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92

九十歲婆婆冀漁護署放生老狗「一仔」

【動物專訊】居住在荃灣老圍村山上庵堂、年逾九十幾歲的陳婆婆及另一位婆婆,一向與十多歲的狗狗「一仔」為伴。一仔極為忠心,警覺性很高,性格較惡及一向不讓人摸,惟昨天有一社福機構義工去探訪時,懷疑摸狗時被一仔咬了手一下,陳婆婆指義工隨即離去及不願意與她們商議,之後更有老圍村的人走來聲言已報警及漁護署,亦有人告訴阿婆,指漁護署打算今日下午去捉走一仔。兩位婆婆向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求助,冀漁護署能放一仔一條生路。據悉,鄺俊宇正跟進事件。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吳先生回應本報查詢時則強調機構沒有報警及報漁護署,「我昨日問過事主,她都說不會追究及報警。」他又稱,事主只是在離開時的一些動作,可能因此嚇到狗狗,狗狗的牙擦到事主的手而有少少流血而已。

陳婆婆指,她與另一名婆婆同住庵堂多年,十多年前養了兩隻狗狗,也是附近的唐狗所生,其中一隻已離世,餘下一隻白啡唐狗一仔。她們視一仔為家人及伴,而一仔性格忠心,經常看守住婆婆住所,當有人走近也會吠。婆婆平日亦有綁著一仔,以免有人擔心或狗狗咬到人,惟昨天有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女義工到附近送湯給老人家時,懷疑摸了一仔,被一仔咬了一口。

陳婆婆說,對方有少少流血,婆婆即提供紗布給女義工處理傷口,女義工之後離去。及後即有一名老圍村的人前來找婆婆,並聲言有人已報警及報漁護署,又指漁護署將於今日來捉走一仔。婆婆坦言擔心不已,「如果狗仔去坐監都無架啦!」,她希望漁護署可望開一面,放一仔一條生路,不要取走一仔。

鄺俊宇議員辦事處職員吳玉英表示,現正跟進事件,並已聯絡漁護署,正密切跟進事件。

而一仔現已十多歲,本身已打針卡、已領取狗牌等。被咬者為老圍村工所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義工,該機構每月均會向附近長者派湯及糖水。老圍村為荃灣最古老的村落,附近有老圍村的一大特色是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和龍母佛堂(龍母廟)等。村口的老圍村公立學校更曾拍攝劇《京華春夢》。

逸園提出將格力犬交還澳門政府 澳門民署批推卸責任

【動物專訊】逸園賽狗會明日要交還場地給澳門政府,但500隻多格力犬去向未明,澳門民政總署今日發出譴責聲明,揭露逸園賽狗會提出該些格力犬屬交還政府的財產,要民政總署接收格力犬。民政總署批評逸園推卸安置格力犬的責任,強調格力犬不屬於歸還政府的財產,並指如明日有任何格力犬被遺棄,將會按《動物保護法》處罰逸園。

聲明指,民政總署今日傍晚收到博彩監察協調局轉介「澳門逸園賽狗股份有限公司的信件,指狗場內的格力犬屬於交還政府的財產,認為可按澳門《動物保護法》第17條的規定將格力犬交給民署。民署譴責逸園推卸安置格力犬責任的行為,指安置格力犬是逸園作為大型企業及飼主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在7月20日狗場出現有格力犬被遺棄,民署將按法例處罰,並確保退役格力犬任何情況下都能得到應有的照顧。

民署在昨日的記者會上,已講明格力犬不屬於歸還政府的財產。聲明批評逸園早在2016年已知悉須於期限前遷離,有足夠時間制訂遷離方案,但卻將處理格力犬安置問題上拖延至今,引起公眾憂慮及為社會帶來困擾,「到遷離限期屆滿前,不但沒盡力為格力犬尋找合適的安置方案,而且把責任推給政府及社會承擔,民署再次對逸園這種不負責及推誘的行為予以譴責。

