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47

養貓皆12歲至20歲 貓主分享老貓長壽秘訣:「係愛啊!」

【愛是永不止息】即使年月流逝,都無法沖淡主人和毛孩之間的愛與關懷。讀者Fion早前向本報分享她所養的六隻貓,當中五隻已經去了彩虹橋,唯一仍在生的愛貓「豬仔」剛滿18歲生日,仍然活力充沛。她所養的貓除了「肥婆」12歲時因癌病離世,其餘四隻貓享年16至20歲。每隻貓帶來的各種經歷和生活點滴,她仍歷歷在目。

Fion沒有刻意追求愛貓長壽,而是在他們還在生的日子,當他們是真正的家人寵愛,經常和他們談話溝通,眼神交流互動,盡量讓他們感受到愛。「只要無限地愛他們,而他們完全感受到便可以,他們自己的貓生可以到幾多歲,就順其自然了。」

主人Fion自述:

貓貓名字:肥婆
年齡:終年12歲

肥婆以前是唐樓天台伯伯一直綁著飼養,後來問我媽會否領養她。她曾經在唐樓窗外邊沿坐著,最後全家合力引導她走返屋內。她亦曾經曬太陽睡覺,結果曬到變「豬頭」。她是最有人性的毛孩,懂看眉頭眼額,最懂事。2004年7月她確診口腔癌,我父母在當年7至11月每星期帶她覆診,照顧和餵藥,她的生存意志很強,口腔不停流血但不肯放棄,努力生存。最終我媽放工回家時跟她講如果太辛苦,就翌日帶她去醫院放她走,當晚她便選擇在我媽懷抱中離開了。


貓貓名字:細貓
年齡:終年16歲

細貓來自親戚的老闆家中,過去和幾隻大狗一齊生活。因為細貓是失聰,親戚不想他整天提心吊膽生活,所以問我媽會否領養他。他因為耳聾,性格很敏感,防禦心很重,我們盡量不會嚇到他。他的性格比較獨立,不准我們抱,但他和(另一隻貓)肥婆關係好。

他曾經在唐樓窗外邊緣直走到隔鄰屋,還從窗戶走入屋,最後要鄰居通知我們抱他回家。如果不小心踏到他尾巴,他會從房到廳一邊走一邊鬧。

細貓最後在16歲那年,身體開始變差,走幾步便要躺下,最後因腎衰竭安詳離開。


貓貓名字:阿Bee
年齡:終年17歲

阿BEE是唯一一隻買回來的貓,那時沒聽過可以領養毛孩。當天是父親節,一家四口外出吃飯,經過寵物店見到這隻四啼踏雪的貓B,我們吃飯時已經幫他改了名字。食完晚飯後,我們四人不約而同對他念念不忘,決定即時帶他回家。

他的嘴巴有粒痣,經常說話,你講一句,他會回應你五句,但都很平易近人。他整天四腳朝天睡覺,是一隻不甘願但又勉強讓人抱的毛孩。他十分聰明,家中曾經養了三十多隻倉鼠,半夜全部跑了出來,他當時推開我房門,口叼著一隻倉鼠跳上我身上告訴我這件事,於是我叫醒全家一齊捉鼠回籠。

他在2012年下半年確診口腔癌,和肥婆的命運一樣。他已經完全吃不到東西,口腔不停流血,所以今次決定選擇讓他離開,最後在獸醫診所安詳離開了。


貓貓名字:那渣
年齡:終年20歲

那渣是我讀書時在九龍城街上紙箱內救回家的,因為他的樣子看上很骯髒,所以取名那渣,但他是那麼多毛孩中性格最溫馴,對其他貓很遷,唯一是喜歡作弄細貓。其實他是比較想親近細貓,所以經常嚇細貓,吸引細貓的注意力。

他曾經兩隻耳朵都因為細菌感染而起了水泡,手術後耳朵形狀變成了一隻假摺耳貓。他肥肥白白健康地生活,直到17、18歲時開始間中去廁所有困難,亦試過有血尿。我們嘗試給他喝純菜湯,身體又回復正常,最後於20歲時在睡夢中安詳離去了。


 

貓貓名字:阿B
年齡:終年20歲

阿B是我讀書時期收養,朋友在觀塘街上的紙箱內發現他,當時應該只有一個月大。由於朋友只有養狗經驗,所以交託我先照顧貓B。當貓B三個月大時,我哭著對朋友說可否讓給我,他便因此加入了我們大家庭。

由於他跟「那渣」(另一隻貓)品種相似,又年齡相近,所以他們兩隻貓特別親近。他對那渣包容性和愛護度很高。阿B是一隻比較有自律性,有性格,有規律性的毛孩(有次序性地吃完東西便飲水,之後就上廁所),不太容許我們關房門。如果不小心踏到他條尾,他會一邊走一邊鬧,就算你已經不停say sorry,他都鬧不完。

