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79

港三間大型拍賣行相繼宣布拒拍賣含犀牛角產品 國際團體呼籲另一拍賣行保利香港跟隨

【動物專訊】繼早前蘇富比和香港Bonhams拍賣行宣布不再拍賣含犀牛角產品後,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昨日在其facebook專頁發帖,表明支持及遵守保護犀牛相關的國際法律,不會拍賣任何含犀牛丑成份的藝術品。目前香港大型拍賣行只餘「保利香港拍賣」未作出上述承諾,國際動保團體 WildAid發出公開聲明,希望保利也作出承諾,保護犀牛。

引發香港拍賣行相繼宣布停止拍賣犀角產品的事件,是Bonhams原定在11月27日拍賣含犀牛角的產品,引來國際37個動保團體聯署要求取消該產品拍賣,Bonhams行政總裁Matthew Girling其後宣布以後也不會再拍賣含犀角產品。

蘇富比亦緊隨其後,宣布由11月29日開始,不會再拍賣含犀牛角產品。 最新宣布同類承諾的,是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博客來稿】以按摩來呵護您的貓貓狗狗(文:資深獸醫Dr. Jane McNae)

自古以來,人類感到疲倦及周身酸痛時都會使用按摩來放鬆和治療體魄。現代獸醫學亦發展到寵物按摩治療,我們的動物朋友們亦急不及待地想要享受這種呵護!

相信各位讀者都非常清楚按摩對我們人類的好處,那麼同樣的治癒益處也適用於您的愛寵嗎? 答案是當然適用!

由合資格並了解解剖學、生理學、運動學及心理學的專業獸醫界人員來進行及教授的寵物按摩是富科學原理所支持的。我們都可見到貓貓狗狗享受了熟練的按摩技術以鬆動肌肉、肌腱、韌帶和身體其他軟組織過後,身心都有一定的良好效果。

為寵物按摩有何益處?

我們人類都明白按摩能夠放鬆肌肉緊張和增強血液循環。 那在毛孩身上還能看到什麼其他好處呢? 按摩可促進體液循環;不僅是血液,還包括關節液和淋巴。這些液體為細胞提供氧氣及增加營養,並促進排除毒素,能減少疼痛和僵硬,提高關節活動範圍(range of motion)及增加靈活性。 同時亦可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加速組織癒合。按摩療法還可以刺激「快樂賀爾蒙」的安多芬(endorphin)的釋放,即是身體的天然止痛藥及鬆弛劑,有助於控制疼痛和不適。

除了身體上的好處,按摩還能為寵物的心理健康帶來莫大的好處。多方面研究指出,按摩可減低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減輕焦慮。 傳統中醫理論相信,按摩療法也會提升「氣」,或稱為生命力,以恢復動物體內的系統平衡。

我也可以在家為毛孩按摩嗎?

當然可以!有別於人類按摩,寵物按摩不需要按摩椅或按摩油,只需要一張舒適的床就能在家開始。按摩療法適用於老年、手術後或精力旺盛的寵物身上。 隨著年齡增長,毛孩可能會出現關節炎和過度使用及僵硬的肌肉,主人都可透過學習和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識而在家幫助毛孩緩解肌肉緊張。 運動量較大又活潑好動的寵物可透過按摩平復肌肉和軟組織群至比較平靜的狀態,為下一次的高能量運動作準備。

按摩還會對寵物的社交和情緒健康產生良好影響。狗狗通過彼此和與人類之間的密切接觸而成長,按摩時的撫摸可助改善狗狗的社交和自信心,對於任何狗狗的心理健康都很重要,尤其是之前遭受虐待、忽視或心理受過創傷的領養寵物來說,這些益處更為重要。

但我的貓主子也會接受嗎?

會的!貓貓也會對觸摸產生正面反應 ,雖然不出現於身體各部份,但他們一般都享受在身體主要肌肉群的按摩。

與獸醫團隊的護理一起並用,按摩治療能為您的健康毛孩提供寶貴益處。

作者簡介:

資深獸醫Dr. Jane McNae

Paws in Motion動物物理治療及Animal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 Fitness Academy創辦人,並為網上課程「狗狗按摩入門課程」的監督。當上獸醫20多年,她熱衷於寵物體能、福址、
人類與動物關係,並志於透過教育將這些元素結合,助您成為愛寵的英雄!