元朗藏獒死亡案 警方拘34歲王姓女子 涉殘酷對待動物

【動物專訊】元朗流浮山一貨櫃屋發現一隻藏獒死亡,四隻狗捱餓事件,警方對本報表示,已於前日於元朗區拘捕一名34歲王姓女子,涉嫌殘酷對待動物,該女子獲准保釋候查,8月中旬向警方報到。有狗義工則對本報指,該王姓女子過去曾經虐打過所養的英國老虎狗及西施犬,且在半年後表明不要該西施犬,狗義工終將西施犬轉名救出。本報取得該轉名信,惟對於事主曾否虐打狗狗,由於沒有相片及影片證據,目前無法證實。

該王姓女子和一朱姓男子曾領養了兩隻藏獒、一隻英國老虎狗、一隻沙皮和一隻唐狗,據知兩人其後分手,只得王姓女子間中去元朗貨櫃屋餵該五隻狗,日前那王姓女子向朋友展示藏獒屍體,該朋友找來毛孩守護者到現場,發現一藏獒已死掉及化骨,另四隻狗狗則瘦弱,沒有狗糧。據了解,死掉的藏獒患有心絲蟲,未知是否因此病死,尚待漁護署解剖。

有狗義工對本報表示,四年前該王姓女子曾於屯門一屋苑開單車舖,當時已養了案中其中一隻生還的英國老虎狗,但指發現王姓女子多次以「曳」、「在舖頭內大小便」為由以物品打狗狗,狗義工表明不能接受,半年後已再沒有與對方聯絡。

狗義工又指,從朋友口中得悉,2015年那王姓女子領養了一隻西施犬,但聽說經常被打,半年後王姓女子更表明不要那狗狗,狗義工遂背後協助朋友將狗狗轉名救出。她指王姓女子之後亦多次要領養其他狗,她擔心有其他狗受害,所以曾經叫相關團體留意。

不過,狗義工坦言沒有拍攝王姓女子打狗的場面,本報亦無法證實虐打狗隻是否真確發生。

警方表示,警員於7月16日接報到天水圍屏廈路一單位,發現一隻狗屍倒臥在單位外,現場環境欠佳,單位內有4隻狗,其中一隻狗健康欠佳,另外三隻無表面傷痕。案件交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八隊跟進,並於前日拘捕一名王姓女子,涉嫌殘酷對待動物。目前四隻狗交愛協照顧。

相片由狗義工提供。

【馬爾代夫救龜】人類的災禍 港人協助救起鬼網纏身海龜

【動物專訊】「鬼網」(棄置的漁網)是人為的陷阱,殺害很多海洋生物,連馬爾代夫也有海龜受害,港人Shum Chun Kit早前到馬爾代夫潛水,看到一班人跑到沙灘,原來是一隻被鬼網纏身的海龜,他和太太與其他人一同為海龜解開漁網,職員就將牠送到海龜保育中心救治。Shum表示,估計海龜是在斯里蘭卡游過來,因為鬼網而在馬爾代夫擱淺。他又批評人類製造很多垃圾,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的海灘也是滿布垃圾膠樽。

Shum與太太早前在馬爾代夫住了幾天,有天經過潛水中心時,見到有人匆忙跑出沙灘,他本身是醫護人員,以為有人遇溺便趕過去幫忙,怎料看到的是一隻海龜被漁網纏住,他便和其他人一同解開漁網,發現海龜右後腿受傷,不適合馬上放回大海。

當地職員馬上將海龜送到潛水中心,Shum也有跟去幫忙,以毛巾及淋海水為海龜保濕,又不斷安撫海龜讓牠冷靜下來,其後海龜保育中心的海洋生物學家來到,評估傷勢後,Shum則幫海龜做簡單的傷口消毒和包紮。他對本報說,該海洋生物學家稱海龜的傷勢不算嚴重,休養一段時間可以回歸大海。

他又形容,馬爾代夫其實也有很多人類垃圾,他在首都馬累住了兩天,海灘佈滿垃圾膠樽,馬爾代夫的水質和生物都受到垃圾的影響。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的海灘滿佈垃圾