直到他17、18歲開始間中去廁所有困難時,我們嘗試給他喝一些純菜湯。他在17、18歲時曾經要打皮下水,但因為他是不讓人抱和觸摸的毛孩,我和媽媽都沒勇氣幫他打皮下水,那時預計了要經常帶去診所,但奇蹟出現了,他打了兩次皮下水後便回復正常,身型回復肥胖,食得、睡得、痾得。

最後20歲那年,他身體情況變差,當時我不在香港,由獸醫護士朋友上門幫忙照顧他。我感到到他想等我回來,媽媽叫我錄音給他,叫他不要勉強自己等我回來,翌日早上他再次聽到我錄音的說話後,便在我媽身邊安詳離去了。


貓貓名字:豬仔、阿豬、肥豬
年齡:18歲

阿豬是我從澳洲帶回香港的貓,她來香港時大約三個月大,她算是萬千寵愛在一生的毛孩,我們稱她為港女。她剛到港便嚇怕了另外四隻貓(我第一隻貓當時已離世),她活力充沛,又任抱任玩,比較喜歡親近人多於貓。

當她不守規矩時,常被有自律性的阿B訓話,被鬧到坐在一角不敢動。如果讓阿B知道她咬我們,阿B會立即跑過來教訓她。現在她是我們家中唯一一隻毛孩,已經被寵愛到一個點,但說實話,溺愛又如何?只要她幸福就好,到現在這婆婆仍像小朋友,一直被寵愛下去。

她沒有特別養生,之前我那兩隻20歲離世的貓懂得漫活,比她還懂養生。她當自己是人,我們和她相處溝通也是一樣當她是人,每天睡醒,她都要我們抱她一下。現在間中會讓她飲少少雞精、魚精,乾糧、罐頭、小食等都照食不誤。

只要無限地愛他們,而他們完全感受到便可以,他們自己的貓生可以到幾多歲,就順其自然了。

調查指七成受訪港人愛狗 大部分倡推行動物友善政策

【動物專訊】香港動物友善政策一直被指落後,「亞洲動物基金」在今年7月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高達七成受訪港人喜歡狗,不喜歡狗的只得6%。大部分受訪者均盼香港成為更動物友善城市,當中七成受訪者認為應增加殘酷對待動物的罰則,五成受訪者贊同設立虐待動物人士公開名冊,更有高達42%受訪者認為香港應禁止商業賣狗牟利。另外,調查又顯示多達90%受訪者希望可以讓狗隻乘搭的士和Uber,75%受訪者支持港鐵讓狗使用列車。

亞洲動物基金於今年7月以問卷訪問了1133名香港居民,調查結果顯示,72%受訪者喜歡狗隻,只有6%受訪者不喜歡狗。非狗主的受訪者當中,也有67%喜歡狗,亦有52%非狗主表示有興趣將來養狗。

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港人均認為狗隻能紓緩壓力,有助精神健康。86%受訪者認為狗能夠減輕人的焦慮和壓力,76%受訪者認同看見狗在身邊,會變得更快樂,74%認為狗能夠讓不同人正面地連結在一起。

然而,調查指不幸地,高達44%受訪者是透過寵物店、繁殖者或網上買狗,當中大部分是從寵物店購買。55%受訪者的狗隻是領養回來,從狗場或救援團體領養,和從朋友家人中收養,各佔一半,只有小部分是從網上領養。

調查又發現,只有26%受訪者認為香港能夠滿足到狗隻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最受關注的狗隻福利問題,依次是虐待/疏忽照顧、遺棄,及售賣與繁殖狗隻。

對於改善狗隻福利的政策,72%受訪者認為應增加殘酷對待動物的罰則,包括增加罰款及加長監禁年期。62%認為應在法例引入「謹慎責任」(Duty of Care),列明飼養與看管動物人士必須負的責任。53%受訪者贊同應設虐待動物人士公開名冊,42%受訪者認為應禁止商業售狗。

另外,調杳又顯示多達90%受訪者希望可以讓狗隻乘搭的士和Uber,75%受訪者支持港鐵讓狗使用列車。

走失柴犬躲陡峭山崖三天 昨日奇蹟救回

【動物專訊】日前在滘西灣沙灘走失的柴犬,在狗主陳小姐和友人、熱心義工不放棄下,終於昨日尋回。原來柴犬在這三日身處極陡峭的山上,餓著肚子在四野無人的草叢中躲藏,肚皮滿是樹枝劃傷的傷痕,附近有數隻鷹低飛徘徊。狗主陳小姐和數名友人昨早冒險上山,幾經辛苦才救起狗狗,惟其中一人被蜜蜂螫傷20多處,陳小姐更在上山途中中暑,需要送院,昨晚才在家中與愛犬重逢。陳小姐感激很多義工、熱心市民幫忙尋犬,讓愛犬得以平安獲救。