網址: https://www.pawsinmotion.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wsinmotion.hk/

編按:【博客來稿】文章僅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貝澳牛牛Billy前日病逝 漁護署指胃藏大量膠袋

【動物專訊】在大嶼山貝澳生活的黃牛Billy前日(11月24日)離世,牠死前骨瘦如柴,腹部腫脹,漁護署驗屍後指牠的胃部有大量膠袋,造成腸道阻塞,膠袋數量足可塞滿兩個垃圾桶。漁護署及「梅窩牛牛都哪裡去了」facebook專頁均指遊客不當餵食及人們亂拋垃圾害死Billy,「梅窩牛牛都哪裡去了」專頁指大嶼山很多黃牛都有亂吃垃圾的習慣,「Billy的死其實是一個警號,提醒大家,人類的胡作非為是會害死野生動物的。」

Billy原居於大嶼山塘福,6個月大時被狗咬傷,由村民救出送到貝澳獸醫醫治,其後與區內水牛一同生活。牠去因吃了膠袋而病倒,居民在牠頸上掛上「我只吃草」的牌子,呼籲遊客不要亂餵牠。

「梅窩牛牛都哪裡去了」專頁昨日發帖指Billy已離世,形容牠近日健康狀況很差,「毛色暗啞、腹部腫脹卻骨瘦如柴」,並批評遊客不當餵飼、居民胡亂棄置垃圾、食物環境衛生署沒處理好垃圾,都是Billy的死因之一。專頁又指:「大嶼山還有不少黃牛有亂吃垃圾的習慣,Billy的死其實是一個警號,提醒大家,人類的胡作非為是會害死野生動物的。」

漁護署今日在facebook發帖指,近年有遊客開始餵Billy食人類的食物,改變了牠的覓食習慣,不時走入沙灘、營地向遊客「搵食」,還不時摷開膠袋,誤以為有膠袋就有東西食。

漁護署更指,驗屍後發現Billy整個胃都是膠袋,足足可裝滿兩個垃圾桶,造成腸道阻塞令牠死亡。

圖片來源:梅窩牛牛都哪裡去了

【博客來稿】一頭牛的告白 一段發人深省,令人無地自容的自述……(文:為動物發聲)

我是一頭母牛;天性良善的我一直靠吃野草為生,本來與世無爭。可是人類卻看上了我的馴善和力氣,强逼我去耕田和拉車。

我本來就天生勤勞,即使人類用鐵環子圈在我的鼻孔上,然後猛力地用繩索拖着我行走,或是在我犁田時稍慢一點就用皮鞁打在我的背上,我也毫無怨言,默默承受。我毫無條件地付出,完全沒有要求回報。

可是人類始終不滿足,不單要我出賣勞力,還終日把我困在牛棚,就如坐牢一樣。

人類為了牟取暴利又會強逼我不斷的交配及繁殖,務求生産更多小牛和得到更多牛奶。

母性使然,不知就裏的我懷胎不久後終於誕下小牛。牠的出生帶給我無限的安慰,舐犢情深,母子的相依相偎令我忘掉一切辛勞與痛苦。

可是人類突然強行分開我們,硬要奪去我的小牛!我措手不及的感到萬般不願,眼白白看著小牛被強行帶走,但卻什麼也做不了。

骨肉分離的痛,我相信只有作為母親的才會深切感受得到。我內心充滿憤怒,試問如果人類的孩子被別人搶走,你們會有何感受?! 除了悲嗚,我不知道還能夠做什麼可以換回我的小牛。我望穿秋水地等,可是後來發生的事令我徹底地崩潰。

因為我聽説到小公牛不會産奶,在人類眼中没有價值,只會浪費飼料。所以剛出生不久的小公牛會被殺死,造成人類桌上的小鮮肉!

獲知真相後我的心如被刀割,這刻誰能明白我的内心有多麽難過和痛苦?