《情常在》被當廢物丟到垃圾桶中—鴿BB的自白

「在我還未出世時,爸爸媽媽每日為我奔波勞碌,東奔西跑去尋找適合材料造屋。幸運的,會找到樹枝,而多數,只會找到垃圾、紙碎、索帶甚至鐵絲製造我們的小窩居。爸媽小嘴每次只可運送一條樹枝,來來回回幾千幾萬篇才築好我們的家,迎接我的出現。可是欠了樹枝落葉,小巢結構太單薄,風一吹就散。

爸媽沒有強勁的臂灣,有的只有一張小嘴及他們的身體。無論天氣怎樣,是日曬雨淋又好,狂風暴雨都好,爸爸媽媽都會用他們的小小身體,為我遮風擋雨;用小嘴帶來食物,餵養我長大。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開始跟著爸媽學飛、找食物,找水源,學著獨立生存,今天我如常跟爸爸外出,突然被其他動物襲擊,爸爸為了保護我,已被咬得體無完膚。我亦無可避免,尾子斷了,腳亦受傷了,而媽媽則受驚走了。

很痛很痛…我不會飛,只能努力在地上掙扎著…已經不知道待了幾天,沒有吃喝也不能睡覺,終於有位姐姐走近,我已無力躲避了,姐姐,您是救我的嗎?我被放入紙箱裡,姐姐把清水放在我旁邊,可是我已沒力氣低頭喝水。

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非常嘈吵,本來蓋住的箱子打開了,我被一個叔叔捉住丟到垃圾桶裡去…

曾經,我是被爸媽寵愛的小寶寶;
曾經,我多渴望探索這世界;
原來,我只會被人當垃圾。

我是白鴿BB,不是垃圾,可否容許我,生存下去?」

記者:寶妮、凝籽

 

鴿鳥群組創辦人的話:

前日(15日),一名好心姐姐街上發現受傷小鴿,因家人反對收留,她只好用箱子裝好小鴿,放於自己泊在停車場內的電單車上。其後因有投訴(香港真是投訴之都),管理員在沒通知車主情況下,將受傷小鴿棄於垃圾桶內。好心姐姐花了數小時,終於在其中一個垃圾桶中找到尚有呼吸、努力生存的小鴿,現小鴿已獲有心人收留,但身體相當虛弱。

每天喝著污水、吃著垃圾的城市雀鳥,不像人類的孩子擁有豐裕的物質、萬千寵愛。在石屎森林中,動物的小孩很快要面對社會的殘酷,在人多車多、糧水不足情況下,能否健康長大也是未知之數。但說到父母愛孩子的心,我相信人類和動物一樣,希望更多人都體會到這種愛,對動物更有同理心,不要將他們當垃圾,至少,讓他們在僅餘的空間中生存下去。

如果有天,您在街上發現需要幫助的動物,除了post上網、設法找他人幫忙,也請您停一停想一想,任何人都可以當救援者,希望您能盡能力幫助他甚至收留他。

您或許是拼命生存的他們的唯一希望。

疑情侶分手累五狗受害 一藏獒疑病死 四狗捱餓

【動物專訊】流浮山沙江村發生狗狗被虐慘案,五隻狗原本由一對男女在貨櫃屋中飼養,懷疑因兩人分手後沒照顧狗狗,結果義工今日凌晨發現一隻藏獒死亡,四肢變成白骨,另四隻狗雖然生還也很瘦弱,現交由愛協作身體檢查及治理。警方將案件列懷疑殘酷對待動物案件,目前未拘捕任何人。該兩藏獒原來是由多次拯救藏獒的動物義工Bowie在2016年救出,牠們飽受繁殖場的苦,想不到交人領養後仍是悲慘下場,Bowie對本報說她十分傷心及自責。

Bowie對本報表示,該兩隻藏獒姐妹身世悲慘,在2016年被人綁在北區,身上有很多傷口,包括煙頭灼傷、狗咬的洞等,牠們是繁殖場所遺棄的狗狗。她當時救起,醫好了牠們的皮膚病後,找到一名姓朱的領養人,當時他們住在屯門2000平方呎的住宅,環境很好,其後也有經常提供生活照。