陳小姐一家在10月4日下午於於滘西灣沙灘走失了柴犬,當時那柴犬身上有啡色狗帶,她曾對本報指有人目擊有一班人將一隻柴犬帶上船,並在白沙灣碼頭上岸,懷疑是自己的狗。然而,翌日她收到一些在滘西洲通宵訓練的市民提供線索,指目擊柴犬仍在滘西灣沙灘,更走上了石壁。

她和丈夫及母親這幾日輪流前往尋犬,眼見石壁位置十分崎嶇危險,令她們更擔心狗狗安危。她昨早6時半便和友人及義工於西貢碼頭出發前往尋犬,菲律賓籍友人在船上看到山上有鷹徘徊,決定鎖定該位置上山尋找。

「我們四個人上山,一人留在沙灘接應。但去到山腰時我和兩位菲籍友人已失散了,到9時47分友人在山上發現他(柴犬),他吠了幾聲又跑入草叢,他們到10時44分再次發現他,當時在很高的草叢下看到他條尾,原來伏在草中休息,於是他們兩人包抄,去到下午1時43分才捉到他。」

陳小姐兩名友人花了一小時才將狗抱回沙灘,反而陳小姐在山上中暑,要送往醫院,直到晚上8時回家才能夠與愛犬重聚。她說:「他很瘦,整個肚皮都是傷痕,十分可憐。」

她又感謝很多人幫忙提供資料,亦有很多義工不辭勞苦前往幫手尋犬,毛守亦曾到沙灘設籠。

 

陳小姐的友人昨早在山上發現走失的柴犬,當時狗狗還吠叫回應。
陳小姐的友人昨早在山上發現走失的柴犬,當時狗狗還吠叫回應。
狗主陳小姐的兩名友人將狗救起。
狗主陳小姐的兩名友人將狗救起。
兩人救起狗狗時,狗狗沒有掙扎。
兩人救起狗狗時,狗狗沒有掙扎。
狗狗所處位置十分陡峭。
狗狗所處位置十分陡峭。

狗狗肚皮滿是傷痕,料這幾天遭樹枝劃傷。
狗狗肚皮滿是傷痕,料這幾天遭樹枝劃傷。
走失三天的柴犬(左)昨日平安回家。
走失三天的柴犬(左)昨日平安回家。

《情常在》 推土機下的動物

位於新界東北的古洞,舉目盡是地盤,或人去樓空的廢墟空屋,這裡是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收地位置,推土機正忙於清拆僅餘的建築物,將昔日的廠房和住宅化為礫土。堆得如山高的泥土和建材上,幾隻唐狗步行其中,他們原本都是古洞的居民,現在人走了,他們卻留下來,孤苦無依地面對無情的推土機。

義工估計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有4000隻動物需要安置,但政府並沒有確認這些動物的當地居民身分,也沒有為他們提供上樓或原區安置政策。動物義工近幾年努力營救這些遺留下來的貓狗,救得一隻得一隻,但數量太多,很多貓狗來不及救,有些已不幸身亡,有些則在地盤惡劣環境下艱苦求存。

記者:周裕恆
攝影、剪接:彭志行
旁述:譚善彤
監製:梁美寶

圖片來源:本報記者拍攝、義工提供

位於古洞的志記鎅木廠,是新界東北第一期收地計劃中最後搬遷的廠房,該廠一直在覓地搬遷,但政府的收地限期已在9月13日屆滿,地政處人員和警員在9月27日圍封該廠。該廠負責人三兄妹之一的「妹姐」王美嬌所養的三隻狗「刀仔」、「燒賣」和「小黑」目前都獲得安置,不用流離失所,但她每日餵的八隻社區狗,只有三隻早前獲毛守救起,另外五隻在推土機和泥水地盤中勉強求存。

妹姐養了三隻狗(左起:刀仔、小黑、燒賣)多年,木廠被封了,她的三隻狗都找到安置。
妹姐養了三隻狗(左起:刀仔、小黑、燒賣)多年,木廠被封了,她的三隻狗都找到安置。
木廠後的8隻狗過去一直由妹姐餵,但木廠被逼遷走後,他們急需救援。
木廠後的8隻狗過去一直由妹姐餵,但木廠被逼遷走後,他們急需救援。
毛守早前救起其中三隻狗,並交阿棍屋照顧。
毛守早前救起其中三隻狗,並交阿棍屋照顧。

這八隻狗原本是附近廠房和貨倉所養,但那些倉主已搬走,留下了他們繼續守住這個家。妹姐看他們很可憐,今年農曆年開始餵他們,「當時又凍又下雨,看到他們隻隻瘦到皮包骨,肚餓得好犀利,就開始每日黃昏餵他們,一日一餐。」

地盤中五狗仍待救
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已經是一片地盤,每天都有工人在清拆廠房,那些狗平時躲在樹林中,待黃昏工人收工時,他們才敢走出來。他們對人充滿戒心,只信任每日餵他們的妹姐。當妹姐拿著煮好的糧食走出木廠後門,高呼「狗仔」時,那些狗便開始現身和聚集,陸續走到妹姐面前吃東西。

