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91

一場車禍 奪走了可愛的倉狗「賣魚勝」

【動物專訊】7月29日晚,錦田公路一個司機撞死了一隻狗狗,奪去了生命,也奪去了很多故事和回憶。「賣魚勝」是一個倉狗,估計至少8歲,兩年前曾經因為吃了很多餸頭餸尾煎炸食物而有嚴重皮膚病,獲義工救出,一度住在暫托家中,惟牠沒有那麼幸運,沒有人願意領養這成年唐狗,最後倉主提出在環境較好的地方養回牠,義工也一直跟進牠的生活。想不到,牠一次走失,竟然沒再回來。馬路上的意外,真的理所當然地無法避免嗎?

義工在2016年為勝仔開了群組,從倉主手中救起牠和尋求領養。「賣魚勝」是典型的唐狗可愛性格,只是因為平時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由生滋,去到皮膚大量甩毛,變得很沒精神,急需拯救。

帶牠看醫生,幫牠絕育,讓牠住在暫托家中,勝仔重拾笑容,掃走了離開熟悉地方的抑鬱,剩下的,就是為牠尋家了。但成年唐狗尋家談何容易,勝仔一直無人問津。最後倉主說找了個環境更好的地方,養回勝仔,義工們也一直跟進,確保勝仔生活健康快樂。

勝仔沒有得到領養家庭的運氣,想不到連生存下去的運氣也沒有,早幾日勝仔走失,倉主、員工和義工都努力尋找,卻原來牠走出了錦田公路,被車輛撞死了。撞死了牠的南亞司機不顧而去,事後卻又折返現場,對在場守護勝仔的好心司機說,他是無心的。

幸福快樂動物園的義工亦到場守護狗狗最後一刻,直到善終公司來接走狗狗。

意外,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

圖片來源:幸福快樂動物園、動物義工

司機撞死狗狗沒即時停車 事後折返稱無心

【動物專訊】倉狗「賣魚勝」在7月30日晚於錦田公路被車撞死,好心司機在旁邊停下來避免牠再被撞,本報獲得獨家影片及消息,原來撞死狗狗的南亞司機沒有即時停車照看狗狗,而是不顧而去,及後不知為何又折返現場,並對好心司機稱自己無心撞到狗狗,是狗狗突然衝出馬路。曾經帶狗狗看醫生的義工Rosa說,撞倒狗狗的司機有責任馬上停車看狗狗情況,對於他不顧而去感到憤怒。

「賣魚勝」是一隻倉狗,曾經有嚴重皮膚病,倉主卻沒有理會,Rosa幾年前接到求助人聯絡,便帶了牠看獸醫,又為牠尋找暫托及領養,奈何成年唐狗難找領養人,最終倉主說搬到了較好的地方照顧狗狗,想領回牠,求助人便把狗狗交回倉主,並定期探望狗狗。

然而,日前「賣魚勝」突然偷走,員工四處尋找都找不到,亦已聯絡漁護署,想不到狗狗卻走出馬路被車撞死。

本報收到獨家影片,當時有好心司機駛經錦田公路看到狗狗在路邊受傷掙扎,他為免狗狗再被車撞倒便將車停在牠旁邊,並馬上報警,惟落車察看時狗狗已經死亡。那好心人告訴義工,其後有一名南亞人駕車折返,說自己無心撞到狗狗,指是狗狗突然跑出來才撞到。

幸運快樂動物園的義工亦到場守護狗狗最後一刻,直到善終公司來接走狗狗。

Rosa指,如果司機撞到的是人,不可能會事後才折返,「我不是100%說是那司機的錯,始終今次是衰豬自己偷走出馬路,但如果司機當時是停在一邊看那狗,我都沒那麼嬲,司機是有責任馬上停車看狗狗情況。」

郵輪旅遊公司護衛槍殺北極熊 公司指是員工受襲自衛

【動物專訊】北極熊住在北極,然後人們來郵輪旅遊,然後持槍的護衛將島上的北極熊殺了。一艘郵輪日前接載多人到挪威以北的Spitsbergen島旅遊,當船上護衛到島上查看環境時,報稱被北極熊襲擊,然後將北極熊殺了,一名護衛頭部受傷但情況穩定。北極熊慘死的相片引來網民批評,指北極熊因為生活得像野生動物而被殺。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該德國郵輪公司Hapag-Lloyd Cruises的發言人Moritz Krause指,通常護衛遇到北極熊會向天開槍嚇走牠,但這次那護衛沒看到北極熊便被襲擊了,所以來不及反應,另一護衛才開槍殺死牠。Moritz Krause形容那是遺憾的事件,強調護衛只是自衛殺熊。