然而,去年她收到領養人通知其中一隻藏獒生病,她在元朗找到一間診所,但主人一直沒有為牠辦出院手續,她聯絡對方後才知原來男方在大陸有事,沒錢接狗狗出院,她便自己繳付了出院費。由於狗狗有心絲蟲,需要繼續醫治,Bowie多番聯絡領養人了解醫治的情況,但對方卻轉了電話,又搬離住所,完全無法聯絡,「想不到今日見到這新聞,我已經認出了是牠們。我真的很傷心,牠們身世是很慘的,想不到最後結果都是這麼慘。」由於狗屍旁有狗糧,估計狗狗未必是餓死,Bowie則估計可能是因為心絲蟲或其他疾病病死。

現場消息指,該貨櫃屋由一對情侶租住,養了五隻狗,分別是兩隻藏獒、一隻沙皮、一隻老虎狗及一隻唐狗。兩人早前分手,餘下女方照顧狗隻,但據知日前女方向同事展示一隻藏獒遺體,那同事即聯絡毛孩守護者。

毛孩守護者Kent到場發現該藏獒的屍體,即報警,愛協其後亦到場,估計藏獒已死去約兩星期。Kent對本報說:「情況最差是沙皮和藏獒,沙皮被關在廁所企缸的籠內,有水沒糧,看來餓了很多人,瘦到見肋骨。藏獒也很瘦,全沒有威嚴。唐狗精神但很瘦,而老虎狗的情況較好。」

現場環境惡劣,十分混亂,滿布狗屎。目前四隻狗均交愛協照顧,狗屍則由漁護署進行驗屍了解死因。

當年Bowie在繁殖場救出兩藏獒,找到那對領養人,當時還以為牠們找到好人家。(Bowie facebook相片)

下雨天成雀鳥悲歌 好心人救未開眼雀B

【動物專訊】天氣不穩,最近連場大雨,除了流浪貓狗要找地方避雨外,亦有無數的雀鳥在樹上的雀巢慘被淋濕及掉落地,資深雀鳥義工志偉坦言,近日義工們均忙於救雀,其中雀BB如連巢掉落地,則必須在黃金時間的兩小時內救到雀B,包括替牠們保暖、補充水份及餵食。他最近亦剛救了未開眼、估計得4-5日大的三隻紅耳鵯BB。

養雀已達三十年經驗的雀義工志偉表示,他前日在FACEBOOK「香港救援鳩鴿及雀鳥情報區」群組中,見到有義工求救,指有一個內有三隻雛鳥的雀巢掉了在地上,而雀B非常年幼,連眼也未開。志偉二話不說,與義工接洽及將雀BB救起。

他坦言,雀BB只得4-5日大,連毛也未出齊,如一般無經驗的義工很難處理,亦難救到雀BB,所以必須由經驗義工才懂得處理。他表示,雀仔孵蛋一般需保持37、38度,出後溫度需保持在34度。而一般的雀BB,會由雀爸爸及雀媽媽輪流照顧,一隻飛往外邊搵蟲仔給雀BB食,另一隻則會留守在雀巢護著雀BB以身體替他們保溫。除此,雀BB每小時都需要食物及水份以維持生命,如兩小時牠們已會出現脫水,當雀B脫水便很易死亡。如果當雀B掉在樹下一小時,義工都必須盡快去救他們及替他們保暖和餵食。

至於食物方法,雀B目前是吃雞料混木瓜,然後將之搞溶,再以飲管餵給牠們。除此,雀B亦會食草蜢及蟲仔。

無奈前日大風大雨,雀巢慘被風雨吹到樹下,亦幸得另一位義工華女機警發現,並立即在群組上求助,志偉亦想到照興雛鳥不容易,於是立即決定接雀救起他牠們。「如果遲多1小時先發現就救唔返!好彩發現佢既華女醒目,即刻上網求救!」

本身已養有二十多隻雀的志偉表示,他打算湊大這三隻雀BB後,再嘗試教他們重返大自然,但他強調如雀B無法適應野外生活,他不會立亂放他們走,也會飼養牠們成為家中新成員。