妹姐坦言當她被逼遷走後,也沒辦法繼續餵那些狗,只能抱著餵得一日得一日的心態。有社工知悉那區很多狗被遺下來,聯絡了動物義工幫忙,「520浪浪加油站」和「毛守救援」均前往救狗,「520浪浪加油站」義工救了數隻狗B,而毛守獲地盤准許在9月15至25日10日內在木廠後的地盤位置設籠救那八隻狗,但那些狗十分機警,毛守Kent形容他們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雖然仍會前來吃妹姐提供的食物,但如果發現附近有其他人,他們馬上便會跑開。

Kent形容木廠後生活的狗對人十分警誡,是精英中的精英,並不容易救起。
Kent形容木廠後生活的狗對人十分警誡,是精英中的精英,並不容易救起。

結果10日內只成功救起其中三隻,並交到非牟利機構「阿棍屋」暫時照顧,「當時有五隻進入了天羅地網,但想不到有兩隻狗直接跳過很高的圍欄逃跑。」現時「520浪浪加油站」與地盤商討後,會接手嘗試拯救餘下那五隻狗。

Kent坦言,這些狗當這裡是他們的家,但現在城市發展將他們的家變成地盤,如果現在不及時救起他們,他們會繼續留守,結果可能是被車撞死,被漁護署捕捉,命運會十分悲慘。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在2018年逐家逐戶拍門查訪,從而推算出新界東北有4000隻動物需安置。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在2018年逐家逐戶拍門查訪,從而推算出新界東北有4000隻動物需安置。

4000隻動物需安置
木廠附近那些社區狗的故事,只是新界東北收地的冰山一角。由一班義工組成的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曾經於2018年逐家戶戶拍門查訪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居民,統計他們養了什麼動物,動物的性情如何,及他們有否安置那些動物的安排,從而推算新發展區內有約4000隻動物需要安置,當中包括家養貓狗、放養貓狗、倉狗、社區貓狗等。隨著收地陸續開展,很多地方人去樓空,很多動物卻被留下來,因為村民要帶狗上公屋並不容易,有些人平時放養貓狗只是每天餵食,並不打算帶到新家一同居住。

團體促確立動物居民身分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Joanne表示,問題根源在於政府沒有在發展規劃中加入安置動物的政策,並沒有將動物作為該社區的居民身分看待。他們早已向政府提出四項建議,處理動物安置事宜,首先是為動物進行仔細統計,並為他們進行絕育放回,植入晶片,確認他們是新界東北受影響動物的身分。Joanne說:「他們要實施零撲殺政策,因為發展是政府帶來的,受影響的動物不應該被害,將來如果被漁護署捕捉時,也應安排領養或繼續容許他們在社區生活。」

第二項建議是由發展局成立專責小組統籌動物安置,連結房署、地政署、漁護署等不同部門制訂動物安置策略,而非像現在般各自為政,沒有明確政策處理。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Joanne表示,政府在發展規劃上沒有考慮動物安置問題。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Joanne表示,政府在發展規劃上沒有考慮動物安置問題。

第三是由政府成立領養中心和教育中心,為發展區的動物提供訓練和領養安排。第四是准許村民帶狗上公屋,Joanne說:「既然政府早已劃了兩個屋邨用來安置村民,便應放寬飼養動物的規例,容許村民帶狗上樓,而不是將所有人趕上樓,卻將動物留在發展區。」

盼讓村民帶狗上樓
她直言,很多村民都想帶動物上樓,但真正成功的只得少數,「曾經有個案是村民已獲醫生紙可以申請伴侶犬,但房署職員卻聲稱沒有表格可以填,我們很堅持幫手去問,最終才問到那表格,如果是一般村民可能會覺得真的沒有方法,逼於無奈放棄隻狗。」

隨著志記鎅木廠被圍封,新界東北的第一期收地已告一段落,但第二期收地很快會來,將有更多貓狗需安置,Joanne認為政府應汲取經驗,採用他們的建議,不要再製造很多動物被遺下來的悲劇,最後卻要義工和動物團體為政府的做法埋單。

她說:「政府向一些非牟利機構提供資源擴展他們的狗場,用作收容新界東北的狗,但我覺得政府可以帶頭做到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將責任卸去其他民間團體身上,增加他們的壓力。」

政府在9月底圍封木廠。
政府在9月底圍封木廠。
木廠負責人三兄妹對木廠被封感到十分無奈。
木廠負責人三兄妹對木廠被封感到十分無奈。

4000動物 現僅400獲安置

政府發展新界東北,卻只向村民提供了一張羅列七間動物團體聯絡方法的單張,令人誤會那些團體收了政府錢負責接收新界東北遺下來的貓狗,但其實並無其事,雖然漁護署有將新界東北村民棄養的貓狗交到動物團體安排領養,但更多是由義工和團體在這幾年收村民求助而拯救,而實體獲救動物總數估計約400隻,還不到4000隻動物的十分一。

