場地贊助 : 鳳園蝴蝶保育區
日期 :2014年10月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3時至5時
地點 :大埔鳳園蝴蝶保育區(http://www.fungyuen.org/)
人數 :40人
「社區貓短片欣賞會」費用 :每人港幣$50元 (活動收取的費用會全數(即每參加者五十元)轉交葉漢華先生捐贈予有需要的街貓義工用作照顧街貓。包括鳳園蝴蝶保
育區入場費,費用一經繳交,不設退款,不可轉讓。)

下午3時至3時30分 –「社區貓短片欣賞會」
著名街貓攝影師「捕貓捉影」葉漢華先生特別製作,不單將觀眾的目光帶到街貓的身上,也讓大家走近街貓義工的生活及內心世界,藉此反思這城市的動物境況、人類作為大地管家的角色。

下午3時30分至5時 — 「動物祝福禮」
在世界動物日帶同動物家人一起敬拜慈愛的創造主,以祈禱、唱詩、聽道、擘餅等感謝基督的恩典、以及反思人類作為大地管家的責任,領受創造主的祝福,實踐基督愛的生命。
講員:香港神學院講師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禮拜堂榮譽助理校牧鄧瑞強博士

*鳴謝潘瑞輝先生提供蝴蝶相片

*注意事項 :
-必須事先到以下網址報名,每登記者報名人數最多兩人,請列明出席動物類別及數目,額滿即止。
http://bit.ly/1lW171R
-由於場地所限,無法接受即場參加者。
-報名者需提供「社區貓短片欣賞會」繳費證明後報名方為作實。
-活動收取的費用會全數(即每參加者五十元)轉交葉漢華先生捐贈予有需要的街貓義工用作照顧街貓。
-所有參加者必須同時出席「社區貓短片欣賞會」及「動物祝福禮」。
-歡迎動物當日於鳳園自然及文化教育中心內參觀,但保育區範圍恕不招待動物來賓。IMG_1095.JPG

IMG_1093.JPG

IMG_1094.JPG

IMG_1092.JPG

《情常在》 當金金遇上露宿者

唐叔很愛錫我,經常替我塗藥

唐叔很愛錫我,經常替我塗藥
唐叔很愛錫我,經常替我塗藥
當你的親人患病時,你會否棄之不顧 ?

2010年7月,我是一隻年約七歲的金毛犬,在下雨被棄在深水埗南昌村附近的天橋底,原本由一家幾口飼養的家犬,因臉上長了一個瘤,而且越長越大,長到如網球般大的時候,該瘤開始流著血水,狀甚可憐又有點恐怖。主人在一個下雨天,將我遺棄在天橋底。

濕漉漉的那天起,我碰上了一群露宿者,成為同樣是被社會遺棄、被親人嫌棄的生命。這群露宿者沒有嫌棄我,還很愛錫我,當我是兄弟的一份子,他們看到我臉上的大瘤,其中最愛錫的唐叔每天還替我塗上紅藥水,還問我痛不痛,口裏常說「陰公啦,陰公啦!」由於我已流浪了多天,毛髮都很骯髒及身體很臭,唐叔說狗狗都要有尊嚴,他帶我到附近康文署的水池替我洗澡。或許他們自己都沒有自理身世,大家卻以我為先。

雖然唐叔很窮,窮得三餐都需要靠附近志願團體派飯救濟,但他們都怕我餓,各露宿者兄弟就算自己不吃,也要分飯給我吃,我三餐都吃到一盒飯。到晚上,露宿者兄弟各人各自鋪了簡單的床單倒頭就睡,做露宿者的生活真的不易過,尤其在夜深人靜時,我會想起原來的主人一家幾口,反覆想為何我生了個瘤你們就不再愛我? 在這一整天,我都留意街上路人的腳,究竟有沒有遇到主人你們呢? 你們有沒有專程過來看我一眼? 我可否回家,好好睡一覺。

孤獨感突襲,以為要失眠了。就在這時,唐叔,拍拍我,你叫我「別想太多,現在大家都是兄弟了,也是我最親的狗狗,我們一起睡覺吧。」這溫暖的雙手,令我重新感到人間有愛。唐叔還替我安了「來來」這名字,意思是我自己來到這兒。我來到以後,唐叔、其他露宿者莫生等都充滿了生氣,大家都很愛摸我,經常對著我笑,又經常拿東西給我吃,擔心我不飽,他們又擔心我會不見了,怕我亂衝出馬路。不過,許多人都很歧視露宿者,大家常以為唐叔他們會對我不利,又擔心他們是癮君子,質疑他們沒有資格撫養我。