北極熊已經因為人類製造的氣候暖化而失去棲息地及食物不足,現在還要因為有人來旅遊娛樂而被殺死。多名網民批評殺熊的起因是因為人類走去那地區旅遊,Extinction Symbol的twitter揶揄北極熊是因為生活得像野生動物而被殺。

【博客來稿】傳媒操的獵槍,瞄失勢的野豬—— 由港督麥理浩談野豬政策(文:Roni Wong)

文明社會,住屋土地問題,討論的,是如何善用、開發土地,資源分配。極其量,只是討論源頭減人,斷不會討論「不如殺咁啲人」。

同樣,近日傳媒重提殺豬建議,簡直是無稽,亦有欠專業。文明社會的共識,「殺豬」根本不是一項 Option,這正正是香港在全球動保,被喻為稍為進步的地方。

每當有傳媒、議員、狩獵隊,或者少數保育人仕,提起殺豬,重掀血腥殺念。不其然,我就想起港督—— 麥理浩(1971-1982 年在任)。英殖政府將保護動物的文化觀念,帶到當時華人社會。撇除立法原意,七十年代(1976 年),政府首先透過通過《郊野公園條例》將鄉郊土地劃為郊野公園,同年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去限制休閒式狩獵,更計劃未來 5 年開闢擴大郊野公園範圍。無論如何,當時動物(包括屠房動物、野生動物)的待遇和法律受保障的地位亦大大提高。

最重要,最重要,即使於八十年代初,農民與野豬的社會關係依然對立,不乏衝突之時,麥里浩港督正式立例禁止任何形式的休閒狩獵,停止民間發牌,明確指出新界村民不能傷害野豬,好讓牠們能「自由自在隨意在田裏打滾,吃薯薯和合時的鮮橘子。」至九十年代中,狩獵隊死恢復燃,主要由退休警務人員組成,向外宣稱保護市民財產和性命、為民除害。

現今社會,不要忘記,我們在談 2018 年的社會文明,距立法禁獵相隔三十多年的今天。野豬棲息地不斷收窄,牠們遇上車禍、掉進引水道、被毒害、被殘殺,為世所迫走進城市。然而,傳媒、議員、狩獵隊竟然有意重操獵槍,不談共融,到底是忘本,是失智,還是整個傳媒的生態、道德責任、專業判斷生病了?

編按:博客來稿文章僅代表撰文者立場,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動保團體斥「野豬之患」報道欠公允

【動物專訊】《蘋果日報》今日出了六篇有關「野豬之患」報道,找來一些與野豬有負面經歷的人講過程,又引述野豬狩獵隊的說法。香港野豬關注組昨日發表聲明,質疑有關報道偏頗,斥報道只選擇絕無僅有的衝突情節,對野豬有失公允,關注組又強調100%反對野豬狩獵隊繼續射殺野豬。

該六篇報道中,除了「野豬最愛翻泥土 原來為咗搵佢哋……」是講述野豬特性外,其餘均針對野豬引起的問題,標題分別為:
【野豬之患】殺定唔殺? 狩獵隊復出與否極具爭議性
【野豬之患】當遇上野豬時 有樣嘢千萬唔好做
【野豬之患】瘋狂野豬闖將軍澳單車徑 遇襲伯伯:佢突然衝過來
【野豬之患】震撼!直擊50野豬齊開餐 少女被豬圍照打卡
【野豬之患】野豬王闖民居 唐狗護主人險遭獠牙劏肚

香港野豬關注組就這些報道聲明全文如下:

媒體以大篇幅報道野豬近況,這本來是城市人認識野生動物的好機會。然而,細看五篇報道(應為六篇),有偏頗及有失專業之嫌,更勾劃起一個暴力殺豬的圖像。

首先,這五篇報道沒有訪問任何一位野生動物專家,甚至沒有訪問漁護署專業工作人員。卻以野豬狩獵隊隊長的意見當專家意見,不具說服力。

第二,五篇文章中,「野豬關注組」代表的意見只出了一小段,當中關注組代表強調100%反對狩獵隊繼續射殺野豬,如此重要的立場宣示,卻被刪去。反觀,野豬狩獵隊的意見卻佔有很大部分。眾所周知,「野豬關注組」絕對反對狩獵野豬行為,此一報道,完全失衡。

第三,「野豬關注組」向來反對餵飼野豬,並多次要求食環署要處理餵食問題,但文章中卻淡化此一重要環節,虛構了一個「野豬多──因為人餵食多──所以考慮出殺豬隊」的論述。令人心寒。

