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442

港鐵報告摘要沒認犯錯 反指小狗咬傷職員

【動物專訊】港鐵就未雪被輾死事件的調查報告,不但沒交代恢復行車決定令小狗被殺的責任問題,更繼續指控小狗宋雪在過程中咬傷了職員手指,但對於職員為何不找愛協或漁護處幫手,以及用椅子救狗的不專業舉動,卻只以沒受過救狗訓練輕輕帶過。

根據港鐵的調查報告摘要,港鐵職員沒有盡力救狗,港鐵只是以港鐵職員事前沒接受處理狗隻進入路軌的訓練作解釋,堅稱職員已盡力嘗試拯救狗隻。

報告摘要又指一名附例特檢隊職員俯前嘗試將狗隻拉上月台時,遭狗隻咬傷手指,但對於為何在未救到小狗的情況下恢復通車,該決定是由誰人作出等,報告摘要並沒有交代。

報告摘要又提到東鐵線羅湖站範圍內有兩個細小的縫隙,可能是小狗進入路軌範圍的地方。

動保團體轟港鐵交報告 貨不對版

港鐵始終沒有還未雪一個公道,以時間逃避「謀殺」的責任,且本承諾呈交報,貨不對版,也非本來呈交給運輸署的檢討報告。NPV主席麥志豪Mark指,港鐵今日就小黃狗未雪被輾斃一事,向公眾發出的告示,並非先前提及需向運輸署提交的調查報告。就港鐵未肯公開報告內容及事件發生經過的詳細過程,NPV感到遺憾。
港鐵告示中指應動物團體意見,作出相應改善措施,如加裝圍欄防止動物進入路軌、員工培訓等,NPV歡迎這些措施,但同時質疑為何告示中無提及輾斃小狗事件上,無任何問責及港鐵責任,這並不合乎期望。

港鐵未雪hea報告出爐 無道歉、無問責!

《動物突發》港鐵就唐狗未雪被輾死事件出了報告,但報告內容沒有追究事件責任,無人需要問責,亦沒詳細解釋為何當時港鐵控制室作出通車決定。

有關報告主要提出港鐵往後處理狗隻進入路軌的措施,包括加固圍欄、加強員工培訓,以及若有狗隻進入路軌便需慢駛,如找到狗隻便要停駛,只有當找不到狗隻或狗隻離開時,才會恢復正常速度行駛。不過報告並沒有交代會花多少時間搜尋才去決定「沒發現狗隻」。IMG_3596.JPG

海洋公園前員工爆料:動物成搖錢樹

上星期看到題為「香港海洋公園今年動物死亡數量激增六成」的新聞,作為海洋公園的前員工可謂見慣不怪。一個人們眼中的歡樂天地,背後卻著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與死亡。

大家從新聞可以看到魚類的死亡數字高企,其實魚類在公園可以說是低等生物,從一條不起眼的珊瑚魚,到一條珍貴的鯊魚,生死都是無關痛癢。展館經常出現互相排斥的物種,結果出現魚食魚的情況;魚隻經常在不同魚缸間搬動,令牠們受到很大的生存壓力,這樣死亡率當然高。大型哺乳類動物在公園有比較高的地位,但居住的環境亦不見得是好,空間不足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動物的環境由多個部門監管,但部門間的溝通不足,大家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工作,維生系統出現問題時往往已經太遲,而管理層又只是一心想引入不同的珍貴動物,一個千瘡百孔的動物部門又能延續多少珍貴的生命?

管理層口中雖然經常掛著教育和自然保育的口號,但眼中只有金錢,動物在他們眼中只是謀財的工具,而不是生命。試問以這種態度去經營一個用動物為主題的公園,動物們會得到人道的對待嗎?

