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04

明日何文田領養日 四唐狗尋家

【動物界活動】一班獨立義工默默耕耘,只為所救援的狗狗尋走好歸宿。由獨立義工組成的「Pawsiblity」明日在何文田舉辦狗狗領養日,為4隻唐狗尋家,他們均活躍好動,願意和人親近。

領養日詳情:

日期:2023年7月30日
時間:下午2:00至5:00
地點:Five to one cafe 何文田勝利道6號

出席狗狗:

阿寶
10個月大,細身唐女仔,親人親狗。她被前主人虐待,現在重新尋家,因此需耐性家長。

Ollie
8個月大,女仔,親人親狗,活潑好動和聰明。

Sake
4個月小女孩,性格極度親人親狗。

Saku
4個月小女孩,性格極度親人親狗。

疑走失貓跑進住戶廁所 急尋貓主到愛協接回

【動物專訊】一隻有頸帶貓貓懷疑走失,日前經鐵閘走進了屯門湖景邨一個單位,但因該單位的住戶害怕貓,因此交由管理處聯絡了愛護動物協會接走。不少網民得知消息後,擔心貓貓會不會因此被人道毀滅,愛協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會按正常程序將貓放於遺失寵物處待認領,最後沒人認領,會聯絡已表達有意領養人士,安排領養申請及審批。貓貓有機會是走失,請貓主盡快與愛協聯絡。

有市民日前在網上求助,上載貓貓躲在廁所的相片,指貓貓在屯門湖景村21樓從鐵閘走進其朋友的家中。其後那市民指保安已聯絡了愛協將貓接走,有網民建議住戶向愛協領回該貓,但那市民指她朋友怕貓。

毛孩關愛組文哥表示收到市民求助,於是致電聯絡愛協,他引述愛協指不會將貓人道毀滅,「他們說有兩個方案,如果貓很惡,就會絕育放回,如果貓很乖,就會上領養部,又說相信最終很大機會是上領養部。」

愛協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前日接收屯門湖景邨的一隻走失貓,貓隻有頸帶,相信有主人。現時貓隻按正常程序於愛協的遺失寵物處待認領,在接收貓隻的時候已有人士表示如無人認領,希望能領養此貓,其後亦有不同人士致電表示欲領養此貓。

愛協表示,在完成正常遺失及認領程序後,如主人仍然未有前來認領,會聯絡已表達有興趣領養的人士,安排領養申請及審批。有關網上的傳言,愛協跟相關部門的前線職員了解過及重聽電話錄音,確認職員從沒提及殺貓或相關字眼。

 

 

 

北角兔兔被虐待 酷熱天氣困籠放室外煎熬

【動物專訊】天氣酷熱,人在戶外也感難受,但有人竟將兔子放在室外,任其承受悶熱煎熬。有市民在網上求救,指她的工人姐姐收到朋友傳來的相片,顯示北角福華洋樓有人將兔兔連籠放在室外露天地方中,據知已經放了一個星期。兔廬義工Winky表示收到相關求助,已聯絡愛護動物協會跟進,她指兔子體溫較高,且只靠耳朵散熱,在30多度天氣下很容易中暑,會有生命危險。

目前還未掌握兔子主人每天會將兔兔放在室外多長時間,本報正向愛協查詢跟進情況。Winky表示,從求助人提供的相片,看到除了放置地點有機會令兔兔中暑外,該主人使用的籠也不正確,指這種籠很容易令兔兔斷腳和生腳瘡,而且沒有放草。

Winky表示,由於求助人並非附近居民,該相片只是來自工人姐姐的朋友,因此求助人也不知道涉事者將兔兔放在室外的具體時間,只知至少一個星期。她表示,由於該處屬私人地方,因此收到求助後已聯絡愛協跟進。

兔子的體溫一般高達38至39度,比較耐寒但十分怕熱,有獸醫曾指兔子一般感舒適的溫度是20至22度,如果超過28度的潮濕炎熱天氣,便有機會令兔兔中暑。Winky表示,兔子只靠耳朵散熱,如果中暑,死亡率會很高。她指,一般兔子在日照時都會躲在陰暗位置,「以我們過去觀察被棄養的流浪兔,在熟悉環境下都會找樹洞或垃圾等遮蔭。」

