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ex Lo 攝
我們不懂貓語,也不是貓貓。
天下的貓兒都一樣可愛,無論是什麼品種,
都是那麼值得人愛錫。alex最近在杜拜見到一隻懶洋洋的花貓正在路邊睡覺,
他立即按下快門,把這頭杜拜的貓兒拍下。
歡迎轉載及大家和我們一起分享相片和故事
【Plz share and take action!】
Today, our world supposed to be more civilized and people are more educated. Obviously technology brings us more good and material. Unfortunately, animal cruelty is still an issue in some countries. Some cultures believe the more the animal suffers the better the meat tastes. This year, AELLA Asia will work with NotToDogMeat.com, with a clear message re anti animal cruelty. Please join us in sending email to those countries and express your concerns.
今日, 我們的世界更文明進步,人類也受到更多的教育。科技帶給我們更多物質。可惜,虐待動物的問題依然嚴重,有些地方竟然還相信動物在生前受到越多折磨,肉質會越鮮美,或者貓狗肉有補身的作用。今年,AELLA Asia 會與 NoToDogMeat.com 聯手合作,一起向各地宣揚不吃貓狗,反對虐待動物的訊息。請大家一起向各地地方政府發電郵,表達你的關注。
South Korea
Minister Suh Kyu Yong, Ministry of Food,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MIFAFF)
E-mail: suhky19@mifaff.go.kr, master@mifaff.go.kr
Indonesia
Email: webmaster@deptan.go.id
Taiwan
Council of Agriculture
Email: coa@mail.coa.gov.tw
Thailand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DOA)
Dr Adisak Sreesunpagit, Director General, DOA
E-mail: adisak@doa.go.th
LAO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LAOS
Dr. Bounthong Bouahom
Email: bounthong.b@nafri.org.la
北京市政府/Beijing Government
email: contact@ebeijing.gov.cn
Email template:
Dear Sir/Madam,
Greetings!
We are a group of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concern of dog and cat meat trade. As we know, a lot of people treat dogs and cat as companions or even family members. They are such intelligent animals. Dog and cat meat trade is (for the most part) an illegal, unregulated industry, run by criminal gangs and fueled by greed.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deliberately making an animal suffer to alter the taste has not and never has been acceptable. We believe animal cruelty can be AVOIDABLE.
There are so many dogs and cats have been eaten each year. Quiet amount of dogs are skinned alive, fur sold of cheap clothing/ carpet. Some area even have festive in celebration of eating them. And there are people believe the more animal suffers the better the meat tastes. This means dogs are beaten and blow-torched alive and cats are boiled to make soup and elixirs. Where do the slaughters get this amount of cats and dogs? Some of the animals raise to be eaten, and some of them are stole from people. How sad it doesn’t only happe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also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We would like to ask you to help these poor animals. Please so-end more efforts into stopping illegal dog and cat meat trade. Even more, please prohibit eating dogs and cats. We have got enough meat and killings in the world and we don’t need more.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s.