教育不是要見到實物才能達到,而是靠提供有教育意義的資訊和有吸引力的展區。看到一個海豚表演能教育小朋友什麼知識?最多是海豚是很聰明的動物,能做出不同高難度動作,但野生海豚的資訊卻完全不能傳達給觀眾。外國現在有一些自然歷史博物館只展出動物的標本,配以豐富的教育資訊,這種模式比起動物園式的主題公園更有效和富有教育意義。

保育自然生態更是絕不能靠圈養動物做到。海洋公園常常恃著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資助世界各地不同的保育項目,來打響其保育的名號,但實際保護到的動物數目有多少?抑或保育所做的研究其實是像幾年前的白鯨研究一樣,給予公園藉口去捕捉更多珍貴野生動物?這都是讀者應該好好反思的問題。

一名海洋公園前員工

貓街.台灣篇

雙依為命
夕陽無限好
夕陽無限好
特技貓
特技貓

謝小伶﹐居於台南﹐追蹤拍攝日式舊宿舍區內的貓近十年﹐以低調盡量避免介入的方式﹐記錄街貓的生活故事。曾舉辦 「貓生活」攝影展- 么八二空間藝廊 (2014) 及「ㄩ’人節快樂 影像創作聯展」─ 台南小露台(2014)。

貓街.香港

貓媽媽保護貓bb的坑渠
香港的街貓
香港的街貓
街貓.可愛
街貓.可愛
牠們要找尋生存空間
牠們要找尋生存空間

攝影師葉漢華的作品

葉漢華生於香港﹐多年來因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性質﹐足跡遍及大城小巷﹐跟街貓偶遇。曾舉辦多個以街貓為題的攝影展覽﹐亦曾多次獲獎﹐包括「第一屆台灣街貓大獎賽」 – 金獎 (2009) 及國家地理頻道「好奇看世界」攝影比賽 – 季軍及最具啟發圖片 (2011)。2009 年成立臉書專頁「捕貓捉影」﹐2014年中出版《街貓》一書。

他多年來一直投入動物保育工作,也是本報的義務攝影師。感謝他為動物界的付出和努力

 

歡迎轉載及欣賞

 

 

 

港、台街貓.告白影展

葉漢華作品在地庫位置

1982 Life House_011982 Life House_02

會後還有座談會
會後還有座談會
葉漢華作品在地庫位置
葉漢華作品在地庫位置

不認識街貓的人,常有錯覺,以為牠們很兇惡;又以為牠們很難相處。其實街貓和一般貓無異,只是牠的家,沒有我們溫暖的被窩,沒有一個人類認作主人,一直努力在街頭窄巷求生。今年最暢銷書藉《街貓》的作者、本港著名攝影師葉漢華和台灣的影像記錄者謝小伶,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街貓實況,首次於台南舉行了港、台貓街聯合影展,展出逾百張街貓為題的照片,為求將兩地街貓的各種面貌和故事,呈現在觀眾及愛貓人士的眼前。葉漢華更經常從事動物保育工作,他更是《香港動物報》的攝影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貓星人跟地球人﹐本來就說著不同的語言。兩個攝影師同樣喜歡觀察貓星人﹐並以攝影記錄牠們的生活逸事,透過影像卻可以讓街貓站到台上說自己的故事,以超越文字和語言的方式告白。葉漢華表示,聯合相展是希望透過攝影,讓更多人了解街貓實況。「我們都想透過攝影﹐把街貓的生活狀態帶出來﹐提高認知。就台灣而言﹐拍貓的攝影師不少﹐多數都展示出可愛的一面。而我跟謝小伶﹐都看到街貓另一些面貌和特質。港台合作也有一種意義,就是我們面對的情況其實近似﹐走在一起辦展覽﹐也可算是一種互相支持。」

同時,除相展外,展場還會有一系列以貓為題材的分享會,並邀請了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理事長郭順雄老師和毛尾巴+貓吐司中途之家的負責人,分享民間團體跟政府單位的合作和交涉過程,以及運作中途之家的艱辛。

 

展出地點                1982 Life House 台南市永福路一段68巷9號
營業時間                13:00~19:00(週二,三公休)
展出時間                12/1~12/31

座談會
12/6(六) pm3:00 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 + 攝影家 葉漢華
12/7(日) pm3:00 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 理事長 郭順雄
12/20(六) pm3:00 毛尾巴+貓吐司 中途之家
(座談會不提供任何餐飲使用)