我心知小牛已經凶多吉少,可憐我原本為牠準備的母乳,卻給人類無情的榨取,甚至每天用機器的吸盤貪婪地不停吸吮。

到底我欠了人類什麼? 我在養殖場的同伴所過的日子也絕不好受,牠們終生被困,有些一生也未曾試過踏足草地,沒有享受過温暖的陽光,甚至沒有吃過鮮草的滋味。

因為成本效益,我們只能吃廉價的穀物和乾草。在人類眼中,我們只是一團團能賣錢的肉球,根本沒有人會理會我們的感受!

人類又會不定時地強行為我們注射抗生素、雌激素和其他不知名藥物,務求使我們在「行刑」前不會病倒。

當在養殖場及屠宰場工作的人類心情不好時,又會毫無原因地對我們拳打脚踢地發洩情緒。(因為人類認為這是厭惡性行業) 是否我們做錯了什麼?

這樣苦不堪言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當我漸漸老了,不能再生育和産奶時,我知道我再沒有利用價值了,我感到死亡離我越來越近…… 最後我和同伴們被送到一個充滿血腥和漓漫著死亡氣息的地方—屠宰場! 我知道大難臨頭了!內心感到驚恐萬分,本能反應唯有極力掙扎,迸命地想逃離這裡,可是無論我如何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始終無路可退。

眼見在我前面的同伴被人類使用機器無情地電擊,使牠幾乎暈倒過去。在牠還未及回氣之時,已被人類熟練地用刀狠狠地割喉! 霎時之間大量鮮血當埸從喉嚨噴出,這時牠還未氣絕,只能作出本能的痛苦掙扎,最後在萬分驚恐中死去,哀號聲音久久戛然未止……

從未曾親眼目睹過如此恐佈的境象,此刻的我如同置身在地獄之中,我感到完全無助與絕望。

試問這一刻有誰會憐憫我?有誰會來拯救我? 我知道我的生命快將走到盡頭,最後我只想說:「我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有血有肉,也有知覺和情感,這些都與你們人類一樣。我來到世上不是要成為你們的奴隸,也不是要成為你們桌上的晚餐和替你們賺錢的工具。 在我眼中;你們人類根本没有什麼了不起。你們只是智慧稍高一點,可是卻又無比貪婪和愚蠢的冷血生物! 但願來生我不再生而為牛…….」

深圳城管當街殺狗弟弟小黑 村民救起狗哥哥大黃 悔恨當初沒讓兩狗入屋

【動物專訊】深圳城管展開滅狗行動,羅湖水貝村的唐狗小黑是其中一隻犧牲者,義工Kathy表示,大黃和小黑是一對狗兄弟,自細在水貝村流浪,幾日前小黑被深圳城管圍捕,被人以電索箍頸再以棒殘忍地打死,村民救起倖存的大黃帶到遠離市區的收容所。兩狗狗由村民輪流餵大,他們都很悔恨內疚當初沒有帶兩狗狗入屋。

由杭州「限狗令」開始,中國多個城市都四處在城市捉狗殺狗,深圳也是殺狗重災區。由一班深圳義工成立的「梧桐山動物救助隊」facebook群組發出帖子,交代了大黃和小黑兩狗兄弟的情況。

大黃和小黑自細流浪,由十多名村民輪流餵大,但三日前小黑被深圳城管當街打死,村民都很痕心和後悔沒有帶兩兄弟入屋,他們救走了大黃送到拯救動物的收容所,並夾錢給予大黃在收容所的生活費。

在內地當動物義工的Kathy對本報表示,昨日在收容所見到大黃得知該故事,她引述場主說村民很捨不得大黃離開該村,但為了保住狗狗小命,只有夾錢送牠到收容所。她指,小黑是被城管以電索套緊再用棒打死,十分殘忍。

她又形容,現在深圳狗主都不敢在日間帶狗出街,很多都寧願在凌晨時份才帶狗,避開城管。她又指很多城管是廣西人,懷疑他們是巧立名目殺狗,實為了食狗。

她表示,由於內地人多不願付錢為狗狗絕育,所以很多狗狗生下來流落街頭,義工都不斷在救援,但義工人數太少,支出亦過於龐大,難以應付現時城管殺狗的情況。她說:「我認識的一個義工經常幫流浪狗,但也是眼巴巴的看着牠們被打死,已經得了抑鬱症情緒病。」