根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任何人令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均屬犯法,最高可判監3年及罰款20萬元。

火炭受傷野豬被指咬傷少年及撞傷女途人 警方偕漁護署到場捕捉

【動物突發】今早11時許有野豬被指於火炭站附近咬傷了15歲少年的右手肘及撞傷一名女子的大腿,警方及漁護署人員其後於大涌橋路草叢發現野豬,警方持盾戒備,漁護署人員向野豬發射麻醉槍,將其捕捉。 香港野豬關注組幹事黃豪賢表示,暫未知道該野豬襲擊人的原因,但留意到有報道指該野豬事發時口部受傷有血,懷疑是因受傷而有保護自己行為。今早有野豬在沙田馬場出沒,未知是否同一隻野豬。

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今日接獲警方轉介指有野豬在沙田大涌橋路一帶出沒,遂派員到場跟進,發現一頭重約70公斤、體長約120厘米的成年雄性野豬,其身上沒有發現明顯傷痕。考慮到該頭野豬在市區出沒會對公眾構成危險,漁護署人員遂將其捕捉及人道處理。

事發於今早11時19分,一隻野豬在港鐵火炭站對開撞到一名女子,女子大腿受傷流血,一名15歲少年上前協助女途人,結果被野豬咬傷手肘。據傳媒報道,該少年指當時用鞋袋撼野豬頭,但野豬繼續咬下去,並形容野豬本身有受傷,口部有血,懷疑受到刺激而有攻擊性。

有途人見狀通知港鐵職員報警,野豬逃到大涌橋路草叢被警員及漁護署人員發現,警員持盾牌戒備,漁護署其後向野豬發射麻醉槍將其捕捉。本報正了解野豬最新情況,包括會否被人道毀滅。

香港野豬關注組黃豪賢表示,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留意到報道指野豬口部受傷,估計是因為受傷而作出保護自己的行動,他強調:「野生動物受傷,需要的不是撲殺,而是醫治及絕育放回山上,這才是人和野生動物共存之道。」

今早11時許有野豬被指咬傷一少年和撞傷一女子,漁護署及警員到場捕捉。
今早11時許有野豬被指咬傷一少年和撞傷一女子,漁護署及警員到場捕捉。(哲雄 攝)
警員持盾戒備,有漁護署人員發射麻醉槍。
警員持盾戒備,有漁護署人員發射麻醉槍。(哲雄 攝)
野豬被麻醉槍射中,即場被捕捉。(哲雄 攝)
野豬被麻醉槍射中,即場被捕捉。(哲雄 攝)
被捕捉的野豬失去知覺。(哲雄 攝)
被捕捉的野豬失去知覺。(哲雄 攝)
今早有野豬走進沙田馬場,未知和被指傷人的野豬否同一隻。(圖片來源:競馬)
今早有野豬走進沙田馬場,未知和被指傷人的野豬否同一隻。(圖片來源:競馬)

 

漁護署指臨時禁船區不可行 坦言未有可行方案引鯨魚游向外海

【動物專訊】於7月中來到西貢水域的鯨魚,飽受群船圍觀的驚恐,身上亦有螺旋槳傷痕,情況令人擔憂。漁護署今日指制訂臨時禁船區並不可行,亦未有可行引領鯨魚游向外海的方案,仍與專家探討合適和有效方法。不過,漁護署指鯨魚未有患病及擱淺的行為表現,暫未需要作出介入行動。至於靠近鯨魚的船隻,該處指不負責任的觀鯨行為可能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罪,最高可被判監禁一年及罰款10萬元。

估計是布氏鯨的鬚鯨在7月13日首次於西貢水域現身,在颱風泰利襲港後一度失去蹤影,但近日又再次出現。本報日前報道鯨魚被多艘船極近距離包圍圍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指此舉令鯨魚承受壓力,而海洋公園更指鯨魚的背部有螺旋槳傷痕。

