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72

主人盼豬肥dur健康重新站起來 呼籲市民不要養豬當寵物

【動物專訊】豬年伊始,傳媒機構紛紛採訪許多有關養豬的故事,但十歲豬豬「肥dur」的主人Tony則希望向公眾呼籲,市民不要一時貪得意養豬,豬和貓狗或其他動物一樣,一樣有生命、有感情,需要主人照顧,但養豬需很多環境配合,並非易事,飼養前要三思。他向記者坦言,最近因肥dur健康大不如前,非常苦惱,前蹄指甲發炎、身體出現壓瘡,即使看了獸醫,情況仍較以往差,最近更無法站立,他盼望獸醫或懂得豬科的機構可以提供協助,好讓肥dur變回健康豬豬。

肥dur現時已十歲多,多年前由Tony的家人帶回家。當時他的家人因為寵物店職員稱,肥dur是迷你麝香豬,體型不會長大,故家人在缺乏知識下購買回家。當時更有些養主分享,只要限制小豬食量,小豬永遠是小豬。

但Tony沒有當肥dur是一隻迷你豬,他當肥dur是親人、朋友,每天給他吃兩至三餐,給予牠充足的食物,更在家中周圍自由活動。小時候,肥dur更愛和主人一起睡覺和玩耍,但隨著身型長大,後來肥dur就愛睡在自己的豬床上。無奈肥dur轉眼已十歲多了,近年豬蹄開始出現問題,包括發炎及難剪甲。由於本港懂得醫治豬的獸醫極少,加上肥dur體重很重,難以外出,他好不容易才找到醫生願意上門替他剪甲及看診。

而肥dur最近疑因受蹄發炎影響,已無法站立,即使蹄情況好轉,肥dur仍不再站立起來,而且有時候更一度無心機吃東西。Tony當時很擔心肥dur會缺乏求生意志,幸好經鼓勵後,肥dur終正常進食。由於無法站立,Tony及家人經常需替肥dur反身,以免牠長期壓著身體,但因Tony本身需上班,加上每次替肥dur反身均需二人協助,肥dur現時身體仍有不少壓瘡令他很痛。

過去近一年,Tony多次向不同機構求助,惟仍無法找到真正能協助肥dur的方法及機構,故新春伊始,他希望各界可以幫忙,找出肥dur無法站立起身的原因,亦希望有心人可以幫忙肥dur。

有關tony和肥dur的故事,讀者可瀏覽《情常在》世界沒有迷你豬重溫。

舊文重溫:《世界沒有迷你豬》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4/10/03/%E3%80%8A%E6%83%85%E5%B8%B8%E5%9C%A8%E3%80%8B%E4%B8%96%E7%95%8C%E6%B2%92%E6%9C%89%E8%BF%B7%E4%BD%A0%E8%B1%AC/

大埔兩牛牛年初一馬路狂奔 漁護署麻醉抬走後死亡

【動物專訊】兩隻牛牛昨日大年初一跑到吐露港公路走入大埔,怎料成死亡之旅,當晚漁護署職員在大埔公路樟樹灘停車場向這兩隻休息的牛牛注射麻醉藥抬走,但兩牛牛其後在動物管理中心內死亡。漁護署對本報表示懷疑牠們對麻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指兩牛牛是枉死,兩牛牛很冷靜,質疑漁護署為何要將牛牛麻醉捉走,亦質疑該漁署獸醫非牛隊獸醫,要求署方交代麻醉藥名稱及份量。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質疑,「對麻醉藥有不良反應,事先署方有否做好評估工作?事件令人感到惋惜,兩牛本來精力無比,卻慘遭『中槍』後身亡,署方需要檢討手法,避免同樣慘劇再次發生。」

兩隻一黑一黃的牛牛昨日下午一度跑到吐露港公路往上水方向,時而跑到馬路中線,時而在路邊,傍晚走到大埔,當時兩牛跑得很快,不似有健康問題。至晚上11時左右,有人發現兩牛牛在大埔公路樟樹灘停車場休息,便通知漁護署。漁護署人員到場後向兩牛注射麻醉藥,將兩牛抬回動物管理中心,但不久兩牛便死亡。

漁護署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昨日接獲通知指大埔公路樟樹灘附近發現兩隻亂闖馬路的黃牛,該署人員到場後嘗試接近牛隻以作檢查時,牛隻均欲逃走,為免牛隻再次走向附近行車公路,獸醫便按既定程序,包括考慮該動物的身型、估計體重等因素,以麻醉槍向兩隻黃牛施放麻醉藥物,再將其移送至該署動物管理中心,惟兩隻黃牛於中心內死亡。根據檢查,兩隻黃牛並沒有明顯傷痕,因此懷疑牠們對麻醉藥物產生不良反應。