在新界鄉村收地發展,令很多貓狗因此被棄養,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在2020年1月至今年7月,漁護署從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居民接收66隻狗和55隻貓,並已全數交由動物福利機構照顧及安排領養。漁護署指正正積極與伙伴動物福利機構合作,安排接收及領養受發展項目影響的動物。

本報向多個動物團體及義工查詢,不少團體均有接收新界東北的貓狗,例如阿棍屋接收了約43隻狗和10多隻貓,香港拯救貓狗協會接收了約40隻貓和3隻狗,救狗之家也接收40隻狗。

有些義工則在這數年救援了很多貓狗,例如毛守大約救了70隻貓狗,520浪浪加油站也救了9隻狗,而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亦為約100隻貓狗尋找領養,還有為500隻貓狗絕育。

獨立義工Angel表示,新界東北第二期收地會有更多動物需要救援,她所知至少有數百隻貓待救。
獨立義工Angel表示,新界東北第二期收地會有更多動物需要救援,她所知至少有數百隻貓待救。

不過,由於要安置的動物數量實在太多,令到義工也吃不消。一直在新界東北救貓狗的獨立義工Angel坦言,在救援的過程中,看到很多貓狗因為沒人理會而死去,單是她親眼見到的也有20多隻,甚至在一間空屋中,看到一隻被綁著死去的狗,只剩下皮和骨。

她說:「對義工來說,最難過是看到很多貓狗沒人理和生病,但數量實在太多,我們沒有錢去醫治他們。」她指第二期收地涉及的動物更多,已有餵貓人向她求助,指有某地方有40隻貓待救,而在古洞菜站附近的社區貓,估計也有近200隻貓需要拯救,數量非常龐大。她希望政府能夠正視問題,提供資源讓義工和動物團體真的去拯救那些貓狗。

古洞村民:盼兩狗能視為家庭成員一同安置

居於古洞的鍾先生一家,盼政府能讓兩狗上樓,因為他們也是家庭成員。
居於古洞的鍾先生一家,盼政府能讓兩狗上樓,因為他們也是家庭成員。

【動物專訊】新界東北有很多村民養貓狗,但將來收地後,即使他們能夠上公屋,也未必可以帶狗上樓,不少村民因此忐忑不安,擔心有天要和早已視作家人的狗分離。鍾先生一家養了10歲的狗「蕃薯」和12歲的狗「哪吒」,只盼能夠一直不離不棄。

哪吒在出生不久後,由鍾先生兒子在垃圾桶中救起,而蕃薯則是在狗場中領養。鍾先生視兩狗是家人,他們有自己的床,和鍾先生睡在同一間房。

他表示,由自己父母開始計起,已經居住了這間屋70年,現在自己也快退休了,如果要另租地方居住,未必負擔得起,但如果上公屋,卻又擔心兩隻狗無法一同上樓。

「我當然期望政府可以讓我們連狗一齊搬上去,但現在政策好像是不行。我也不知道可以怎樣做。我早已當他們是自己人,希望政府能夠將他們納入為家庭成員的一部分。」

訪問當日,他們夫婦女兒和兩隻狗即場拍攝了一張家庭照,兩狗十分乖巧坐下來和主人一同拍照,一家人充滿默契。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義工Joanne表示,不少村民都抱著和狗不離不棄的想法,希望政府明白他們的訴求,准許他們帶狗上樓。

小狗疑被小巴輾過終不治 義工急尋目擊乘客

【動物專訊】動物也是生命,活生生一隻狗疑被小巴撞倒輾過,最終重傷離世,該小巴還不顧而去。浪浪送行者義工昨晚7時15分收到求助,有車房人員於元朗公庵路目擊一輛39號綠色小巴將狗撞倒輾過,卻沒有停車,直接駛走。義工聯絡了毛守幫忙帶狗醫治,惟該狗終因重傷而去世。肇事小巴司機撞到狗後沒有即時停車,涉違反《道路交通條例》,浪浪送行者呼籲目擊事發經過的小巴乘客聯絡他們。

根據新修訂的《道路交通條例》法例,當車輛發生意外令貓狗受傷,司機必須停車,並向警員或任何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提供包括姓名及地址的個人資料,並於不遲於意外發生後24小時內報警。如司機撞到貓狗沒有停車,可罰款1萬元及監禁12個月,如沒有在24小時內報警,可罰款2.5萬元及監禁6個月。

浪浪送行者表示,昨晚7時15分收到求助,指元朗公庵路有狗被車撞到,下半身不能動彈。義工到場後發現該狗仍生存,於是聯絡毛守幫忙,但那隻狗重傷嚴重,終於離世,由浪浪送行者善終,並改名為「大隻苗」。

