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440

(影片)大棠有機生態園受傷羊隻沒人理

(影片)野豬被困在大棠有機生態園的狹籠中

直擊︰賤待動物的大棠生態園

在大棠有機生態園被放養的白羊,後腿明顯受傷,一拐一拐忍痛走路,狀甚可憐。

【動物專訊】早前網上媒體踢爆元朗大棠的有機生態園對待動物不人道,本報記者本週前往大棠生態園直擊,同樣發現園內動物慘不忍睹,包括用來拉「牛車」的黃牛,背脊骨已嚴重變型、後腳明顯受傷的白羊沒有被醫治、黑山羊被綁在木欄上,只能站不能坐、馬匹背部受傷卻沒有得到醫治,尤如動物煉獄般,只被人當作搖錢機。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做法不人道,將去信漁護署跟進,要求調查是否有人涉虐待動物。

記者︰Nicole Chu

平安夜當日,記者前往大棠有機生態園了解園內動物情況,並需先付上30元入場費,園內的職員推銷,若需坐牛車、坐馬車或餵紅蘿蔔等則可購買80元的套票。記者甫進場,見到有一隻黃牛被綁在樹旁,當時未有客人光顧,但其背脊骨已嚴重變型,旁邊亦沒有放置任何水或草,而記者檢查發現,牛牛本日需負起的牛車極重,而且據一名旅客指,曾與十人一同坐此牛車,還說覺得很得意有趣。

進入另一園區,園區內有多隻白羊及黑草羊,其中一隻被放養的白羊,後腿卻明顯受傷,一拐一拐忍痛走路,其同伴忍不住不斷替其舔傷口。其後該小白羊狀甚飢餓,只能在路旁找草吃,甚至需往滿佈垃圾的石地尋找食物,情況令人心酸。再進入羊圈內,記者發現全部黑羊都「非常熱情」撲向人群,惟仔細一看,原來所有黑羊均被綁得極緊,緊得各頭羊只得站著圍欄上,連坐上的空間都沒有,因頸項上的繩,令牠無法動彈。記者向看守的女職員查問原因,對方還稱︰「佢地會打交架! 唔綁住打到流血架!」

除此,圍區內還有甩毛的孔雀、鮀鳥等,在籠底還有一頭野豬,該野豬身體頗大,但沒有獠牙,當記者前往拍照,該野豬似作出呼叫,發出嗚呼聲及撞向被困的籠。

IMG_3891 copy
野豬被困在狹小的籠中,情況惡劣。

記者現場所見,該籠極細,約為六呎,在該籠上還疊了另一個大籠,野豬動彈不得,籠內亦沒有放置任何食水或食物。野豬是食用? 還是觀賞? 是怎樣來? 女職員卻說不知道。

採訪當日,記者還巧遇場主梁福元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二人似在場內打點及翻新事宜。雖然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曾去向漁護署要求調查此事,漁護署亦回覆她,指已去信創辦大棠有機生態園的十八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並於在12月10日和15日到過大棠有機生態園調查,發現牛牛車站有五頭牛輪流工作拉動載客兩輪車,行走指定路線一圈,路程約300米,每次路程需要約4分鐘。

署方向園方提出四點建議,分別為控制牛車乘客數量及重量,避免牛隻受傷;為牛隻制定作息時間表,不用工作時應卸下拖架;不應將車架重力放在牛頸上,應分散在牛背上;適時為牛隻提供食水、飼料和庇護所。至於在園內的馬術學校內的馬匹,同樣慘不忍睹,現場所見,他們食用的糧食與糞便同放一處,衛生環境欠佳,且馬匹背部亦有明顯傷痕,負責看守的職員卻指馬匹懂得分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又指身上的傷勢,為馬匹「自己」抓傷。(請看另稿「一代馬王的下場」)

IMG_3846 copy
負責拖牛車的牛,可見脊骨已變形!