鑑於近日經常大風大雨,他呼籲市民及愛護動物人士如見到雀巢掉在地上及有雀B或雀鳥需要拯救,請從促在網上相關群組求救,以免錯救拯救的黃金機會。

港女IG貼打八哥狗片 愛協指片段女子或涉犯法

【動物專訊】再有虐待事件,令一眾愛狗人士憤怒!最近有一名港女在IG發佈一段涉打及強逼八哥狗狗站立的片段,片段中的八哥狗狗明顯受屈及驚慌。本報於已收到多位讀者投訴,愛協亦指涉事港女可能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

該短片片長15秒,影片中有一名港女手持類似拖鞋的物體打向八哥狗狗,該狗狗更被港女被逼站立,狀甚可憐及驚慌。而影片所見仍有一名女子。該女子在IG分享有關片段後,惹來愛護動物人士的憤怒,網民批評該女子冷血、亦有人質疑她虐等待動物。

本報就有關短片向愛協查詢,愛協回覆指,諮詢獸醫意見後,愛協認為片中主人對該八哥狗的行為不恰當,影片中明顯看到該狗狗在被逼及威嚇下做出一些不自願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已可對動物的心理造成傷害,該主人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了CAP 169 防止殘酷對待動物的法例。

愛協提醒狗主,如需要訓練狗隻,應用正面方法及鼓勵方式教導狗狗,而非以欺凌的形式對待狗狗。

53歲男子屯門超市內擲狗踢狗只輕判1000元 麥志豪指判決沒阻嚇力

蘋果日報圖片

【動物專訊】一名叫呂偉倫的53歲男子去年9月24日在屯門寶田邨超市內將狗狗丟落地再用腳踢狗狗出超市門外,法庭今日宣判殘酷對待動物罪成,但只輕判1000元。呂偉倫更在庭外對記者稱,自己是對動物敏感及在抱起狗狗時被牠咬才擲狗。十八區動保專員麥志豪對判決感遺憾,指刑罰只是1000元是沒有足夠阻嚇力,擔心反而令一些人會以對動物敏感為由打貓打狗。

案情指,呂偉倫在超市見到狗狗便向職員投訴,但職員不理會,他便將狗抱起再擲落地,然後用腳將狗踢出門外,有街坊用手機拍下及放上網,警方其後將他拘捕。

他更毫無悔意,原本不肯認罪,但今日提訊時得悉控方會將片段呈堂後,即改為認罪,最後罰款1000元。他在庭外仍對記者稱不認為自己虐待動物。

麥志豪表示,法庭的判決會直接影響對虐待動物案件的阻嚇力,罰款1000元絕對不公道,毫無阻嚇力,他會去信要求律政司作出刑期覆核。

蘋果日報圖片

【歷史低位!】報告指大嶼山中華白海豚只餘47條 四成初生海豚估計已夭折

【動物專訊】漁護署公布2017年度的中華白海豚及江豚報告,數字顯示大嶼山周邊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只得47條,與2016年度的數字同樣處於歷史低位。報告更揭示中華白海豚的初生海豚存活率低,超過四成調查發現的初生海豚在首次被發現後便不知所蹤,推斷已經死亡。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形容,現時中華白海豚的數字處於多年的最低水平,未來大嶼山周圍仍有填海發展,進一步破壞棲息地,加上出生海豚數量很少,存活率也低,情況十分嚴峻。

漁護署委托前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進行研究,有關研究自1995年開始每年提交報告,最近報告期為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3 月,根據報告,在大嶼山西南、西、西北、東北四個調查區域的整體中華白海豚數目只得47條,和2016年度的數字同樣處於最低水平,遠低於2011年度所錄得的88條。

中華白海豚的老化情況同樣嚴重,294條海豚中,有27隻已屆25歲或以上,而屆12歲或以上的海豚也達三份之二。更嚴重的,是初生海豚的存活率很低,超過四成與母豚有緊密聯繫的初生幼豚,於首次被發現後便不知所蹤,推斷已經死亡。報告形容,偏低的幼豚存活率、雌性海豚較低的繁殖能力、及較長的海豚產幼間隔,再加上過去十數年海豚數字不斷下降,為本地海豚的存活前景帶來警號,情況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