圖片來源:「Tai Po 大埔」facebook群組

鄺俊宇去信房署 促酌情讓劉伯伯養狗狗Money

【動物專訊】房署逼華富邨劉伯伯棄養相伴11年的狗狗Money,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今日去信房署屋邨管理處,要求政府酌情容許伯伯和其太太繼續養Money,並暫緩將狗隻遷出的期限。協助伯伯的義工阮先生則表示現時仍未找到人可暫托狗狗,由於房署職員星期五便會上單位檢查,時間緊逼,希望能幫忙暫托的人致電91507264聯絡他。

事緣已76歲的劉伯伯兩夫婦已經養了哥基Money11年,但他們一直不知道可以向房署申請養伴侶犬,近年突然有人投訴Money,結果他們被房署扣分,日前更接獲房署通知要求「處理」狗狗,星期五會上來檢查,如發現有狗在單位內便會扣6分並取消他們公屋住戶資格。

鄺俊宇收到市民求助後去信房署,要求署方體察市民需要豁免讓伯伯養狗,及暫緩將狗隻遷出的期限。鄺俊宇在信中指,狗狗已陪同劉氏夫婦11年多,被視為最親的親人,關係密切的朋友,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希望署方念及事主與狗狗之間的關係並以精神需要酌情豁免。

華富區、民主黨區議員柴文瀚已聯絡事主,他指公屋住戶必須有醫生證明需要,方可在單位飼養狗隻,「我們會盡量協養劉先生與房署溝通,避免再被扣分,也會為減少對鄰居影響提供意見。」

相關報道見:http://bit.ly/2WK9DFF

相伴相依十一載 房署逼伯伯棄老狗

【動物專訊】新年伊始,房署卻無情要拆散一對老人家與相依相伴十一年的愛犬MONEY。76歲的劉伯伯夫婦於新年前收房署的無情信,指兩老違規養狗,要求他們於初四(2月8日、本周五)前棄養狗狗,如房署發現Money,便會即時扣六分及取消兩夫婦公屋住戶資格。

兩老為此憂傷萬分,他們只希望能將MONEY養至終老,不想和他分離。熱心義工阮先生得悉後,正協助兩老在網上為狗狗尋找臨時暫托,希望捱過週五一關,並協助伯伯申請養伴侶犬資格。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正跟進有關個案。

如有意幫忙暫托,可致電91507264聯絡阮先生。

Money雖然已11歲,但是一隻很開朗活潑的狗狗,對陌生人也會很親切的打招呼,但近年牠卻被人投訴,引來房署職員扣分及要求棄養。Money並沒有做任何事,但牠的熱情,甚至是牠是狗本身,都成為了牠的罪名。

阮先生對本報表示,年三十收到養狗的朋友告知,對方在數碼港放狗時認識了一對住在南區華富村已76歲的劉伯伯夫婦求助,伯伯養了11年的哥基狗女Money近年被投訴,已扣了十分劉伯伯視牠為親女,不離不棄,惟最近房署又通知,要求他們在初三前「處理」狗狗,並會在翌日早上到訪,如發現狗狗便會取消公屋資格。

Money是一隻很熱情友善的狗狗,阮先生昨日首次去探劉伯伯時,Money見到他這個陌生人都會衝過來搖尾,「伯伯都說可能因為狗狗熱情,所以嚇到一些怕狗的人」。

他指這兩老雖然養了Money11年,但因為他們不懂上網,一直不知道原來可以向房署申請伴侶犬,而當近年房署多次收到投訴及將他們扣分時,他們也不懂得向外求助,「若不是早幾日伯伯到數碼港放狗時遇到狗友講起這件事,都沒人知道」。他引述伯伯說想養Money到終老,不想分開。

他稱現時最急切是先為狗狗找到臨時暫托,挺過了後日初四(28)房署來搜查那關,然後他會幫伯伯為Money申請伴侶犬資格。

憤怒兼嚇人!元朗疑有人賣狗皮

《動物突發》大年初一,有網民在網上群組「play hard玩硬」指,目擊有人在元朗公廁門口以1000元販賣狗皮,更指有關人士已被警方拘捕。本報向警方查詢事件,警方新聞室指正了解中,稍後回覆。根據現場人士相片所見,一名男子疑似在街上販賣動物皮毛,皮毛上有疑似眼睛,狀甚恐怖。