《小豬幾多歲》與本報合辦親子共讀工作坊 讓小朋友親身認識小豬豬 體會農場動物苦況

【動物專訊】很多港人以為豬牛只是食物,更誤解豬是臭和骯髒,豬豬「豬仔包」的主人在「《香港動物報》X《小豬幾多歲》親子共讀工作坊」上,帶「豬仔包」讓小朋友認識,原來豬是很乖、很乾淨,還有香氣。《小豬幾多歲》作者吳韻菁讓小朋友知道,原來農場會為了阻止豬豬打交,而將牠們剝牙和剪去尾巴,而很多豬豬在六個星期大便要被送到屠場殺害變成乳豬。

親子共讀工作坊由《香港動物報》及《小豬幾多歲》作者合辦,有九個家庭參加,除了讀故事書環節外,亦以欄柵圍了一個小型「籠」,讓小朋友體驗一下一班豬豬被困在狹小籠內的慘況,有小朋友自行開門「逃走」,但現實中的豬卻無路可逃。

豬豬主人歡歡帶了他們所養的豬豬「豬仔包」來和小朋友互動,豬仔包是三歲的麝香豬,其主人形容豬豬不但不臭,牠們的汗還有香氣,不少人以為豬臭,是因為牠們總是被人困在狹小的空間中,沒人清洗牠們的身體和糞便。

「豬仔包」十分溫純,任人撫摸,不過十分愛吃,為了食物可以表演轉圈圈。

吳韻菁問大家有沒有看過豬和牛的片段,在場的參加者都沒看過,只從紀錄片看過大象等野生動物,農場動物的紀錄片則甚少出現。《小豬幾多歲》是以童畫書方式,通過主人翁詢問逃出屠宰車的小豬幾多歲,從而了解到豬豬出生便要與母親分開,還要被剝牙和剪尾,很多只有六個星期大便要被屠宰。

今次工作坊獲Fantastic Dogs借出場地,Oatly贊助燕麥奶,Loving Nature贊助純素蛋糕,銀の文房具贊助繪畫文具。

可愛的豬仔包

《小豬幾多歲》作者吳韻菁向小朋友講豬豬的故事

小朋友在「籠」內體驗農場豬豬的苦況

急尋南丫島貓貓!主人外遊期間 餵貓鄰居將貓貓Puma放出屋走失

【動物專訊】在南丫島榕樹灣大灣舊村一村屋居住了七年的貓貓Puma,在10月24日走失了,當時主人曾小姐一家去了荷蘭探親,委託了鄰居幫忙餵貓,想不到鄰居竟將貓放出屋外散步,結果貓貓走失,鄰居還要在數日後才通知曾小姐。曾小姐馬上趕返香港尋貓,但至今未找到貓貓影蹤。如知道貓貓下落的人士,可致電61806089聯絡曾小姐。

Puma是貓仔,幾個月大時,露宿在南丫島一間餐廳捱餓沒人理會,曾小姐見牠可憐便收養了牠,至今已經七年,曾小姐還為貓貓開設了facebook專頁「南島貓王」,上載了貓貓在家中的生活點滴。

上月曾小姐一家到荷蘭探親,委託了鄰居餵貓,並已叮囑不要讓Puma走出屋外,但鄰居卻在10月24日將貓貓放屋外散步,結果Puma很快便走失,不知是否因為想去找尋主人。更過份的是,那鄰居隔了數日才通知曾小姐,曾小姐得悉後馬上中止行程回港,10月29日返到香港便馬上四出找尋Puma、上網求助及貼街招。

她對本報表示,平時他們在家時,日間會讓Puma在村屋旁散步,Puma尤其喜愛爬樹,但晚上便會回屋內,但每逢外遊時,他們都會叮囑餵貓鄰居不要放Puma出屋,想不到這次卻出事。

他們很擔心Puma情況,怕牠會遇到蛇等,「但一日未看到牠的屍體,我都不會放棄,會繼續尋找牠。」

杭州「限狗令」做法蔓延其他城市 深圳城管日前展開滅狗行動

【動物專訊】中國杭州等地的「限狗令」做法蔓延至其他城市,深圳城管前日開展亂捉流浪狗行動,甚至連有主人的狗在街上沒牽繩跑動都照捉,網上亦傳出多張深圳城管捉狗的相片。有網民對本報表示,內地政府出動網管,不少批評杭州捉狗的帖和圖片都被刪除,現時網上只餘一片讚揚政府趕絕狗狗的留言。