義工指該狗是被一輛39號專線小巴撞倒及輾過,該小巴更不顧而去。車房人員見狀想將狗狗搬上路邊,其時有另一輛小巴駛至,而且並無減速,車房人員即衝出馬路喝停小巴,避免該狗再被輾過。

該狗最終離世,車房人員也表示會報警,浪浪送行者義工形容事件人神共憤,批評小巴司機妄顧狗的生命,呼籲小巴上目擊事發經過的乘客聯絡他們。

元朗有狗被車撞傷,有車房人員將他移到路邊,惟該狗最終傷重死亡。
元朗有狗被車撞傷,有車房人員將他移到路邊,惟該狗最終傷重死亡。
義工批評肇事司機妄顧生命,呼籲目擊乘客聯絡他們。
義工批評肇事司機妄顧生命,呼籲目擊乘客聯絡他們。

狗媽生四狗B後不久失蹤 熱心村民急為狗B尋家

【動物專訊】失去了狗媽庇護照顧的狗B們,需要人類給他們一個家。在錦上路一村中生活的狗媽在7月生下了四隻狗B,但卻在狗B戒奶後失去蹤影。狗B們經常到一熱心村民Chris家門外玩耍和吃他提供的狗糧,但Chris家中已養了四隻狗,無力再多養四隻,所以決定自己收養一隻,另為其餘三隻狗B尋家,希望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安樂窩。

Chris對本報表示,在村中生活的狗媽兩個多月前於他家附近生下了四隻狗B,他當時也有餵狗媽,讓狗媽有足夠營養為四狗B餵奶,但當狗B戒奶後,狗媽便突然不知所蹤,沒有再出現。

遺下來的狗B繼續在他家附近生活,經常來和他所養的四隻狗玩及吃狗糧,Chris充當了暫養這狗B的角色。然而,隨著這些狗B日漸長大,他沒能力再養多四隻狗,最多只能收養其中一隻,因此近日上網求助,希望為餘下三隻狗B尋找領養。

他為其中兩隻狗拍照放上網尋家,另有一隻白色的狗B因為比較離群,暫時未能為他拍照。他已幫他們洗澡和醫治濕疹,皮膚問題已經好得七七八八。有意領養的人士可通過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risrockyou/ )與Chris聯絡。

狗女BB性格精神好動,不怕羞,看到食物就會笑。
狗女BB性格精神好動,不怕羞,看到食物就會笑。
唐狗妹妹性格好動但有點害羞。
唐狗妹妹性格好動但有點害羞。

柴犬昨午滘西灣沙灘走失 有人目擊類似狗隻被人帶上船

【動物專訊】急尋走失兩歲半柴犬女,疑被人帶走上船。狗主一家昨日下午在滘西灣沙灘走失了一隻柴犬,當時那柴犬身上有啡色狗帶,其後有一名市民目擊有一班人將一隻柴犬帶上船,另有兩人目擊有一班人於西貢白沙灣碼頭帶狗上岸,懷疑是同一隻狗。狗主陳小姐非常擔心愛犬安危,在網上急尋狗狗,亦已報警求助。

陳小姐對本報表示,當時他們一家帶狗到滘西灣沙灘遊玩,她和女兒在海中浮潛,而她媽媽則留在沙灘陪伴柴犬,但下午5時她丈夫收到她媽媽的電話,得知柴犬走失,急忙趕回沙灘尋找。

她說:「有一名遊客在拍攝影片時,於4時22分拍攝到我隻狗還在沙灘行走,但在4時30分已經不見了。」後來有遊客告訴她看到隻狗被人抱走上船。

她們在沙灘搜尋了一段時間沒發現後,即返回白沙灣碼頭,有一名市民告知在6時左右看到一班人拖著柴犬上岸,那班人有成人也有小童。陳小姐在深夜再收到另一市民報料,同樣看到有班人帶著狗從白沙灣碼頭上岸。現時仍未有影片或相片確認,但陳小姐認為那隻狗應是自己愛犬,因此報警求助。

陳小姐表示,那柴犬在2021年7月來到她家中,十分溫馴乖巧,對人沒有戒心,突然被人捉走令她很擔心。她強調愛犬有晶片,走失時有啡色狗帶,不可能被人誤以為沒主人而帶走。她希望知道愛犬下落的人盡快聯絡她,讓她們可以重逢。

柴犬昨日下午走失,疑被人帶走上船,狗主陳小姐十分擔心。
柴犬昨日下午走失,疑被人帶走上船,狗主陳小姐十分擔心。
陳小姐表示,愛犬有晶片,另一特徵是側邊看前胸像有個心型。
陳小姐表示,愛犬有晶片,另一特徵是側邊看前胸像有個心型。
陳小姐形容愛犬性格溫馴,對人沒有戒心。
陳小姐形容愛犬性格溫馴,對人沒有戒心。
陳小姐表示有遊客在4時22分拍攝到愛犬仍在沙灘上,但4時30分已不見蹤影。有目擊者指看到有班人將狗抱上船。
陳小姐表示有遊客在4時22分拍攝到愛犬仍在沙灘上,但4時30分已不見蹤影。有目擊者指看到有班人將狗抱上船。

