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25

急尋狗主 兩比熊犬流落上水街頭全身濕透

【動物專訊】是遺棄還是走失,讓兩隻3歲比熊犬全身濕透,在街頭捱餓。有熱心市民將他們救起,並交予阿棍屋暫時收留。阿棍屋創辦人Ivy表示,兩狗雖然有晶片,但無法聯絡到晶片登記人,因此要急尋狗主或知道兩狗背景的人士與阿棍屋聯絡。

Ivy表示,有市民昨日於上水圍泵房發現一男一女比熊犬,均全身被雨水淋濕,而且似乎餓了很久。熱心市民因家中有貓,不方便照顧兩狗,因此將兩狗交阿棍屋暫時照顧。

兩狗大約3歲,狗仔已絕育,Ivy形容兩狗情緒穩定,比較安靜,亦肯吃東西。兩狗感情十分好,經常黏在一起。他們雖然有晶片,但漁護署發現登記主人的電話無法聯絡,因此至今未能聯絡到狗主來接回兩狗。

Ivy表示,希望狗主或知道兩狗背景的人士聯絡阿棍屋,如果一個月仍沒人認領,才會安排狗狗領養,因此暫不會回應領養這兩狗的查詢。

 

 

台灣逃跑狒狒今被槍殺 最後十多天的自由悲慘落幕 

【動物專訊】台灣一隻逃跑出來的狒狒,只短短享受了10多天的自由,便死於人類獵槍之手。該狒狒自3月10日開始於台灣桃園市出現,成為當地居民的焦點,然而該狒狒沒有傷害任何人,卻成為台灣桃園市農業部門的追捕對象。今日該部門人員向狒狒射麻醉槍將其捕捉,但狒狒最終傷重不治,經調查竟是遭獵槍打中,由於農業部門人員只配置麻醉槍,因此將報警調查是否有人偷獵狒狒。

那狒狒多次被人目擊在街上奔跑,成為新聞焦點,然而不少人的關注點並非狒狒是否曾被困養受不人道對待,而是將其「妖魔化」,指擔心狒狒對人有攻擊性,又關注當局為何一直未能捕捉到狒狒,盡管狒狒這10多天從沒有傷害過任何人。

據台灣傳媒報道,桃園市農業部門今日下午在一間民宅內,向狒狒射出麻醉槍後,成功將該狒狒捕狒。然而,很快便傳出狒狒死訊,指他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已經死亡。農業部門指出,到現場時狒狒已經受傷,經查是遭到獵槍打中,因參與人員僅配置麻醉槍,且無委託外部人員加入,當局將報警釐清相關狀況。

台灣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邱顯智則在其Facebook專頁中發文指「狒狒之死不是鬧劇,是台灣行政失靈下的悲劇。」他指狒狒逃跑多天,還無法釐清到底是從哪裡跑出來的,不知道到底是誰應該負責,因為沒有部門專管動物問題。

邱顯智指,許多先進國家訂有動物園法,有專責機關在管理動物園,掌握每一隻動物的狀況,包括所有的繁殖情形,避免動物產生近親繁殖的問題,更要阻止有動物透過任何管道流入地下市場,但台灣一直沒有動物園法。他又批評台灣政府沒有嚴正處理野生動物走私、非法買賣問題,是另一個黑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願自由的狒狒安息,也願你的犧牲為生活在台灣的所有生命帶來改變。」

走失唐狗今早叩門回家 與九十歲婆婆團圓

【動物專訊】好消息!於元朗錦上路走失了一個多星期的9歲唐狗「旺仔」,今早自己回家了,回到了90歲的婆婆身邊。旺仔今早6時許走到家門外吠叫,叫婆婆和家人開門,婆婆孫女吳小姐笑言,家人還在部署如何救旺仔時,旺仔就突然自己回來,就像玩夠了回家般。她感謝很多熱心市民幫忙救狗,形容旺仔瘦了不少,但應沒有受傷。