杭州在11月15日起嚴厲執行「限狗令」,連中華田園犬(俗稱土狗或唐狗)都是被禁之列,並規定狗辦養犬許可證,以及只能在晚上7時至清晨7時才可遛狗。有說法指杭州因為要在2020年舉辦亞運,所以要殺盡街上狗狗。

深圳在11月20日也開始進行滅狗行動,《深圳政府在線》昨日發表題為「深圳市城管部門組織開展收治流浪犬專項行動」文章,並提到行動中將一隻有主人的隨意亂跑狗狗捕捉,並批評該主人沒有拴繩遛狗,最後讓她領回狗狗。

根據網民提供的圖片,浙江集士港村內部發出通知,指按照《浙江省養狗管理辦法》的規定,「11月20日開始對流浪狗、無主狗等以及已經打過免疫卻沒有吊牌的狗一律捕殺」。

該網民又指,內地政府開始對滅狗行動作出網絡管制,很多批評城管捉狗的留言和圖片都被刪除,大多只餘下讚揚政府做法的留言。而當地傳媒亦作出令人質疑的報道,包括《溫州都市報》日前報道指溫州市內有一隻流浪狗在短短一日內咬傷73名市民。

深圳城管連街上有主人的狗也捕捉,女主人當時十分激動,城管則指她沒拴繩,最後交還狗狗給她。
深圳城管日前展開捉流浪狗行動

【博客來稿】悼黑熊BOBO: 愛牠,請給牠自由吧!(文:謝曉陽)

前言:居住澳門「二龍喉公園」35年的黑熊BOBO,昨天離開人世間,去到一個自由有伴有玩的角度。牠的離去,我沒有太多的悲傷,事實上,多次想到「二龍喉公園」去探望,都打住了。去幹什麼呢?去看一頭被囚禁失去自由的動物,要幹什麼呢?!為牠悲傷,不是死亡,而是囚困;愛牠,不需去看,給牠爭取自由吧!

以下這篇文章,寫於三年前,當時,澳門雜誌《新生代》剛完成一個有關BOBO的專題。

上一期《新生代》封面故事,談一隻困養「二龍喉公園」32年的黑熊BOBO的故事。一邊看,我心想,到底,BOBO是「死裡逃生」的幸運兒?還是長期被幽禁及被人類凝視的對象而已?牠心裡是怎麼想的?當然,我還不敢替牠說「死左好過」,但確實,我也沒有因為牠能生存下來感到很恩惠。

BOBO的做事:一九八四年,BOBO約一歲,不知從哪裡被人擄走,離開父母玩伴,偷運到澳門,預備被製成什麼「紅燒熊掌」、「法式紅酒繪熊肉」等等上菜。後來被市政廳職員發現並拯救之,在公園一住,便一輩子。

文章中,看到餵飼員鄧海恩先生多年來悉心照顧BOBO,將牠當作「老朋友」,也有市民梁先生,四、五歲便跟著父母看望BOBO,後來長大成家育兒,也帶著未懂事的兒子來看BOBO,希望從牠身上延續及投射一些人類對傳承的期盼,又或是,透過牠的生命,來書寫自己的情感和這座城市的歷史。當然,這些人類和動物之間的溫情故事,非常好看動人,起碼比起那些向獅子擲石頭、要大象跪下才有香蕉食的人類傲慢故事,好看很多。然而,這還是從人類的視角出發去書寫他們與動物的故事,但動物是怎麼想的?當然,我也不是熊,無論如何,還是離不開將動物視作「他者」進行書寫,這裡,嘗試以一些大部分人都應該認同的情感和價值,替BOBO說幾句話。

首先,愛自由是動物天性,大家應該異議不大。這一點,從梁先生小時候首次看BOBO,就表達「看著BOBO在狹小的籠中成長,感到有點難過……。」可以印證。後來,儘管居住環境改善,可以走動的空間變大的,但如果我是BOBO,我還是會說:「我原本是野生動物,我軟厚的蹄,每天踏著應該泥土或草苗,不是石屎地。石屎地,會讓我腳底「起枕」,龜裂。還有,雖然我們看起來懶洋洋,但不代表我們喜歡被困著,常常,我們也需要胡亂奔跑,舒筋活血,疏通胃腸。」是的,無際的森林才是黑熊的家,不是公園裡的大房子,儘管那有數千呎。