為救狗山上餵兩個月 曾共患難建立人狗情

【動物專訊】患難見真情,熱心女子阿華為了幫忙搜救走失了的唐狗「Tim少」,在今年5月底至8月底幾乎每天一早便到山上餵他,由剛開始只能放下食物遠遠看他進食,到經常一起行山遊玩大半日,還有一齊在山上躲避猴子野豬的共患難經歷。Tim少漸漸打開心防,由對人有戒心,變成認定阿華是主人,依依不捨地緊跟著她。8月23日,阿華成功帶Tim少回家,Tim少在車上展露發自內心的燦爛笑容。阿華本只是打算幫義工尋狗,沒想到會建立出深厚人狗情。

Tim少是毛守收到求助後於昂坪所救的狗,並交到求助人所找的暫托手中,但在今年5月暫托期間於大圍隔田村附近走失,後來跑上了紅梅谷引水道。阿華之前參與搜尋走失狗薯餅,和很多當日尋薯餅群組的熱心人士一樣,選擇繼續幫忙尋找走失動物,當她得知Tim少就在隔田村附近走失,而那地方距她家只有20分鐘路程時,便決定幫忙尋狗。

當時Tim少跑到山上,有行山人士向義工報告他每天早上出沒位置,阿華便每天早上8時便帶食物到該位置,定點餵他食物,希望先安穩住他不要亂跑,再慢慢建立信任。

「最初他都很驚我,只要我走近一些,他就會向後躲避,我亦試過拿食物測試可以走到多近,但他要我保持一定距離才敢安心進食。」Tim少最初吃完便跑,後來會自己在空地玩一會,阿華則坐在附近看著他。就這樣餵了一個月,Tim少漸漸習慣和阿華相處,但她仍無法近身,當拿出繩來,Tim少會十分警覺及躲避。

7月初颱風襲港,之後Tim少失蹤了五天,後來行山人士報告在附近的鷹巢山發現他,阿華便在他出沒的地點再次餵食,「當我在鷹巢山叫他名字時,他從草叢走出來的神態超開心,搖著尾走出來,神情好像在說你終於找到我啦。」

人狗在鷹巢山重逢後,雙方感情都更進一步,有時阿華在早上8時餵完Tim少後,會一起在山上散步至黃昏,互相陪伴,「我叫他名字,他會跟過來,有時我叫他等我,他真的會站著等。」

他們還有一次共患難經歷,那次他們走到顯徑引水道,發現前路有野豬,後路則有猴子,Tim少對這兩種動物都十分害怕,無路可逃,嚇到想跳進叢林,「我當時驚他會跳落山,於是我便跟他說我們一起衝過去猴子那邊逃跑,他又真的跟我一齊跑過去。」她形容,這次經歷感覺大家感情再進一步,Tim少慢慢開始常跟著她,後來更讓她摸頭和頸,她也知道救起Tim少的時機快來到。

8月19日星期五黃昏,當阿華和Tim少行了整天山,打算回家時,Tim少竟一直尾隨她落山,這反倒讓她感到為難:「因為當時我沒有帶繩,如果他可以平安和我回家是最好,但那條路有很多車,隨時嚇到他不知跑往哪裡。」沒辦法下,她唯有向義工求救,他們趕至將Tim少引回山上。經此一役,阿華決定盡快為Tim少上繩帶走。

終於在8月23日,阿華和Tim少如常在行山徑散步時,成功為他上繩,「他剛開始都有掙扎,但當我叫他Stay時,他又真的停了下來。不過一停便是大半小時不肯動,我要不停安撫他,才成功將他帶下山。」當Tim少被抱上義工的車輛後,卻顯露出燦爛的笑容。

Tim少當日首次踏足阿華的家,很快便適應下來,「我替他沖涼後,拿了張氈給他,他便好像BB般睡覺。」Tim少在阿華家中安頓下來,生活至今,她形容Tim少是很聰明和聽話的狗,雖然還未懂如何和其他狗相處,但最近他已開始會主動和其他狗打招呼和撩玩。

她坦言,之前所領養的狗Bill Bill離世後,心情一直未平復,本沒打算再養狗,但和Tim少相處這麼久,已將他視作一家人,現在只要成功游說到家人同意,便可以正式領養Tim少。