漁護署今日在新聞稿中表示,今日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和其他保育團體的專家就鯨魚現時的情況及進一步保護鯨魚的適當可行措施商討和交換意見,並指知悉有意見提出訂立禁船區以保護鯨魚,但指鯨魚出沒的地點及時間並不固定,範圍廣闊,需要特別管理的水域亦須按實際情況隨時改變,在不影響其他海上使用人士的情況下,執行上並不可行。至於有建議引領鯨魚游向外海,署方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及其他保育團體的專家商討後,仍未找到穩妥安全及合適的具體可行的方案。漁護署會繼續與專家探討合適及有效方法。

漁護署表示,會聯同警務處及海事處等執法部門加強巡邏,每當發現鯨魚露出水面覓食而有船隻太過接近鯨魚,在場的政府人員會即時採取適當行動,包括指示有關船隻與鯨魚保持距離,及在相關人士拒絶合作的情況下,進行執法行動,以確保鯨魚不會受到觀鯨船隻滋擾。

就鯨魚背部有傷痕的情況,漁護署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和其他環保團體的專家均同意有關傷痕並非近期受傷所致。由於鯨魚情況穩定,有能力進食及游動,傷口亦在癒合,未有患病及擱淺的行為表現,故現時並沒有需要作出救治或其他介入行動。

漁護署重申所有鯨豚動物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不負責任的觀鯨行為可能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罪,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一年及罰款10萬元。

古洞新發展區釀悲劇 狗B斷腳慘死廢墟中

【動物專訊】收地重建沒妥善考慮動物安置,很容易釀成動物悲劇。古洞新界東北發展區第一期的志記鎅木廠附近,還有幾隻狗在廢墟及地盤中生活,其中「六B媽」最近再生下多隻狗B,但520浪浪加油站義工昨日前往救援時,卻發現一隻兩星期大的狗B已在廢物堆中慘死,義工Bella循狗B叫聲救起另一隻骨折但僥倖生還的狗B,另有一隻狗B雖然曾呼救,但消防員及愛護動物協會督察搜救無果,呼救聲後來已不再出現。Bella表示,會再嘗試搜救狗B,並會再努力救狗媽,因為狗媽一日未獲救,只會生下更多狗B迎接悲慘命運。

Bella對本報表示,附近生活的狗狗原本只剩「六B媽」、「公公」和「小黃」,其中小黃早前頭部出現嚴重受傷,至今已失蹤一個月,恐凶多吉少,六B媽和公公日前曾打架雙雙受傷,但最大問題是六B媽早前懷孕,並在兩星期前生下多隻狗B。

對狗B而言,地盤和廢墟充滿危險陷阱,Bella昨早和其他義工前往救援時,發現廢物堆中傳來狗B叫聲,當即聯絡消防員及愛協督察到場幫忙救援。她在一堆木廢料中,發現了一隻已死去的狗B,可憐的狗B前腳似被其他動物咬斷,未知是焗死還是餓死。後來她循狗B叫聲,成功在廢墟中找到一隻生還的狗B,當時狗B被數塊瓦礫壓住,前腳有被動物啃咬的傷口,左後腳骨折。Bella為免狗B被人道毀滅,已先帶回家中照顧。

他們還聽到另一隻狗B的叫聲,消防員和愛協督察曾循聲搜救不果,直到昨下午4時許該狗B已不再呼叫,未知是否仍在生。Bella表示今天會再嘗試搜救該狗B。

Bella又表示,救起的狗B改名為鬥士妹,希望狗B能勇敢堅強地生存,「現在她還太小,無法做手術,但她肯飲奶,仍未放棄生存,所以我們都會盡力去照顧她。」

至於六B媽,Bella坦言要捕捉是一大難題,因為她一見到人走近便會跑走,亦不肯進入義工安設的包圍網,但若一直未救起她,只會出現更多狗B慘死的悲劇,所以正研究其他可行的方法。