Sincerely
中文版
敬啟者︰
我們是一群關注非法貓狗肉買賣的人。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人把狗和貓視為同伴,甚至視為家庭成員,牠們是很聰明的動物。貓狗肉買賣(大部分)是非法而不受管制的行業,由貪婪的犯罪集團運行。說是因為傳統做法說是動物臨死之前越受苦肉質越鮮味是不可以接受的。我們相信動物被虐待是可以避免的。
每年有無數的貓狗被人食用。也有不少狗被活生生剥皮做些便宜的皮草或者地毯。而也有不少地方竟然有吃貓狗的節日。還有人相信動物死前越受苦,肉質就越鮮美。這意味著狗狗們會被虐打和活生生燒死,而貓就被煮成湯羹和藥物。肉販子如何提供這麼大量的動物?有些是養大的食用犬,有些卻是偷別人的寵物。而更可悲的是這些事情不只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有些已高度發展的文明大國也包括其中。
我們懇請你幫助這些可憐的動物,請再盡力阻止非法貓狗肉買賣。還有更甚的是,請禁止吃貓和狗。我們有足夠的肉食和對世界的殺戮,我們不需要更多了。非常感謝您的關注。
祝 好﹗
插圖: www.facebook.com/FloraDrawing
踏入三月,乍暖還寒時,對於唐狗仔珍寶珠來說,心情難過不已。不知多少天前,牠的主人不再理會這夥珍寶珠,將牠遺棄在元朗水邊圍的街頭。每天唯有流連在球場、垃圾堆尋找食物,或許牠也在尋找主人。可惜,牠的主人一直沒有來找牠。由於其身上患有皮膚病毛囊蟲,毛不斷脫落,加上雨下過不停,珍寶珠唯有不斷尋找有瓦遮頭的地方躲避,但有時候,牠寧願獨個兒站在球場中間被雨淋,身體變得漸漸虛弱。就在此時,珍寶珠遇上好心人Sinria。
Sinria非常愛動物,屬於一個多愁善感的可愛女生。談及流浪動物,她會忍不住哭起來,看到被遺棄的小狗。上週,Sinria正趕著上班,離遠見到珍寶珠,翌日終於近距離見到他,才發現他身體多處毛甩掉,樣子十分可憐,Sinria和牠玩了一會及放下食物便上班去。但當她離開了珍寶珠,上班時卻整天想著他可憐的眼神,想到他極可能是被遺棄的小狗,更在患病中,sinria極後悔沒有把牠救起,忐忑了一個晚上,翌日即四周找珍寶珠,更希望盡快將他帶往醫治。sinria在友人karen的協助下,二人終於找到可憐的珠寶珍。
當她們發現珍寶珠時,他已被雨淋到全身濕透,加上身體的皮膚病影響,有點顯得沒精打彩。但當他被sinria及karen撫摸頭部時,他即顯得很開心及很嗲,不斷擺尾,或許在此刻,他在回憶主人昔日也曾很愛錫過他,他多麼渴望尋回那份失去的愛。經獸醫檢查,sinria找回他的資料,名字叫珍寶珠也是從晶片中知悉的,年齡只有一歲多,至於原來主人的電話,漁護署嘗試撥打,可惜那號碼已經作廢,已無法再找回其原來的主人。
本報上週曾報道珍寶珠被發現及獲救經過,更嚇見漁護署的車及捉狗隊到來,有關職員坦言有市民投訴有病狗出現,故特別前來捉狗。瞬間的決定,可以救回一條生命,走多一步,看似是微小的事,或許對毛孩來說,卻是決定了其生死。
現在珍寶珠已找到暫養主人。由於Sinria希望他重獲新生,加上在下雨天發現他,現替他改名為walter。但對walter來說,相信他還是很渴望有一個永久的家。香港動物報願他獲得祝福及再遇上願意領養他的好心人。也特別嗚謝救了walter的sinria及貓朋狗友義工karen,希望更多毛孩獲得祝福。
歡迎轉載及替珍寶珠尋找領養人
《動物突發》網上討論區唐狗會有會員在網上表示,發現有一隻頸有狗帶的黑唐狗在汀九橋往大欖方向亂跑,嚇得一眾愛護動物人士冒汗。本報向青嶼交通基建隧道管理有限公司查詢,職員表示當時險象環生,小狗最後跨過三條幹線逃去無蹤,愛協也曾到場尋找,但仍找不到小狗。
隧道職員表示,今日上午9:15分,收到駕駛人士報告,在汀九橋往青衣方向發現一隻黑色狗仔在快線上跑,職員在閉路電視上亦見到,並立即打燈及要求快線暫時慢駛,以防車到小狗。他坦言,情況有點危險,因小狗驚忙中又從快線跑往慢線,其後跑至帝景酒店時走往草叢中失去影縱。愛協人員曾到場搜索,但最終仍無發現。他說小狗沒有被撞傷,其身型也不算少,估計是唐狗。早兩天前,本報也曾收到讀者報料,於同一位置見到兩隻小狗在公路旁的草叢玩耍。
若任何人士見到有關小狗出沒,請與本報聯絡及盡快作出拯救。
歡迎轉載
動物友善政策關注小組主席二元
報導指該案裁判官訓斥王澤能:「如果你俾人還柙,俾人用鎖鏈鎖住,你會點吖?動物係有感覺嘅生命,牠們同樣要有自由,即使係流浪貓」,最終重判他即時入獄八周。論一件「沒有找到死去貓」的寫文是算是第一次,但如果涉案人能收斂,而不是被起訴後,仍活躍於後巷「找貓」,是不會惹火了我們的!