本報向大棠有機生態園職員查詢,對方指已經按漁護署的建議,作出改善措施,包括現時只准4名小朋友乘坐牛車,因為漁護署說牛車應只載400磅以下的東西。那職員又稱,有位伯伯職員很愛錫牛,會買馬食的珍珠草給牛食,「而且牛都要有適當運動,以前牛都要耕田啦」。那職員又稱,牛車不太吸引,不是很多人乘坐。至於綁住羊隻,職員解釋稱是因為牠們會打交。他又強調每日都有清潔場地,衛生情況沒問題。惟記者現場所見,在園內的動物卻尤如生活在煉獄,受傷也沒人理會。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漁護署指會跟進事件,惟最後卻只給予園方一些建議指引。由於再視察後仍發現情況惡劣,她將會在立法會就有關議題提出討論,質疑該園是否涉虐待動物及署方是否應執法。同時,她指出,根據歐盟的動物福利法例五大標準,包括免於飢餓、免於因環境而承受痛苦的自由、免於痛苦或傷病的自由、免於表達天性的自由及免於恐懼不安的自由,質疑有關情況已嚴重違反,要求署方調查是否有人涉虐待動物。

歡迎轉載及like本報專頁,以取得更多資訊

IMG_3894 copy
羊群都被鎖在欄杆邊,繩極短,牠們不能走動,連坐下來都不能,只能就這樣站著。
IMG_3857 copy
馬匹生活在惡劣環境中,背部還受了傷!

 

台灣流浪狗有望2017年零安樂死 香港呢?

【動物專訊】香港還在討論是否為流浪狗絕育放回計劃試驗,台灣已經邁向「零安樂死」,立法院朝野黨團日前就《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達成共識,最快2017年全面禁止流浪動物收容所施行安樂死,震撼人心的「十二夜」情景將不再。為了實施這個法案,政府已計劃增加收容所的財政預算,說到底都是錢的問題,港府幾時才可以不再只講錢,不再以資源不足為理由不斷殺貓狗?

記者:陳洛紅

這次修法由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提案,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召集朝野立委協商,真正不分黨派地為流浪動物謀福祉。經協商後,共識是前去動保法中「經通知或公告逾十二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得以宰殺」的規定。該修法尚要經立法院通過才能實施,估計最快也要2017年才落實。

不殺流浪動物,就要處理流浪動物安置需求大增的問題,為此一眾立委提出多項配套,例如捉拿到流浪貓狗後7天便可以開放領養,而在家繁殖貓狗的主人也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從源頭作管制。

除了「不殺」,動保法修法還提出保障展演動物,如果人類長時間不當對待展演動物,例如超時工作、被虐待,便要受刑責。不過,修法亦提到在某些情況下可安樂死,例如患有法定傳染病、重病無法治癒、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等,反映法案還未能將動物和人的生存權利同等對待。

台灣的《十二夜》將不會發生,香港呢?

歡迎轉載

海岸公園變第三條跑道籌碼 政府玩弄海豚命運

【動物專題】香港現時設有一個海岸保護區及四個海岸公園,包括鶴咀海岸保護區、海下灣海岸公園、印洲塘海岸公園、東平洲海岸公園、及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海岸公園和保護區的設立是為了保護該水域的生態價值,包括珍貴的魚類及珊瑚等。其中只有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是專門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而設立,而中華白海豚在香港的分佈甚廣,究竟為什麼政府不為海豚劃出更多的海岸公園呢?

記者 陳泰臣

原來漁農自然護理署早在2002年訂立海岸公園方案,計劃在大嶼山西南及索罟群島設立海岸公園以保護該範圍出沒的白海豚,但在這12年間政府一直對此方案借故不提,儘管多個保育團體再三催促,此方案一直被不同藉口無限期擱置。結果在剛過去的9月,環境諮詢會通過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的前夕,漁護署突然宣佈重新啟動該計劃,並擬在2017年設立兩個海岸公園,令部分環諮會成員態度軟化,將海岸公園一併納入審議環評報告的考慮因素,讓報告順利被通過,漁護署此舉不得不令人懷疑政府有心偏袒機管局。而更甚是政府一直不確立海岸公園的目的大概是為了香港未來的海上發展儲備更多「籌碼」,然後在不同填海項目遇到環保問題的阻力時就攤出籌碼,令不同的基建項目能順利推行。