狗B被困古洞新發展區的廢墟中,義工聯絡消防員及愛協督察幫忙救援。
狗B被困古洞新發展區的廢墟中,義工聯絡消防員及愛協督察幫忙救援。
有狗B不幸地斷腳身亡。
有狗B不幸地斷腳身亡。
義工Bella在瓦礫救起了一隻狗B。
義工Bella在瓦礫救起了一隻狗B。
狗B左後腳骨折。
狗B左後腳骨折。
獲救狗B只得兩個星期大。
獲救狗B只得兩個星期大。
狗B有生存意志,現改名為鬥士妹。
狗B有生存意志,現改名為鬥士妹。
義工正研究如何救起狗媽。
義工正研究如何救起狗媽。

 

 

多次被揭發酷熱天氣下困西摩於天台 網民發起聯署要求警方及愛協救狗

【動物突發】天氣酷熱,氣溫高達33度,颱風又將至,但啟德天寰低座的狗主竟長期將厚毛的西摩狗放在天台,任其承受日曬雨淋煎熬,本報曾於半個月內揭發有關情況。有熱心市民自發聯署,質疑狗主虐待西摩犬,要求警方執法,同時要求愛協救出有關西摩犬。

7月12日及7月23日,有熱心街坊分別對本報表示,該單位的西摩狗在半年前開始被人長期困在天台,打風下雨都不准他入屋,狗狗經常哀嗚,因此有人報警、報愛護動物協會及向管理處投訴,但狗主依然故我。熱心市民更曾發現狗主不但在酷熱天氣下繼續將西摩困於天台,還讓狗狗戴上口罩,估計是阻止他哭叫求救。

有知情者透露,聽說狗主看到鄰居養西摩,覺得得意,便在未得父母同意下購買了西摩,結果狗狗不獲准入屋,長期放在天台。消息指愛協督察過去也曾上門勸喻狗主,但狗主一家態度十分不合作,令狗狗情況一直未有改善。

熱心街坊看到狗狗戴上口罩,擔心他無法散熱和飲水,有機會中暑而生命危險,再次報警及報愛協,愛協督察表示會再次跟進。

今日有市民擔心該狗狗安危,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救出該西摩。有關聯署信件內容為:

「致愛護動物協會以及警務處:
我們一班愛狗人士對於啟德天寰一單位天台飼養西摩犬一事感到十分憤怒與難過。雖然愛護動物協會職員多次進入攝事單位勸喻狗主與其家人,但每次情況都沒有得到改善,因為狗主與其家人走法律罅,每當有執法人員拜訪就會放隻狗入屋,但事後就放返入天台天氣十分炎熱對於一隻長毛狗長期養在天台是十分不合適與不人道。但愛護動物協會以及警方的做法十分令人感到失望,以及根據香港法例第169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殘酷對待動物行為包括殘酷地打、踢、惡待、折磨、激怒或驚嚇動物,或因胡亂或不合理地作出或不作出某種作為而導致任何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有理由相信狗主以及其家人已構成虐畜。現在我們一班愛狗人士作出聯署要求愛護動物協會以及警方作出跟進。」

有關聯署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E0Nd4qFoDFS6L1Wq_VIFWWmUVKtcK869EZF-89dwF8A/

愛協早前回覆本報指正跟進事件,愛協督察聯同警方曾前往調查,抵達時西摩犬已回到屋內,口罩已被移除,並指目測狗隻健康狀況正常,未有中暑跡象。愛協亦曾向狗主發出警告,惟狗主依然故我,將西摩犬放於露天露台飼養。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籲勿出海追鯨 將派水警巡邏勸退觀鯨船

【動物專訊】在西貢出沒的鯨魚被發現背部受傷,還被多艘船極靠近包圍,情況危險,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市民不要乘船出海追鯨,置鯨魚安全於不顧,又透露已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署加強宣傳等工作,包括派出水警船在附近海域巡邏,勸喻靠近鯨魚的觀光船,及勸喻載客船隻不要出海追鯨。