旺仔自小由婆婆收養,感情很深厚,旺仔總是黏著婆婆,亦只肯吃婆婆餵的食物。旺仔9年來一直沒有出過家門,但一個多星期前他跑出家門,然後經常流連錦上路的馬路,又經常跟著附近一隻白色倉狗女玩耍。婆婆雖然年紀老邁,但仍走出去找旺仔,幸好旺仔經常留在家附近,並沒有跑完,他聽到婆婆叫他名字時也會注目回望,但總是因車輛駛至而受驚跑走。

由於旺仔不懂得馬路危險,經常在馬路亂跑,險象環生,婆婆和家人多次想救起他都不成功。吳小姐聯絡過毛守幫忙,亦有很多熱心市民幫忙掌握旺仔行蹤,希望能成功將他救起。

正當大家部署救旺仔之際,今早6時許旺仔卻突然家門前不斷吠,婆婆家人打開門,旺仔亦跑入屋內,婆婆和狗狗終於團圓。吳小姐表示,旺仔瘦了很多,但應該沒有受傷,感謝很多人幫忙尋犬,她稍後也會回婆婆家探望旺仔。

90歲婆婆的愛犬旺仔日前於錦上路走失,婆婆十分擔心,即使體力不支都出來尋找。
90歲婆婆的愛犬旺仔日前於錦上路走失,婆婆十分擔心,即使體力不支都出來尋找。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旺仔現時於石上路附近徘徊,還結識了白色的狗朋友。
旺仔這段時間於石上路附近徘徊,還結識了白色的狗朋友。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旺仔今早回家。
旺仔今早回家。

全身濕透小狗獲救起 盼尋家過安穩生活

【動物專訊】大雨滂沱,一隻約3個月大的流浪狗B全身淋濕,瑟縮在青衣邨宜居樓外,幸好很多熱心市民都願意伸出援手,為他蓋上衣服保暖,上網求助,而熱心街坊阿怡更將他帶返家中暫時照顧,為他洗澡和捉了多隻牛蜱。改變狗B命運的,正是一眾願意為動物付出的人,阿怡表示狗狗十分溫馴,她希望幫他尋找到領養家庭,不用再受風吹雨打。

有市民今日在「青衣街坊吹水會」Facebook中發帖求救,指宜安樓有一隻小狗全身濕透。不少熱心市民都前往跟進,最後由阿怡先將狗帶返家中。

阿怡表示,狗狗估計約3個月大,對人十分害怕,在家中躲在一角不敢走動,但性格溫馴,可以任她觸摸,在幫他洗澡和捉牛蜱時,他都十分乖,沒有任何反抗。她讓狗狗喝了水,但狗狗未肯吃東西。

然而,阿怡過去主要是救雀鳥,家中無法收養到狗狗,只是一時見義勇為救起了狗狗,所以希望能夠盡快為狗狗尋找到領養家庭,可以讓狗狗在溫室中平安成長。

如有意領養狗狗,請通過Facebook與Ding Ding聯絡。

流浪狗B今日下午全身淋濕,瑟縮在青衣邨。
流浪狗B今日下午全身淋濕,瑟縮在青衣邨。
熱心市民將狗狗救起,為他洗澡和捉牛蜱。
熱心市民將狗狗救起,為他洗澡和捉牛蜱。
熱心市民表示狗B十分溫馴,希望能為他找到領養家庭。
熱心市民表示狗B十分溫馴,希望能為他找到領養家庭。

明日貓狗領養日 以領養改變生命

【動物界活動】有意領養貓狗的人士,明日有機會了。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將於明日(3月26日)分別於荃灣及灣仔舉行貓貓及狗狗領養日,當中尋家貓貓主要是性格比較膽小和驚青的小貓,需要耐心和愛心去融化他們,建立信任。

貓貓領養日詳情

日期:2023年3月26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00至晚上6:00
地點:荃灣沙咀道荃運工業中心二期17樓C室

狗狗領養日詳情

日期: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時間 : 下午1:00至下午5:00
地點:The Simbaland 香港灣仔告士打道227-228號生和大廈4樓
活動查詢:9296 8180