第四,文章訪問曾遇上野豬的人,卻只選擇那絕無僅有的衝突情節,對野豬有欠公允。事實上,香港不少市民地遇到野豬,都能保持平靜,雙方和平及愉快地離開。這樣的報道,對野豬有欠公允。

最後,一年多前,漁護署開始野豬避孕試驗計劃,並同時停止向野豬狩獵隊發出「特別准許證」去射殺野豬,這本來是極之文明進步的表現。今天,試驗計劃仍在進行中,媒體卻沒有體諒這一面,卻以大篇幅及偏頗之態度對待野豬,我們的朋友,將文明推回到暴力的邊界。為此,「野豬關注組」深感遺憾,亦表達強烈不滿。

最最後:野豬是香港唯一會被合法射殺的動物,我們一定要取締香港野豬狩獵隊,不能再見到一隻隻野豬死於槍下!

《情常在》去年底曾翻牆向本報求助 廣州義工領養碎盤骨「乖乖」 狗狗奇蹟痊癒重生

在內地拯救動物困難重重,去年12月,本報接獲來自廣州的動保人士Gary專程翻牆求助,他們當時拯救了一隻慘被車撞至盤骨粉碎性骨折的咖啡色貴婦狗,並呼籲好心人領養,好讓狗狗好好的過下半生。事隔近九個月,Gary傳來好消息,原來他已決定收養該狗狗,並名為乖乖,而乖乖亦奇蹟地痊癒,可活動自如走動。

廣州愛狗人士Gary去年12月向本報求助,他、他的太太與朋友均是內地的動保人士,當時他們在禎州天河區附近拯救了一隻慘被車撞傷至盤骨粉碎的貴婦狗狗。他與狗友夾錢醫治狗狗,將狗狗送往醫院醫治,當時醫生指狗狗未來痊癒後能走動的機會為一半一半,他坦言在內地找到願意照顧殘障動物的人士較為困難,故他們特別希望本報讀者能協助,希望尋找好心人願意領養狗狗,讓狗狗有一個愛他的家,可以好好的過下半生。

他們估計,狗狗當時已流浪了一段時間才被撞傷,估計狗狗只有八、九個月大,不清楚他是走失還是遺棄,但由於內地並無打晶片制度,Gary亦不知道狗狗是否有主人,只知道目前狗狗受重傷及需找好心人領養。

事隔近九個月,Gary向本報表示,最近他已決定領養Gary,成為他家中的一員。他指,乖乖非常乖巧,康復速度亦很快,現已痊癒及能重新走動。Gary本身家中也有一隻狗,本來該狗狗不太喜歡乖乖,但乖乖卻很懂性,不斷討好這狗狗。Gary笑言,現在乖乖生活幾幸福,較他更幸福,其太太亦經常帶他外出遊玩。

今天的乖乖奇蹟痊愈,行走自如。

《情常在》與婆婆十多年情 自來狗「側側」返天家了

16歲的「側側」,十多年前來到婆婆的農場,成為了婆婆的女兒,相依為命十多年。去年已屆80歲的婆婆多次跌倒行動不便,擔心有天不在時誰來照顧側側,最後托了阿棍屋照顧,婆婆經常去探望。不過,最終先走的是側側,牠因為腎衰竭昨日彌留,今日離開了。

婆婆平時也經常餵村內的流浪貓狗,受盡村民白眼和委屈,但她仍然無保留地愛護側側。狗狗近年懷疑因為中耳發炎,變成經常側頭,這也是為何後來阿棍屋謝小姐將牠改名為「側側」。

去年婆婆已經80歲了,要靠枴杖步行,又因為跌倒而入了數次醫院,她開始擔心如果自己若健康情況很差,甚或有天不在了,側側便孤苦伶仃,無人照顧,同村居住的姐姐得知後,找阿棍屋幫忙。

阿棍屋在去年8月來到接側側到中心照顧,側側在婆婆身邊十分雀躍,但在中心內則變得沉默,因為牠的親人就是婆婆。婆婆也十分不捨側側,經常到阿棍屋探望牠,因為婆婆行動不便,所以阿棍屋的義工便經常駕車接載婆婆。

側側當時接受身體檢查,顯示有心絲蟲、牛脾熱、腎功能有少少衰退,建議食腎藥及腎處方糧,而側頭成因可能因之前耳內嚴重發炎或受傷引起的後遺症。

婆婆原擔心自己會先走,想不到先走的會是側側。今年5月,側側健康開始出現大問題,初時站立不穩,獸醫懷疑是腫瘤或中耳問題.經過食濾固醇和抗生素幾天後情況有改善。然而,側側的腎病持續惡化,近日腎衰竭情況惡劣,不肯飲水亦沒胃口,前日阿棍屋將側側帶到婆婆身邊,希望婆婆為牠注入正能量渡過難關,婆婆在牠耳邊多次叫「側側」,不過側側很累,沒太大反應。