受了群眾壓力,唐叔想到自己實際環境不佳,亦沒有錢醫療我面上的瘤,也不希望我繼續跟他捱苦,於是他向附近一名很有愛心的街坊商討,希望對方可以收養及醫療我。幸運地,這位街坊都很愛狗狗,答應收養我,結果我不用再住天橋底,重新有瓦遮頭。現在我叫做「金金」,生活得很幸福快樂,面上的大瘤已經切掉,變得很英俊。每當我經過天橋底時,我都會過來探望下昔日的好友,讓他們摸下我才走。感激你們的雪中送炭,別人眼中看為微小的事,卻改變了我的下半生。

那個瘤真的很大影響嗎? 主人因而遺棄了我
那個瘤真的很大影響嗎? 主人因而遺棄了我
IMG_2995

IMG_2998

面部的瘤大如網球,還流著血。
面部的瘤大如網球,還流著血。
接受完手術;被切出的瘤大如網球
接受完手術;被切出的瘤大如網球
剛接受完術的來來獲新主人收養。
剛接受完術的來來獲新主人收養。

歡迎轉載及like本page,接收動物報最新報道。https://www.facebook.com/hkanimalnews

《趣一趣》元朗mary姑娘

各位早晨,happy friday!我是mary,大家可以叫我mary妹都可以。我今年四歲,是元朗一間獸醫診所的姑娘,每次有客人來到我們獸醫診所,我都會擔任登記護士個位,爭著和客人談天和替他們了解有什麼需要,親切待人,是我的待客之道。好多客人都覺得我很可愛:)

其實,我本來也是一隻流浪狗,約三、四個月大時,曾經不小心走了到元朗西鐵站,幸好當時的職員阻止我進入鐵路範圍,還有好心人將我帶到獸醫診所。由於我太可愛,醫生、護士、客人都很喜歡我,所以我mary就當了駐場護士,從此有了這個家,還有這份工作。我知道世界上不是每一個毛孩都有我這樣幸福,希望大家都可以愛我的同類多一點。居住元朗的朋友,可愛你們都認得我呢? 🙂 若下次大家覺得我表現很好,不妨讚我幾句及叫姑娘姐姐請我食零食:) mary祝大家有個愉快的週未!

歡迎轉載及like本報專頁以取得更多資訊

上水好心麵店 懷疑棄貓?

早前有網友出文指上水的珍苑麵家在結業後,懷疑遺下貓貓,幸得好心人放下貓糧和水照顧貓貓。記者:小菁

本報記者今日下午二點到過上址了解,已拉下的大閘外,擱着餵貓的膠兜,但未見貓貓出沒。我們向隔壁麵店員工查詢,員工指附近有數隻貓,其實是屬於附近一個菜檔的,不過貓兒喜歡到珍苑「痴餐」,有時也會在門外休息。

其後我們到過員工所指的菜檔,檔主指有些貓是屬於她的,而有些是自來貓,既不屬於菜檔,也不屬於珍苑麵家。檔主表示自己和一些好心人也會餵這群貓貓,着大家不用擔心。菜檔檔主應該也是愛貓之人,本報記者臨走前想放下兩罐罐頭,檔主婉拒,她說反正這裡的貓貓有得吃,罐頭可以留給其他有需要的貓貓。

之前蘋果日報報道的好心麵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0907/52877572

歡迎轉載

IMG_1030.JPG

IMG_1031.JPG

IMG_1033.JPG

IMG_1032.JPG

別了,阿花

別了,仁濟二中的花花

《動物專訊》本報上月曾報道的屯門仁濟醫院第二中學的小花貓花花,不幸在海鷗八號颱風期間,被一隻闖進校園內的流浪狗咬死。據知,校內醫生均感到非常難過,校方今天早會宣布花花死訊時,不少同學均感到很傷心。據知,校方將會為阿花舉行悼念活動。