還有,絕大部分動物跟人類一樣,需要伴侶,BOBO當然不例外。原來,在2000年,BOBO約17歲時,曾經有一位雌性伴侶,叫「圓圓」,那是北京送來的「恩物」。可惜圓圓四年後因病離逝,梁先生形容「嗰件事對BOBO嚟講係開心嘅回憶」。是的,除了餵飼員鄧海恩,梁先生也是看著BOBO長大的其中一人。今天,梁先生成家育子,將心比心。但如果我是BOBO,我想說:「雖然圓圓為我留下開心回憶,但我沒有人類那麼長情啦!我希望可以繼續尋找下一個、下下一個圓圓。我不要活在回憶中。」然而,困在大籠裡的BOBO,卻注定失去主動去覓伴尋偶的自由。

最後,觀看BOBO身體特徵,應屬亞洲黑熊,牠們原居於海拔1000至3000米的山林,除了寬闊空間,還有合適溫度。試想想,牠們披著一身厚實黑毛,要在澳門這個長年大部分氣候又濕又熱的城市居住,如何可能習慣?!寫到這裡,我想BOBO可能會向鄧海恩先生說:「求求你,老朋友,用盡你的辦法,讓我回到那個原來我屬於的氣候和地方,好嗎?」

儘管在BOBO的故事裡,人類看不到太多的悲傷,然而,事實是,再如何,牠還是不屬於動物園的,那無際的山野,才是牠的家。今天,要野放BOBO,也許不切實際,因為牠很大可能已失去獨立覓食及自我防衛的技能。但我想,等BOBO百年歸老,這個房子不要再養任何動物了,就蓋一尊BOBO像,來提醒大家,一隻野生動物終生被困養的故事。真的,我們不需要一隻新的BOBO。

後記:澳門有BOBO,根據檔案資枓,早在1970年代,香港動植物公園也有一頭可憐的黑熊,名字,不詳。
1976年12月10日市政局一份紀錄,一頭十歲的亞洲黑熊,本來與另一黑熊同住公園,後來伴侶去逝,剩牠一個。這年,市政局提出,黑熊已經不是珍稀動物,牠卻佔住很大空間,應遷走牠,要換來兩頭年輕的美洲虎。他們的理由是:(一)美洲虎是一個比黑熊更具吸引力的展品;(二)對於不少參觀公園的學校來說,美洲虎更具教育意義。於是,這頭名字不詳的黑熊,由於年紀大、沒價值,便被園方免費贈予其他動物園,至於確實去了那裡,文件上並無紀錄。

*本文已刊於《新生代》2016年11月號。標題乃重新釐訂,原標題為「我們不需要多一隻Bobo」。前言和後記皆為後加內容

 

編按:博客來稿僅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韓國會議員提修法禁銷售貓狗皮 指國內貓狗皮製品或從中國進口

【動物專訊】取締動物毛皮產品已是國際趨勢,但還有一些國家如中國等仍有農場製造貓狗皮,並向外出口。南韓國會議員、Justice Party領袖Lee Jeong-mi今年提出法律修訂,要求禁止銷售貓皮和狗皮。她在上周四於南韓國會展示進口的貓狗皮製品,強調這些殘害動物所製造的毛皮製品必須全面禁止。

根據《The Korea Times》報道,Lee Jeong-mi在今年7月與韓國的動保團體「Coexistence of Animal Rights on Earth (CARE)」召開記者會,指現時的海關法規需要修訂,以禁止進出口任何貓皮和狗皮。

她在記者會中提及一些貓玩具和鎖匙扣竟然含有貓皮,又指南韓國內並沒有製作貓皮產品,估計有關產品是自中國進口。CARE的主席Park So-youn則表示,南韓需要禁止進口動物毛皮產品。

Lee Jeong-mi在本月15日於南韓國會中解釋禁貓狗皮法律的建議,並向議員展示進口的貓狗皮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