然而寫來,義意最大的,是願意去留意及跟進這案件的市民,他們有願意付出自己的金錢、時間和心力,去追查一件根本不知道用多少時間才會找到證據的事,而整個事件所呈現的具體內情,這是筆者很想寫文的目的。
因這關乎了6種層面,簡約寫來,當中包括:
1)《證據搜集》:
案中,除了雜誌該篇可以令王澤能入獄的「晨運客目暏」開始,但之前根本沒有到足夠理據去起訴;這不能怪誰,祇能怪警隊,為什麼令王澤能可以在幾乎長達十年的時間找貓,卻一直祇有義工在苦苦地找尋各種證據呢?
2)《案情曝光以後,如何跟進》?
是的,在山坡上畜養貓隻,及不適合運送,控罪是很輕微的;於是在去年七一前,有義工找筆者,在七一遊行途中搭街站,希望多一些人留意,這是第二個繼續搜集證據的階段。
3)《持續大半年的跟進》
怎樣跟進呢?不外乎是想更多人留意王的行踪;於是展開了「人肉通報」,例如他幾點鐘去過哪家豆品店、的士泊在哪、在哪裡曾搭他的車,都有市民通報,看得人好累、好苦惱,但卻一直找不到罪證。
但「枱底下」,有市民自組隊伍,把著「可能冒著觸犯法例」的器材嘗試去追踪,或想透辦法私下談論怎樣用任何方法警告他不要在這樣做;但奈何,就算義工提議的所謂「私刑」,筆者深信對這種人是無作用的,而義工間的討論,那種心力,是多麼的令人疲倦、沮喪卻又無計可施。
4)《沉默的羔羊》
很多人認為,他在做那種「沉默的羔羊」的事,一直在挑戰他人而獲得自豪和快感,由最初的帶回家,到思疑他把貓放在後巷的衣櫃,也有人追查,他是否把動物捉來賣給野味店,而轉去追查他到底在哪個地方把貓運落船。
他身邊到底有多少同黨?車牌有哪幾個?車行是哪家?有義工甚至想考的士牌去做「無間道」暸解整件事情。
是的!我們好希望有全港性的「動物警察」,但可惜無,所以現時人人祇可以盡量監察,那種感覺好無助!
5)《NGO 可以做什麼》
然後有人跑來問,為何NGO (非政府機構)似乎沒有關注這件事?
筆者也想反問:「其實NGO 可以做到什麼?」(可能祇不外乎出信件給警方或SPCA,希望他們深入調查)
我們無鎗、無專業的通訊器材、無認可的跟踪豁免權、更加無專業訓練,也不可能申請搜查令,也無鑑證資源,那,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而最現實的是,大部份NGO 都是「蚊型團體」。
6)《將來怎辦?》
筆者無法忘記,是結案宣判那天,有義工聽判詞時不斷流淚,有的在庭外渲泄不滿,認為社會不公,然後王澤能正式入獄,筆者留意到事情雖然結束了,但有一些人前思後想無法入眠,而部份義工,開始為領養兩貓而繼續奔波….
好累的,那是因為,大家都是普通市民,我們可以做的不多,因為根本沒有動物警察!大家根本不專業….
那之後可以怎樣呢?
以正面方向想,筆者認為大家都可以自己發動任何形式的動員,或可組成自己心目中的註冊團體,去抗爭你覺得可以幫到動物的任何事,這便是百花齊放,大家都可以一起努力啊!
《後話》:
現時一號貓和二號貓,已由可信任的義工從SPCA 處成功領養,他們的健康都好,也得到義務傳心師協助適應新家庭,而領養人也不想公開,筆者願祝「一號貓」和「二號貓」,永遠得到人類的關愛!