兩牛馬路中心玩頂角 牛義工指很平常:可聯絡義工或愛協引走牛隻

【動物專訊】牛也是在香港社區生活的一分子,人類要學懂如何相處和共融。駕駛者陳先生昨在社交媒體上載一段27秒的行車紀錄儀影片,片段中兩隻牛在馬路中心以角互頂。「十四鄉牛牛」義工Camile表示,健康開心的公牛愛玩頂角,是很平常的事,市民不用大驚小怪,也不要落車看熱鬧,如有需要可以聯絡牛義工或愛護動物協會,到場引導牛隻離開馬路。

陳先生昨日於「車cam L(香港群組)」Facebook群組中上載影片,影片中有兩隻成年牛在馬路中心頂角,兩邊行車線的車都停下來,片段維持約27秒。他對本報表示,事發地點在大帽山,兩隻牛玩了約數分鐘後走到旁邊行車線,他便馬上駛走,所以不清楚他們之後在馬路玩了多久。

義工Camile表示,一隻健康開心的公牛喜歡玩頂角是很正常的事情,牛群來每日都會發生10多20次,「我們通常會將牛帶返入樹林,不准他們在馬路旁玩。如果他們在危險的地方玩頂角,我們通常會潑一些水讓他們分開,然後引他們回樹林。」

她又表示,駕駛者千萬不要落車看熱鬧,如有需要可以聯絡愛護動物協會或牛義工,他們都有將牛引離馬路的經驗。

對於有網民指遇到這情況時,紅色車或穿紅衫有危險,Camile強調牛隻的眼睛不能分辨紅色或黑色,他們主要是靠嗅覺來分辨是否同伴等,認為不應將牛妖魔化,誤以為牛看到紅色會發飊。

狗與狗同伴感情有幾深? 一隻離逝另一隻會否相繼離逝? 研究指狗會為同伴離逝而傷悲

【動物專訊】有不少曾養兩隻狗以上的狗主分享,當其中一隻狗狗離逝,餘下的同伴狗狗亦很快因病或不同原因離逝。究竟狗與狗之間的感情有幾深?原來有究指發現,一起生活的狗狗,若一隻同伴狗離逝,餘下生存的狗狗都會有負面的情緒,他們會非常悲傷及行為有所影響。

權威科學期刊刊登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顯示,一些平日關係良好的狗狗,當其中一隻同伴離逝,另一隻狗狗會顯得悲傷,在飲食、睡覺及玩樂等,均會有所改變。

該研究訪問了426位有養兩隻狗或以上的意大利人,狗狗會因為他們的同伴離逝而感到傷心,並出現負面情緒及身心反應,包括67%的狗狗會更希望得到關注、32%食慾轉差、46%不想玩耍、35%經常睡覺及30%經常吠。

研究又發現,若狗狗同住一年或以上,當同伴離逝,92%均有行為改變。米蘭大學獸醫動物行為學及動物福利講師Federica Pirrone表示,為免研究因主人主觀感受而有誤差,他們特別設了一份問卷,讓主人填出狗狗真正的反應,以確保研究更準確。他們下一步希望研究狗狗的悲傷是因為失去同伴,還是同伴死亡本身。

她說,當了解更多非人類在失去同伴後的行為模式,這有助了解動物的情感需要。這研究證實家養的狗狗,當同伴離逝會有負面的反應,這有助飼養多隻狗的主人當面對其中一隻狗離逝時,如何以更有效方法關心生還的狗同伴,一起面對及渡過這些困難時候。

一向關注動物研究的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坦言,狗狗的情感是很複雜的,相信這較現時人類認識的更為複製。至於狗狗因同伴離逝而產生的情緒,是可以商榷,但他相信狗狗當遇上日日一起玩耍、一同睡覺、飲食的同伴、兄弟離逝,都需要時間調節。

擔任義工多年的嚴太,她曾養過很多隻狗,包括北京狗Billy和小白,而兩隻狗年齡相若,感情十分好,但在2013年,16歲的Billy因病離逝,沒想到同樣16歲的小白在3個月後因為心臟病而去世,「自從Billy走後,小白變得很沒精神,悶悶不樂,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出現心臟病。」