歡迎轉載及LIKE本報專頁

為小狗搞生日派對的好地方

很多主人都把狗狗們當小朋友一樣,會悉心為汪星人籌備生日,剛剛的一個週末,動物報記者Koople & Kosette 就被邀請參加一個狗狗的生日會了。

a

很舒適的空間

要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找一個派對場地絕不容易,要在市區找一個又舒適又能招待小狗的地方更是難上加難。當Koople和Kosette 看到邀請卡上的地址時,便對這個位於觀塘的Free Dimension Party很好奇。結果是沒有令她們失望的。
黑狗狗Pepper 生日快樂啊
黑狗狗Pepper 生日快樂啊
她們以為派對地點不會接受大狗狗,但自己領養了兩隻貴婦狗的場主Chino表明場地大小狗都歡迎。Chino 十分有心,為生日的Pepper 準備了汽球。而兩位模特兒當然會立刻拍照啦。
g
派對場地約有1300平方呎,適合各類型的聚會。
b
除了汪星人玩得樂而忘返外,場地亦提供卡拉OK及kinect 等娛樂給人類,正式是人狗同樂呢。
c
另外,友善的Chino還可以為客人代訂食物及寵物蛋糕,可省下不少時間。
場地公關大使Wuoyor 和飛飛打成一片亦為這一個下午生色不少!
i d
派對場地:Free Dimension Party

地址:觀塘偉業街97號榮韶工業大廈9樓全層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KFreeDimension

元朗、荃灣虐待動物重災區 四分一受虐動物死亡

【動物專訊】由13個動保團體組成的「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近年組織了18區動物保護專員跟進虐待動物事件,去年5月至今年10月已處理了142宗虐待個案,涉及614隻動物受害,死亡多達25%。數據又顯示,動保專員處理的個案較多在元朗、荃灣發生,其次還包括新界北和油尖旺,是動物受虐重災區。這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動物受害而不為人知。NPV主席麥志豪指,每年都有很多動物成為虐待受害者,希望能夠教育到大家不要買賣貓狗,減少虐待事件發生。

上述數字只是18區動保專員收到及跟進的個案而已,動保專員只能盡力跟進,向警方出信希望能盡快緝兇,但由於人手不足,能夠做到的有限,麥志豪也坦言感到沮喪,只能做得幾多得幾多。他又稱,保護動物免受虐待,是不能「袋住先」,因為每年都有多隻動物被害,所以要盡快做好全港教育,不要再買賣貓狗,令繁殖場不能牟利。

根據動保專員的個案數據,受虐的動物主要是狗(54.7%)和貓(38.1%),而元朗區是最多個案的地方,其次是荃灣,油尖旺及新界北,這些數字對執法部門有參考價值。

今年1月至10月,動保專員收到的個案較多在元朗、油尖旺及荃灣發生。
今年1月至10月,動保專員收到的個案較多在元朗、油尖旺及荃灣發生。

 

 

屯公獲救唐狗最快本周出院 後腿康復後行走沒問題

醫治期間,唐先生從沒有放棄芝麻糊。 相片由唐先生提供

【動物專訊】上月在屯門公路受傷獲救的唐狗芝蔴糊,經過七小時手術和黃金藥水治療,留醫近一個月,這星期應可以出院了。英勇救狗的阿朗一直有在芝蔴糊的專頁更新芝蔴糊的情況,其太太早前向醫生查詢,醫生說芝蔴糊後腿康復後,行走沒有問題,惟由於傷了中樞神經系統,所以會出現暫時性大小便失禁,希望兩個月內可以恢復正常功能。阿朗又稱多得這麼多有心人支持,籌款已有逾30000元,但由於手術費不菲和留醫治療日數長,目前還未埋帳,估計最終仍欠25000多元,希望繼續有有心人捐款支持。

當天阿朗在屯門公路冒險救出芝蔴糊,當時芝蔴糊不但有腳傷,連盆骨也裂了,阿朗和家人承擔起救助芝蔴糊的責任,亦會在醫好芝蔴糊後,幫牠尋找溫暖的家。現時芝蔴糊急需一個兩轆輔助學行器,能讓牠盡快能學回行路。芝蔴糊是男狗,估計兩歲,阿朗在專頁中引述獸醫說牠性格溫馴友善。

阿朗太太對本報說,籌款全是用作芝蔴糊的醫藥費,如有多會全數捐出,有單據為證,剛救狗時妹妹基金有提供協助,不過今次醫療全由他兩夫婦籌款負責,不會用到妹妹基金。

本報會繼續跟進芝蔴糊的最新情況。

有意協助阿朗的讀者可以加入以下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7540949083012/

或傳電郵至 sesame.wu@yahoo.com

或致電 65811626

10702193_1523616701220281_3672847992294476378_n 10801629_10153313585485828_2953026174651486459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