阿花是一隻年約十二歲的花貓,原是校外的流浪貓,但獲校方收留,校工明叔湛叔均很愛錫花花,負責其起居飲食。本港願意收養動物的校園少之極少,仁濟二中、德望中學便是其中一些學校。

本報將繼續跟進校方有何悼念活動。亦祝願阿花花,一路好走,許多師生也會懷念你的。

歡迎轉載

IMG_0208.JPG

IMG_0216.JPG

IMG_0203.JPG

IMG_0213.JPG

大澳街貓背後——入德貓門(上)

住在細牛叔後花園的靚貓。

大澳——水鄉,寧靜,貓天堂,這是不少城市人對大澳的幻想,更有人放假特地到大澳影街貓。貓影處處,近年愈來愈出名,但為甚麼大澳會這麼多街貓?大澳街坊細牛叔照顧街貓十多年的故事,或能了街外人更了解大澳貓事。

記者:小青

人去樓空只剩貓
八、九十年代,大澳人口約有一萬,居民讀書、工作也在大澳,差不多家家戶戶也養貓來治鼠。近十年來只剩下二至三千人繼續在大澳居住,年輕一代搬到城區,老一輩去的去,留下來的也因年老行動不便,未必能照顧貓兒,貓兒只能離家覓食成為流浪貓,令流浪貓數目愈來愈多。「貓多粥少」,生活顛沛流離可想而知, 幸而有好心街坊風雨不改,每日堅持餵貓。

顛倒生活餵貓

現年五十歲的大澳街坊「細牛」,從十年前開始照顧流浪貓。細牛的兒子Tommy指爸爸為了餵貓,連早午晚飯時間都顛倒了。「爸爸年輕時也離開大澳到香港那邊工作,十年前因爺爺身體不適,爸爸回到大澳照顧爺爺,同時間發現街上有不少流浪貓,於是便留意貓兒的生活。從那時起,爸爸便每天餵貓,因為街貓慣了黃昏五點食飯,於是爸爸便將自己的晚飯轉為下午三點!新年中秋更寧願不做節。大澳街坊都知道爸爸錫貓。」

細牛叔餵過的貓,高峰時多達百多隻,現在就約有十來隻,餵貓的開支靠細牛叔的積蓄和Tommy 的工資來支撐。「平日多數是餵乾糧,但遇有老貓或患病的貓,爸爸煮飯就會煮多三四杯米再撈罐頭,讓牠們吃得好一點,還會蒸魚,一星期買魚就要百元,隔三日就要買米,為減省開支,連我和爸爸也同樣吃大陸米。」

細牛叔主要在大澳後街,和侯王廟對上的山路餵貓。有時細牛叔叔將貓糧撒在自己屋後的花園,貓兒知道這裡有得吃,定時就會走來,有些較嗲的,便留下來住,細牛叔的家中就住了五隻貓。「街貓來來往往,我和爸爸的睡床也要噴蝨水防蝨。」餵貓十年,細牛叔年紀漸老,雙腿的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搬貓糧也顯得吃力。

「爸爸試過有次趕住出外餵貓,誰知家中有隻頑皮貓,抓傷了他小腿,一條血柱直噴,送到醫院,醫生都說爸爸好彩,差點就因失血過多救不回了。」貓兒不懂性,但細牛叔康復後還是如常餵貓。

大開方便貓門
「爸爸老了,我在市區工作,時間較彈性,一星期抽數天回大澳幫手,但主要工作也是靠爸爸。現在有幾位義工如貓姐會幫忙餵貓,減輕下負擔。」Tommy更為在facebook開了專頁,上載關於大澳流浪貓的生活,專頁叫「入德貓門」,原來Tommy的爺爺從前是學校校長,又做過中醫師,他在家門寫了「入德之門」四字,意思是有德之士和有知識的人才可進來。「街貓常到我家後園,我們都當牠們是家人了,於是改了這個名,爺爺離世前也讚同爸爸照顧貓兒的愛心。我們多年來一直也沒有接受金錢或物資幫助,但始終積蓄也有限,面對資源短缺,希望大家能幫幫忙,捐些能直接用在貓貓身上的物資如罐頭或乾糧給我們。」入德貓門fb專頁為(https://m.facebook.com/taiocat?v=timeline&_rdr)

IMG_0971.JPG

IMG_0973.JPG

IMG_0974.JPG

IMG_0972.JPG

IMG_09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