今次成功救起Tim少,有很多義工如Kenny等熱心付出,亦有很多行山人士幫忙留意和報料,阿華十分感謝這麼多人幫忙,才讓Tim少可以過安穩的家庭生活。

Tim少今日5月從暫托人手中走失,跑上山上。
Tim少今日5月從暫托人手中走失,跑上山上。
Tim少對人有戒心,阿華幾乎每早都上山餵他,慢慢建立了信任和感情。
Tim少對人有戒心,阿華幾乎每早都上山餵他,慢慢建立了信任和感情。
阿華和Tim少在山上相處了約兩個月,Tim少甚至會跟阿華一同行山。
阿華和Tim少在山上相處了約兩個月,Tim少甚至會跟阿華一同行山。
人狗在這段日子建立了感情,今年8月23日,阿華終成功為Tim少上繩,帶回家中。
人狗在這段日子建立了感情,今年8月23日,阿華終成功為Tim少上繩,帶回家中。
Tim少認定了阿華是主人,雖然上繩時有害怕,但終於肯跟阿華一同落山。
Tim少認定了阿華是主人,雖然上繩時有害怕,但終於肯跟阿華一同落山。
上車後的Tim少露出燦爛笑容。
上車後的Tim少露出燦爛笑容。
Tim少現在已適應了新的家庭生活。
Tim少現在已適應了新的家庭生活。

城門水塘唐狗突失蹤6天 義工今山洞內救起揭胸側受傷流血

【動物專訊】本報在9月中曾報道城門水塘一隻懷疑被人斬傷的唐狗「阿仔」於山洞獲救,但阿仔6日前突然失蹤,「520浪浪加油站」義工今日趕到山洞尋找,發現匿藏的阿仔,身上竟有另一傷口血流如注,而且出現脫水情況,若不是義工今日來救,恐怕有機會於山洞內孤獨喪生。義工Bella表示,阿仔生活的環境極不安全,決定將他帶走照顧,並會安排盡快到獸醫診所檢查。

已屆10歲的阿仔由蘭姐所養,在今年9月10日懷疑被村民斬傷,其後躲進山洞,後來毛守Kent將阿仔救出,當時看到他背部有兩吋半的傷口。據知,蘭姐之後將阿仔放在籠中休養,但6日前阿仔撞開了該鐵籠跑走,一直失蹤,直到今天Bella聞訊前來搜尋,才發現他的行蹤。

原來阿仔再次躲在山洞內,但當義工將他救出時,發現他的左胸側有一道很深的傷痕,而且血流如注,阿仔亦出現脫水情況,身體十分虛弱。Bella坦言,如果今天沒來搜救,可能阿仔已經失救而死。

她指,阿仔已經10歲,而且多次離奇受傷,繼續在該處居住十分危險,所以決定將他帶走,並會到獸醫診所檢查。

相關報道:
唐狗疑被斬傷躲進山洞 義工愛協進洞救狗不果
疑被斬傷唐狗獲救 義工聯絡愛協驗傷

城門水塘居住的狗「阿仔」失蹤6天,義工今日於山洞救出阿仔。
城門水塘居住的狗「阿仔」失蹤6天,義工今日於山洞救出阿仔。
阿仔左胸側有傷口,未知是否人為。
阿仔左胸側有傷口,未知是否人為。
阿仔的傷口血流如注。
阿仔的傷口血流如注。
義工認為阿仔居住的環境太危險,決定將他帶走。
義工認為阿仔居住的環境太危險,決定將他帶走。
唐狗阿仔9月時疑被人斬傷,其後躲入洞中。
唐狗阿仔9月時疑被人斬傷,其後躲入洞中。

 

 

 

 

 

 

狗仔走失兩個月 主人仍盼能再見

【動物專訊】動物走失讓主人牽腸掛肚,兩歲狗仔JoJo今年7月30日早上10時在大角咀海麗邨被雷聲嚇至跳出狗車跑走,奔向昂船洲八號貨櫃碼頭方向,狗主李小姐和胡先生在這兩個月不斷尋找,亦有不少義工幫忙,但至今連JoJo身影都沒看到。李小姐坦言,仍然希望能夠和JoJo重逢,只望他仍在生,「如果有人帶走他都是好消息,至少知道這段時間他有人照顧。」

JoJo是地盤狗所生,李小姐的男友胡先生想養狗,所以他們在一年多前收養了JoJo,而李小姐其他亦養了另一隻狗Shinee。他們在7月30日早上帶JoJo散步後,將他放回狗車打算離開時,突然的雷聲嚇得JoJo跳出狗車跑走,JoJo走失時頸上繫有橙色頸圈。

很多消息都指JoJo走進了昂船洲,但最後目擊已是8月11日,有人指在葵涌6號貨櫃碼頭南路與華潤際物流中心行人路看到他出現,之後便音訊杳然。

李小姐表示,現時有5至6名熱心義工幫忙尋找,這兩個月出動過很多次,她希望能夠尋回JoJo,並坦言如果有人之前帶走JoJo,對她而言都是好消息,因為至少知道JoJo仍在生,而且有人照顧,但她和胡先生最希望仍是能帶JoJo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