陳國基在社交媒體上載多張相片,其中一張相是一艘載很多人的遊艇極靠近鯨魚,亦有多張漁護署海岸公園人員向船家及市民派發單張。

陳國基撰文指,「從近日照片見到,鯨魚的背鰭附近出現了懷疑由螺旋槳造成的明顯傷痕,情況令人擔憂。正如海洋公園專家指出,鯨魚屬於敏感物種,很容易被人為滋擾、噪音等外在環境影響。更重要的是,愛護鯨魚,人人有責。我在此呼籲大家,不應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乘船出海到糧船灣及牛尾海一帶水域「追鯨」,置鯨魚安全於不顧。如果大家在進行水上活動時發現鯨魚在附近出沒,應該與牠保持距離,並減慢船速。」

陳國基又表示,已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處加強宣傳等工作,包括派出水警船在附近海域巡邏,一旦發現有觀光船靠近鯨魚出沒一帶,會勸喻他們離開,及在西貢碼頭等地勸喻市民及載客船隻負責人不要出海「追鯨」。至於如何協助鯨魚方面,漁護署會繼續徵詢專家意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亦發表聲明,指鯨魚身上有舊傷痕,為免他再次受傷,強烈呼籲市民停止出海觀鯨,如出海時遇到鯨魚,應保持至少100米距離,船隻應減速或停船,而水上康樂活動,例如滑浪同水上電單車等,應盡量轉往其他水域進行,「過度的人類干擾,包括密集船隻來往及水上康樂活動會對鯨魚造成壓力,會影響到他的覓食行為及作息。」

分會又指正與水上業界聯絡,提供守則及指引,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聯絡,建議他們作出相應措施,暫時緩解對鯨魚造成的壓力。

相關報道:
西貢水域出現鯨魚 近距離露出頭部場面震撼
鯨魚今再現身西貢水域 保育團體籲保持距離及空間:「請為鯨魚設想更多」
鯨魚近日再現西貢 保育團體籲勿乘船觀鯨干擾
網傳西貢鯨魚被多船近距離圍觀 保育團體:鯨魚承受很大壓力
緊急!海洋公園指鯨魚背部受傷 強烈呼籲勿出海觀鯨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籲市民勿出海追鯨。(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籲市民勿出海追鯨。(陳國基Facebook圖片)
陳國基上載圖片,顯示有船隻極靠近鯨魚。(陳國基Facebook圖片)
陳國基上載圖片,顯示有船隻極靠近鯨魚。(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呼籲市民勿出海觀鯨。(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呼籲市民勿出海觀鯨。(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向船家作出呼籲。(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向船家作出呼籲。(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向居民派發單張。(陳國基Facebook圖片)
漁護署人員向居民派發單張。(陳國基Facebook圖片)

緊急!海洋公園指鯨魚背部受傷 強烈呼籲勿出海觀鯨

【動物專訊】西貢水域出沒的鯨魚近日被多艘船隻近距離包圍,承受極大壓力,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今日發表新聞稿,更透露鯨魚的背鰭附近出現螺旋槳造成的傷痕,生命安全情況今人擔憂,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團隊正採取行動,確認鯨魚品種及其健康狀況,研究最佳保護該鯨魚的方法。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表示,鯨魚傷口頗深,可能會有危險,政府可考慮暫時封鎖該水域,禁止船隻駛近。

鄭家泰表示,從海洋公園提供的相片,顯示鯨魚的傷口都頗深,雖然沒有即時性命危險,但繼續留在香港淺水水域可能會有危險。他認為,政府可考慮暫時封鎖該區禁止船隻進入,或在該區域實施限速安排。

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在新聞稿中指,自鯨魚被發現於西貢水域覓食後,海洋公園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一直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密切監察有關情況,在7月22日拍攝的照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團隊正採取行動,以確認鯨魚品種及其健康狀況。