【動物專訊】本報昨日報道在元朗發現的可憐小唐狗Walter,今早終獲兩名好心市民成功救起,但小狗只差一步便可能步向死亡命運,因為好心人剛救起小狗後,一輛漁護署的車便駛至,漁護署人員四出巡視,其職員稱近日收到有人通報指有幾隻帶病流浪狗出現,擔心「惹到人」。若非好心市民救早一步,Walter很大機會被漁護署捕捉。
事件亦反映一旦流浪狗隻的地點在網上曝光,救狗工作便刻不容緩,因為隨時發生漁護署收到線報來捉狗的情況,這次便是驚險地只早一步救起了小狗,漁護署的車輛便到來。
Walter其實很嗲人,會用頭碰人,又會俾手手,沒有咬人或吼人,顯然是之前有人養的。牠剛套上狗繩時,表現十分驚慌,一步都不肯走,不斷在震,惟最終兩名好心人成功將牠帶走送到獸醫診所。
好心人形容,當時Walter皮膚很差,身體很臭及甩毛,經獸醫檢查證實是有毛囊蟲,惟染血結果顯示牠很健康,比一般家狗都好,懷疑只不過是因為有毛囊蟲而被遺憾。現在Walter已經剃了毛,獸醫估計是兩歲以下,好心人正努力幫牠找暫養人。
【動物專訊】中國不只有殘忍的狗肉節,還有同樣血腥的鬥狗活動,英國傳媒日前報道上月山西一鄉村連續數天搞鬥狗比賽,逼兩隻狗互咬至死,更有多人圍觀,場面極恐怖。舉辦的村民更聲言,不會理會其他城市的人的批評,明年會繼續舉辦,並形容這是為了窮村而創造的娛樂。事件引來中國的動物權益人士不滿,要求立例禁制鬥狗。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山西省稷山縣山腳村在上月為了慶祝元宵節,6名村民舉辦了鬥狗活動,在一個圍有圍欄的方型鬥獸場中,幾名村民逼場內兩隻狗互咬至死,更有過百人圍觀。
這場恐怖鬥狗活動持續了幾天,任何人都可以帶狗進內死鬥,而勝利一方可以獲得一包煙和茶壺。報道引述舉辦者之一的Shi Pan指,村莊在貧窮地帶,因此本地村民要創造自己的娛樂活動,更聲言明年會繼續搞,不會理會其他人的批評。根據報道,中國公安竟指沒賭博成份的鬥狗沒有違法。
延伸閱讀﹕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977841/Forced-fight-death-cruel-dogfights-northern-China-organisers-insist-just-entertainment.html#v-4092010542001
台灣動物新聞網報道﹕http://www.tanews.org.tw/info/7145
香港野豬關注組
以教育取代血腥殺戮,建立人和野豬共融關係 ──「香港野豬關注組」有關野豬家庭出現北角之聲明 文明社會,人所共趨,尊重生命是邁向平權、公義社會的基本步履。
北角半山有野豬家庭出沒,誠然,並非新鮮事。因此,去年12 月中旬,「關注組」已到該處擺設街站,並派發教育單張給予居民和學生。當時就居民所述,野豬家庭並沒有嚴重干擾及影響生活,雖然仍有數名市民表現驚慌,憂心野豬為患攻擊途人,然而經我們多番講解和教育後,市民還是對野豬放下偏見和戒心,重新認識牠們,不僅理解甚至接受牠們的存在,並學懂尊重不同物種的差異,視野豬家庭為社區動物的一份子。