直至昨日,獸醫指已沒有任何醫療或用藥方法可以幫到側側,阿棍屋謝小姐便帶牠回中心。謝小姐也對側側付出萬分的愛,側側昨晚彌留時,謝小姐陪伴在旁一夜沒睡,側側終於在今日下午安詳離開。對於側側的離開,謝小姐和婆婆都十分傷心。

相信善良可愛的側側已經到天家了,牠一定會繼續守護著婆婆和愛牠的人。

側側病重,婆婆前日為牠打氣,在牠耳邊叫喚牠的名字側側。

怕青蛙叫 天耀邨區議員叫管理公司「處理」水池蝌蚪

【動物專訊】因為怕青蛙叫,所以要趕絕蝌蚪?!民建聯區議員馬淑燕早前向天耀邨管理公司提出要「盡快處理」水池內的蝌蚪,因擔心蝌蚪成為青蛙後叫聲擾民。有關心生命的市民今日更見到有清潔人員在水池撈東西,惟管理公司對本報否認近日有清洗水池,但該職員形容那是觀賞池,不是生態池,「不會容許任何動物生長」。

區議員馬淑燕於7月9日在其專頁指,「水池滿水後,池水出現大量蝌蚪,小燕擔心當蝌蚪成為青蛙後叫聲擾民,帶同邨管經理視察,希望邨管公司能妥善並盡快處理!」不過,有讀者認為不應該這樣殺害生命。
該區議員辦事處職員回應本報查詢時,指過去也收到類似求助,擔心青蛙叫擾民,區議員早幾日向管理公司反映意見。

管理天耀邨的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回應本報查詢時則指近幾日都沒有作出清理蝌蚪行動,但該職員指:「那是觀賞池,不是生態池,即使有昆蟲我們都會去處理,觀賞池不會容許任何動物生長。」

不過,有市民今日路經該水池時,見到有一些清潔人員在水池撈東西,但不知是否在清理蝌蚪。

多名網民在專頁中留言,指青蛙叫也是大自然的聲音,不算嘈吵,不應處理掉牠們,馬淑燕則在留言指自己只是關注天耀水池問題,並非要杜絕物種。

聽濤雅苑在2012年也曾經因為青蛙叫,而作出捕捉青蛙行動,引來網民批評,當時《蘋果日報》引述漁護署指如收到青蛙叫投訴,會向市民解釋這是蛙類習性,並按情況提供意見,如清理積水或在屋苑外牆底部安裝密孔網,避免蛙類進入或聚集。

而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不得利用狩獵器具或陷阱狩獵野生動物,最高罰款五萬元。本報正向漁護署查詢管理公司清走蝌蚪是否違反該法例。

民政署指無收到澳門逸園領養者資料 逾500格力犬需再等發落

【動物專訊】澳門逸門賽狗場關閉,600多隻格力犬一直生死未卜。世界各地不少熱心人士紛紛於七月一日領養日,冀領養格力犬,希望救得幾多得幾多隻。惟澳門民政總署今日指,逸園從未將當天的領養資料交給民政署,故港人若需要領養,最快需要於8月1日重新申請。不過,有消息指,有關狗權尚未獲確認,格力犬能否於下月重新有機會被領養仍是未知之數。

逸園狗場遺下的格力犬有533隻,當中12隻有慢性皮膚病和輕微肚瀉,其餘身體狀況正常。澳門愛協董事Zoe則對本報稱,已派了數名義工協助照顧格力犬,包括餵食及遛狗等。她又表示,正與澳門政府商討,當七天過後逸園沒有接回那些格力犬,便希望能夠啟動絕育及領養程序,她說:「我們之前透過海外動保組織,找到650份領養申請,全都已經做了家訪,如再啟動領養程序,我們會再做一次領養人審查,澳門本地或香港的領養人,我們也會考慮。」

澳門民政總署衛生監督部動物檢疫監管處處長徐裕輝今日表示,於7月1日的領養手續只是向逸園登記,但民署至今沒有收到任何資料,直指「依家逸園都無將登記資料畀我哋」,他說該批港人領養者可待民署開放領養時,重新申請領養格力犬。澳門民署昨日已發信要求逸園7個工作天內領回格力犬,否則被視為棄養。