嚴太表示,有狗友的兩隻狗也是很快一前一後去世,她認為自己當時忽略了狗狗的情緒問題,沒有留意到Billy的死對小白的影響。她表示,丈夫在今年1月猝逝,她便十分擔心狗狗小昭的健康情況,因為小昭和她丈夫的感情十分好,「狗和人都有感情,但人類可以發洩,可以哭,狗卻不可以,所以我很擔心,不想小昭有事,每次見到小昭沒精打采,我便會即刻幫她上繩,帶她出街散心。」嚴太定期幫小昭進行身體檢查,以防小昭因傷心過度而無法承受而生病。

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相信狗狗當遇上日日一起玩耍、一同睡覺、飲食的同伴、兄弟離逝,都需要時間調節。
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相信狗狗當遇上日日一起玩耍、一同睡覺、飲食的同伴、兄弟離逝,都需要時間調節。
Billy(左)離世後,小白(右)3個月後也因心臟病離世。
Billy(左)離世後,小白(右)3個月後也因心臟病離世。
嚴太丈夫早前離世,她在傷心之餘,也擔心愛犬小昭會否因悲傷而影響健康。
嚴太丈夫早前離世,她在傷心之餘,也擔心愛犬小昭會否因悲傷而影響健康。

 

九十歲婆婆走失愛犬 急需支援

【動物專訊】90歲婆婆所養的9歲唐狗「旺仔」上星期在錦上路走失,之後旺仔多次被人發現於錦上路及石上路的馬路徘徊,險象環生。婆婆雖然體力不支,仍和家人出來尋找愛犬,今早她和家人便看到站在馬路的旺仔,但旺仔被駛過的車輛嚇到而跑走,愛犬近在眼前卻無法抱回家。婆婆的孫女吳小姐表示,旺仔實在太驚慌,見人走近便跑,而且附近有太多車輛行駛,令她們十分擔心,因此上網尋求支援,希望有人可以幫忙救到旺仔。

旺仔是黑色唐狗,四隻腳是啡色,自小由婆婆帶回家養,婆婆和狗感情很深厚,旺仔總是黏著婆婆,亦只肯吃婆婆餵的食物。然而,旺仔上星期從打開的家門走失,婆婆不懂上網求助,日前跟家人講及此事,家人才趕來幫忙尋犬。

吳小姐對本報表示,旺仔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門,因此十分驚慌,人和車都嚇到他亂跑,有不少人都目擊旺仔在錦上路的馬路奔跑,十分危險。旺仔現時雖然在家附近徘徊,但婆婆和家人卻無法救起他,「我今早和婆婆都見到他站在馬路,婆婆叫他時,他都有回頭望,但他後來被車嚇到,跑了入小路。」她形容旺仔的尾巴夾實,很遠看到有人走近便馬上逃跑。

婆婆今天身體不太舒服,仍走出來尋找愛犬,吳小姐希望可以有救狗經驗的人士支援,「這附近很多車,旺仔經常站在馬路,都很危險。」

如可幫忙,請透過本報Facebook專頁報道的聯絡電話,與吳小姐聯絡,讓旺仔和婆婆能夠團圓。

90歲婆婆的愛犬旺仔日前於錦上路走失,婆婆十分擔心,即使體力不支都出來尋找。
90歲婆婆的愛犬旺仔日前於錦上路走失,婆婆十分擔心,即使體力不支都出來尋找。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有市民目擊旺仔在錦上路馬路亂跑。

旺仔現時於石上路附近徘徊,還結識了白色的狗朋友。
旺仔現時於石上路附近徘徊,還結識了白色的狗朋友。

疑走失鸚鵡沙田被人帶走 對方沒留下聯絡方法

【動物專訊】一隻對人親近、會主動飛到人肩膊的疑似走失鸚鵡,於3月20日於沙田排頭村近康文署位置被一男兩女帶走,熱心市民Mandy當時詢問鸚鵡主人如何可接回該雀,那女子沒有留下聯絡方法,只說可叫主人到排頭餐廳找她們。不過,有市民指昨日問過該餐廳老闆,對方說沒有人救起過鸚鵡,現時未知鸚鵡的下落。Mandy希望鸚鵡主人能夠和鸚鵡團聚,她也會再到現場,看能否再遇見帶走鸚鵡的人。