新聞稿指,相信該鯨魚是生活在全球熱帶地區的布氏鲸,香港屬於牠們的次要活動地帶,故於本港水域出現布氏鯨雖罕見,但屬正常現象。布氏鲸的主食以沙丁魚、鯷魚、鯖魚及鯡魚等魚群為主,在過去一週,有市民發現這條鯨魚以「陷阱進食」方式來捕獵,即在水面張開大嘴,把大量水連同目標食物一同吞入口中,然後經鯨鬚板過濾海水中留下食物再吞下。

根據專家拍攝的照片和影片所見,這條鲸魚估計身長約7米。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會繼續與漁農自然護理署緊密合作,監察鯨魚出沒的情況,並以最佳方法協助該鯨魚。

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強調,市民近距離接觸鯨魚會令鯨魚變得緊張,更可能會令他難以休息或進食及受到創傷,對生命構成威脅。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會一直關注鯨魚的健康福祉,希望保障牠們不會受到任何滋擾或傷害。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表示:「鯨魚屬於敏感物種,很容易受到噪音、突然移動和人為滋擾所影響。因此,太接近鯨魚會破壞牠們的自然行為和遷移模式,對牠們的健康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海洋公園專家認為,這條鯨魚需要專家特別關注,而小組正與漁護署密切合作,監察鯨魚狀況。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補充:「除了在懸掛颱風的日子,團隊自7月14日起,經常到西貢水域觀察。有關工作會繼續進行,而當再次發現鯨魚時,我們會抽取海水樣本進行環境DNA分析,以嘗試辨認鯨魚的品種。」

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強烈呼籲公眾不要出海追逐鯨魚,因為這行為對鯨魚和市民都會構成危險。公園提醒大家與鯨魚應保持安全及適當的距離。

海洋公園指,在7月22日拍攝的相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相片來源:Sunny Tong)
海洋公園指,在7月22日拍攝的相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相片來源:Sunny Tong)
有人在小紅書上載圍觀鯨魚的相片。(讀者提供)
有人在小紅書上載圍觀鯨魚的相片。(讀者提供)

網傳西貢鯨魚被多船近距離圍觀 保育團體:鯨魚承受很大壓力

【動物專訊】鯨魚在西貢水域出沒,盡管保育團體及漁護署多番呼籲不要故意出海打擾鯨魚,但仍有很多人只為滿足自己好奇心前往觀鯨。有市民對本報表示,昨日在「小紅書」看到多張相片和影片,帖文稱在西貢看鯨魚,片段中看到多艘船逼近鯨魚圍觀,而且位置極接近。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指,這麼多船隻近距離圍住鯨魚,會讓鯨魚承受很大壓力,情況不理想。

市民向本報提供「小紅書」相關相片及影片,其中相片帖文寫著「鯨魚還留在西貢海」,並看到鯨魚被至少4艘小艇圍著鯨魚,而且位置十分接近,再駛近便會撞到鯨魚身上。影片則顯示有人近距離拍攝鯨魚,當中有畫面顯示多艘船在附近圍著鯨魚。該影片寫著「偶遇鯨魚西貢出沒 救命 上兩週才在手機看香港來了鯨魚 今天去完沙灘坐快艇出來就看到鯨魚了 近距離觀賞了大半個鐘」。

鄭家泰表示,船隻距離鯨魚很近,而且有幾艘船圍著,情況不太理想。他又表示,這情況會對鯨魚造成很大壓力,因為船隻會製造水底噪音,影響到鯨魚。他又表示,根據影片顯示的位置,很大機會是西貢水域。不過,他指從影片中鯨魚的動靜,暫時未看到鯨魚身體有問題。至於應否由部門派人引導鯨魚出深水海域,鄭家泰認為暫未適宜由人手介入,除非鯨魚游到內河出現生命危險。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指,從照片看到船隻聚集在鯨魚20米至50米範圍,情況十分誇張,會為鯨魚帶來很大壓力。

現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並沒有任何條文針對這類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本報正向漁護署查詢有否發現鯨魚被多艘船隻圍觀的情況,及會否有任何行動制止或勸喻。

有人在小紅書上載圍觀鯨魚的相片。(讀者提供)
有人在小紅書上載圍觀鯨魚的相片。(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