事實是,地區經驗告訴我們:市民對野豬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和偏見始於對野豬的不了解,而這一些,均由於缺乏教育所致。北角野豬情況,經我們近日與所屬區議員鄭志成了解後,鄭議員表示,其辦事處至今沒有接獲任何一宗關於野豬干擾或襲擊市民的正式投訴,議員更表示,他自己晚間於附近緩跑時,不時遇見野豬,強調野豬很怕陌生人,見到人就會走。鄭議員更表示,他和漁護署的立場一致,同樣反對以射殺野豬處理事件。 因此,「關注組」認為,處理北角野豬家庭與市民共融的方式是,加強教育市民,包括不要餵飼野生動物,以及見到野豬須保持冷靜,這是最好的和野生動物相處的方式,而不是向野豬大開殺戒,使城市更加暴力血腥。短期內,「關注組」將邀請漁護署官員、鄭志成區議員和北角循道學校校方參與街站教育工作,提醒市民勿胡亂餵飼野生動物、共建人豬共融的文眀社區。
《動物專訊》全港有逾250隻工作犬,究竟這些公僕曾否在執勤期間死亡或受傷? 他們服務完人類後,退役後又能否全部安享晚年?究竟有多少頭工作犬被人道毀滅? 本報向政府各部門查詢,警方回覆指,沒有工作犬殉職,但去年共有三頭警犬分別於訓練及非當值外巡期間死亡。而一般紀律部隊的工作犬退役年齡為八、九歲,會優先由領犬員領養,若未有人領養的工作犬數目及多少因無人領養、或因傷病而被人道毀滅,本報查問,政府各部門卻沒有提供有關數字。
記者︰譚善彤、方鴻漸
現時海關、警察、消防及漁護署均有執勤的工作犬。 本報向各部門查詢,目前工作犬曾否於執勤中死亡,及多少被領養,多少因無人領養而死亡。警方回覆指,過去10年,工作犬殉職數字為零,警犬隊在2014年期間有三頭警犬分別在訓練及非當值外巡期間死亡。
消防署回覆指,在健康的情況下,工作犬會服役至八歲,才獲考慮安排退役,屆時工作犬經獸醫檢查身體狀況後,如適合被領養,
其實目前紀律部隊工作犬一般服役至八、九歲,退役後會優先由領犬員領養,如領犬員未能領養,會由該工作犬所屬部門,安排公眾人士申請領養,退役犬領養的資料可在各部隊網頁看到,現時所有退役的消防犬(2隻)都獲領養及所有曾服役的海關犬都由領犬員領養。不過,不是每一隻曾為香港效力、貢獻的狗狗都能「回家」有人疼得以頤養天年的,長期病、性情較兇猛的警犬會留於警犬隊總部由專人照顧。而其他部門指,雖然沒有「無人領養」的個案,但倘出現這情況,狗狗會交漁護署「處理」,按漁護署目前的政策,狗狗只要4天無人領養便會遭「人道毀滅」,本報向漁護署查詢工作犬是否有例外,他們回覆是「其他部門的工作犬不會交由漁護署安排領養」。這是否意味這些為人類貢獻一生的工作犬,最後會因「惡」或不健康,失去被領養的機會,只會如其他被遺棄又沒人領養的狗狗一樣——處死?
動保專員麥志豪坦言,動保以爭取動物權利為前提,並反對剝削任何動物本能去服務人類,並質疑工作犬其實對動物來說很殘忍。「許多工作犬都很嚴格,佢地因為需要注意為人類服務及工作,是不能給人類摸的。我們作為人類,需要反省,是否需要動物接受嚴格訓練,去服待人類?」但香港及全球各國,許多工作犬如警犬及海關犬等,均日以繼夜地為服務,不斷巡邏及工作,其實對牠們的身體經常勞傷。他又質疑,警方經常以警犬控制人群,如前天屯門的反水貨客示威,警方也出動警犬,「其實警犬當時根本都無法服務,佢地係咁吠,係因為佢地自己都好驚。用狗既驚慌,令人類驚慌,我認為這是很可恥既行為。」麥志豪說。
究竟退役的工作犬會面對什麼健康問題? 牠們的苦況,下集將為大家探討。
歡迎轉載
北角百福道一帶有數隻小野豬出沒,吃餵貓人留下的食物。
然而眾所周知,所謂「處理」,不是捉走再人道毀滅,
有報道以「野豬林」來形容北角百福道野豬出沒地點,去年曾於北角擺街站、教育市民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的「香港野豬關注組」,
另外,
野豬關注組正打算聯絡該區區議員,到百福道附近視察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