Mandy對本報表示,星期一傍晚6時半,她將車停泊在沙田康文署附近,看到一隻綠色鸚鵡低空飛過,當她走近時,那鸚鵡很快便走到她的手中,再站在她肩膊上,而且腳上有紫色腳環,顯然是有人養。

鸚鵡後來又飛到附近欄杆,當她打算致電朋友詢問如何處理時,突然有一名中年男子和兩名中年女人走過來,當中一男一女二話不說便捕捉了該鸚鵡,Mandy說:「那阿叔問隻雀是否妳的?不是便行,我懂得養我帶走。」她當時追問其中一名女子,說鸚鵡似是走失,問了數次後,那女子才說可以叫主人到排頭餐廳找她們。

Mandy坦言:「我沒有養雀鳥經驗,當時只是覺得他們可以好像很熟悉鸚鵡,可以幫到他。之後我上網發帖,是希望主人看到後可以接回鸚鵡,但有網民留言說問過餐廳,得到的回覆卻是沒有人救起過鸚鵡,我有點後悔就這樣讓他們帶走那鸚鵡。」她表示,明日會再到現場,看會否見到帶走那鸚鵡的人。

「香港鸚鵡救援」創辦人郭秀雲表示,鸚鵡走失除了有生命危險外,亦有可能被人捕捉,因此希望主人能更小心謹慎確保鸚鵡安全,不會走失。

那夜凌晨 一起救起的貓媽媽和3隻貓BB

【動物專訊】義工的一個堅持,可以改變幾隻貓貓的命運。獨立動物義工、Facebook專頁《我要辣魚蛋》的周小姐上星期與朋友在白田村餵貓時,發現了一隻貓媽媽,估計她可能剛剛生了貓BB,結果周小姐與友人在該處真的找到兩隻貓BB,將她們救起後,仍聽到另一隻貓BB的叫聲,但卻一直都找不到該貓B。

她與友人一度爬落引水道尋找,但卻找不到貓BB。於是她們在凌晨3時通知毛守救援阿Kent,即使是凌晨時份,Kent亦立即前往白田村一起尋找貓B。但周小姐、阿KENT與義工一起尋找到多個小時也找不到,正當義工打算收隊之際,突然在引水道聽到貓BB的叫聲,終發現原來BB被困於引水道的石蓬中。

周小姐說,最終在眾多義工和愛協督察協助下,終於救起該貓BB,三隻貓BB與貓媽媽重逢,現時在周小姐的鋪頭安胎休養。周小姐坦言對於救起貓媽媽與3隻貓BB感到很開心,因為一個堅持,最終令貓貓一家四口團聚,她希望有更多人可以願意為動物伸出緩手,一個少少的決定及堅持,往往可以救回許多動物的生命。

這三個貓BB回到周小姐店舖時,貓媽媽起初還未認得是自己的孩子,但當貓媽媽一聽到貓BB的叫聲時,就立即認得了,她如慈母般不斷舔這幾個貓孩子。當獨立義工,在資源缺乏下,其實一點都不容易,該幾隻小貓及貓媽媽也需要營養罐罐,如希望幫助這貓貓一家,可以透過FACEBOOK聯絡「我要辣魚蛋」專頁。

義工發現貓B受困引水道。
義工發現貓B受困引水道。
義工發現貓B受困引水道。
義工發現貓B受困引水道。
毛守Kent到場和義工一同救貓。
毛守Kent到場和義工一同救貓。
毛守Kent到場和義工一同救貓。
毛守Kent到場和義工一同救貓。
愛協督察也到場幫忙救貓。
愛協督察也到場幫忙救貓。
義工和愛協督察凌晨冒險落引水道救貓B。
義工和愛協督察凌晨冒險落引水道救貓B。
貓B們最終全部獲救。
貓B們最終全部獲救。
貓B們最終全部獲救。
貓B們最終全部獲救。
貓B們和貓媽媽重逢。
貓B們和貓媽媽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