徐裕輝指,若逸園決定棄養,民署最快於8月1日會開放公眾領養,屆時港人可以重新辦理領養格力犬。徐補充指,港人辦妥公眾領養後,最遲可以在8月15日到化驗所為狗隻驗血,就能趕及於8月31日前向香港漁護署申請特別許可證。徐裕輝強調民署願意協助港人領養格力犬,但有關延長申請特別許可證期限,是香港的漁護署之事務,非民署控制範圍。不過,由於格力犬各有狗主,估計仍需於七日內看有否狗主認回狗隻,又或會否有人提出法律訴訟,待這些問題釐清後,有心人才有機會領養仍在逸園的格力犬。

7月1日的領養日時,澳門民政總署也有職員在場,而當時為何無法取得領養人的資料等,卻令人費解。

德望學校校監Pauline一向愛護動物,她與兩名同事早前亦有申請領養逸園,惟遲遲沒有消息,直至七月初曾有逸園職員致電查問pauline是否仍要領養,並指仍要慢慢等。由於Pauline需於月尾外出,她與兩名同事逐批在澳門的朋友已將狗狗領養出來。如沿用港人申請途徑,則仍未有消息。

一向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指,她與打算領養格力犬的港人有一群組,並知悉大約有十多人願意領養格力犬而又未收到澳門方面任何消息。有報道指,於七月一日登記領養的領養者表格及資料,並未有交給民政署,她坦言,如真的是這樣,對此感到很失望及憤怒,並說港人惟一可做是盡力配合,而且在幾年前知道逸園可能關閉時,已開始呼籲各界領養,逸園又聲稱能解決,結果現在卻搞到鑊泡。她將於下週一約見漁護署,希望如民政署讓市民八月一日重新辦領養,酌情處理申請日期,因為擔心趕不及8月31日前呈交驗血報告等資料。

非牟利獸醫診所創辦人麥志豪表示,他一直與澳門的民政署溝通,對方答應若狗權獲得確認後,便可以開放予香港人領養,亦答應有許多便利港人的措施,包括民政署代辦打針、抽血化驗等,希望可於兩周內批發證書,讓港人領養入口許可證。

相片來源:澳門愛協、澳門政府

九十歲婆婆冀漁護署放生老狗「一仔」

【動物專訊】居住在荃灣老圍村山上庵堂、年逾九十幾歲的陳婆婆及另一位婆婆,一向與十多歲的狗狗「一仔」為伴。一仔極為忠心,警覺性很高,性格較惡及一向不讓人摸,惟昨天有一社福機構義工去探訪時,懷疑摸狗時被一仔咬了手一下,陳婆婆指義工隨即離去及不願意與她們商議,之後更有老圍村的人走來聲言已報警及漁護署,亦有人告訴阿婆,指漁護署打算今日下午去捉走一仔。兩位婆婆向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求助,冀漁護署能放一仔一條生路。據悉,鄺俊宇正跟進事件。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吳先生回應本報查詢時則強調機構沒有報警及報漁護署,「我昨日問過事主,她都說不會追究及報警。」他又稱,事主只是在離開時的一些動作,可能因此嚇到狗狗,狗狗的牙擦到事主的手而有少少流血而已。

陳婆婆指,她與另一名婆婆同住庵堂多年,十多年前養了兩隻狗狗,也是附近的唐狗所生,其中一隻已離世,餘下一隻白啡唐狗一仔。她們視一仔為家人及伴,而一仔性格忠心,經常看守住婆婆住所,當有人走近也會吠。婆婆平日亦有綁著一仔,以免有人擔心或狗狗咬到人,惟昨天有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女義工到附近送湯給老人家時,懷疑摸了一仔,被一仔咬了一口。

陳婆婆說,對方有少少流血,婆婆即提供紗布給女義工處理傷口,女義工之後離去。及後即有一名老圍村的人前來找婆婆,並聲言有人已報警及報漁護署,又指漁護署將於今日來捉走一仔。婆婆坦言擔心不已,「如果狗仔去坐監都無架啦!」,她希望漁護署可望開一面,放一仔一條生路,不要取走一仔。

鄺俊宇議員辦事處職員吳玉英表示,現正跟進事件,並已聯絡漁護署,正密切跟進事件。

而一仔現已十多歲,本身已打針卡、已領取狗牌等。被咬者為老圍村工所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義工,該機構每月均會向附近長者派湯及糖水。老圍村為荃灣最古老的村落,附近有老圍村的一大特色是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和龍母佛堂(龍母廟)等。村口的老圍村公立學校更曾拍攝劇《京華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