回看過去十年白海豚的數量在香港大跌六成,到今天只剩61條,令人慨嘆假如當初政府盡快成立海岸公園,可能海豚的境況不至於今天般惡劣。海豚的命運一直在發展的巨輪下被蹂躪,被官商玩弄於手中,情況不樂觀。

刻毒!富安花園趕絕屋苑附近的流浪狗

《動物專訊》今天為冬至,家家戶戶希望與家人共聚,坐在家中溫暖窩共聚天倫。流浪動物不但慘要餐風露宿,但馬鞍山富安花園的管業處卻連住在山上的流浪小狗也容不下,指已通知漁護捉狗。涼薄得令人憤怒。

讀者yan報料,她在富安花園在大厦樓下見面一張通告,內容指「近日接獲住戶投訴,謂大水坑梅子林路,經常傳來狗吠聲,造成滋擾。由於非管業處範圍,已通知漁護處處理此事。」日期為十二月十八日。同時,該處貼上漁護署回覆,署方正跟進流浪狗隻事宜。阿yan坦言,對事件感到十分憤怒,認為地球不是人類所擁有,流浪狗已經夠慘,在山上活動,在山上叫吠,仍被人投訴,認為該管業處太過份。

地球上的人類為何自己不喜歡狗隻,便用盡所有人類的方法滅絕小狗或其他生命?連被人類逼得在蓬中求存,每天在死亡邊緣踩鋼線的流浪狗狗,「居民」也要滅聲,要趕盡殺絕。對動物作這些行為、撥個電話的居民、管業處職員,冬至,心安理得吃得下這啖飯嗎?

歡迎轉載IMG_3757.JPG

IMG_3756.JPG

俄羅斯稅局竟要稅債貓還

圖片來自The Moscow Times

【動物專訊】主人欠稅債,竟然要寵物償?!俄羅斯便發生了如此荒謬的事。根據莫斯科的報章報道,西伯利亞Novosibirsk市一名學生因為欠了12000盧布(約1600元港幣),稅局的人發現他家中沒有其他值錢的東西,竟然提出拘留他的英國短毛貓和牠的三隻小貓孩,結果那學生答應繳稅。

那法庭執行官說,因為那幾隻貓是名種貓,比較昂貴,所以便將牠們「逮捕」。

這並不是個別事件,在另一個西伯利亞市,有四隻蘇格蘭貓被捕,原因是因為其主人沒有向公司退休基金注資。

欠稅是不對,但寵物是主人的家人,不是財產商品,如果欠稅竟會被政府變賣家人,是很恐怖的事!

冬至快樂。大家團圓

今日冬至 天文台話最低11度,香港動物報的貓記者攬埋一舊齊齊瞓暖氈暖笠笠 動物報都提提各位讀者出街街要著多件衫呀!祝冬至愉快!團團圓圓

順道介紹一下我們這位,相中四位貓記者本來要捱凍捱餓

朋友,聖誕快樂

朋友,聖誕快樂

 

各位聖誕快樂! 請繼續支持香港動物報

也祝願各毛孩動物界有個愉快的聖誕

歡迎廣傳及繼續支持我們! like us in facebook

屯門興德學校指餵貓送官究治 動保人士批教壞學生

【動物專訊】愛護動物是品德教育之一,但本報發現有小學卻反其道而行,貼出告示寫「在學校範圍內,請勿餵飼貓隻,違者會被送官究治」,等同教導學生漠視流浪動物,尤其是學校以什麼養份培育下一代,便會培育出什麼質素的孩子。此舉還會誤導學生以為餵飼動物是犯法。本報至截稿前未能聯絡到校方回應,會繼續跟進。

該學校是位於嶺南大學旁邊的屯門興德學校,在鐵閘外貼有上述告示。不過,現時法例並沒有禁止市民餵貓,如在公眾地方餵飼流浪貓,食環署有可能會針對餵飼時引起的衛生問題,而作出定額罰款。

動物友善政策關注小組主席二元批評,興德學校的做法不當,指學校應該教導學生了解動物應享有的福利,即五個自由,當中包括避免饑渴、免受不適、痛楚、傷病之苦,以及展現其本能天性行為的自由,這是重要教育的一環。

__ (1)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