根據《狂犬病規例》規定,入口貓狗皮毛必須事先向漁護署申領入口許可證,否則屬違法。不過,現時法例並沒有明文禁止出售貓狗的皮毛與所製的產品。

其實,本港近年間中曾有不法商人販賣狗皮。深水埗去年也曾發現有人出售狗皮,檔主更聲言那是北京來的藏獒皮,售價300元,讀者即場向食環署職員投訴,在食環署到場了解後檔主即收回狗皮,其後更聲稱已丟掉狗皮,但仍堅稱賣狗皮不犯法。前年大埔富善街街市一家木店也曾出售狗皮和貓皮,以500元至1000元出售,被揭發後愛協檢走9張貓狗毛皮,交漁護署檢驗。

指失去慈善機構免稅資格 漁護署撤銷毛守領養伙伴安排

【動物專訊】近年捲入盜竊捐款爭議的毛孩守護者,去年11月被稅務局取消慈善機構免稅資格,漁護署上月去信毛守撤銷其領養伙伴機構的資格及撤銷其豁免持有動物售賣商牌照許可資格。被指控盜款的毛守創辦人Kent強調稅務局和漁護署的做法不會影響毛守救動物的工作,又重申盜竊指控失實,現留待律政司調查。

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該署的伙伴動物福利機構必須為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註冊的慈善機構,由於毛孩守護者有限公司不再是《稅務條例》第88條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故在今年1月10日向毛守發出一封撤銷其豁免持有動物售賣商牌照許可的信件,及一封終止其伙伴動物福利機構關係的信件。

指控Kent盜竊28.4萬元捐款的毛守董事黎小姐上月在其facebook指稅局已取消毛守的慈善機構資格,並指稅局三次來信要求毛守交代帳目,但沒會計師樓願意做這盤懷疑涉刑事罪行的帳目。根據黎小姐上載的稅務局11月27日的信件,稅局在去年7月5日、9月17日及10月19日均向毛守發出問卷調查,但沒有獲得回覆,因此撤銷毛守的免稅資格。

Kent回覆本報查詢時則指,有關信件是寄去黎小姐所控制的毛守診所,他一直不知情,而他曾致電向稅局查詢,對方解釋撤銷慈善機構資格是因為毛守一直沒有覆信,因此無法確認毛守是否仍在運作及做慈善工作。

他又表示失去慈善牌和漁署的領養合作機構,對毛守救動物工作影響不大,「我記得只曾在漁護署拿過五隻狗作領養,反而每月扮主人救的流浪狗更多,在漁護署紀錄下我們有超過600隻狗,大部分是扮主人救來的,我們主力救那些入不到領養部的狗,例如大唐狗、不溫馴、不健康或年老的狗。」

毛守董事黎小姐近年指控Kent將28.4萬元過數予其太太,報警指他盜竊,警方去年拘捕他。Kent則指黎小姐的指控失實。

行動不便西施狗狗被棄元朗愛協門外 飽受一晚寒風幸有人救起

【動物專訊】農曆除夕將至,不少家庭都是團年氣氛,但一隻後腳行走不到的西施狗狗卻在昨晚被人放在紙箱中,就這樣丟了在元朗錦繡花園的愛協門外,捱了一晚的寒風,今日多名居民圍觀,亦有市民上網求助,幸有一間寵物用品店的女士挺身而出救起狗狗,讓狗狗不用孤獨在街頭過年。

今日早上網民Lana在facebook求助,說朋友見到有人將一隻西施狗狗放在元朗愛協門外,並說應是昨晚放到現在,並批評棄狗者「你地個良心去左邊度!狗狗幾無助好驚!」

Lana對本報說,是有個車房朋友通知她,由她在網上求助,她說狗狗估計只有兩至三歲,牙齒好白好齊,是狗仔。

她又表示,很多人圍觀,亦有人在等待愛協職員到場,幸好附近一間寵物用品店的女職員看到狗狗情況後決定先救起牠,並即時帶牠到獸醫診所檢查身體及看是否有晶片。

本報會繼續跟進狗狗情況。

瘦弱街貓寒風中顫抖 好心人救起送醫

【動物專訊】一隻已絕育的黑色街貓骨瘦嶙峋,在寒風中顫抖,這是很多街貓的遭遇,但牠今次幸運地遇到熱心市民Anna,Anna上星期見到牠時已想救牠,今朝8時便去現場等牠出現,終成功救起貓貓,用濕紙巾為牠清潔及按摩,然後帶到獸醫診所檢查,還找了好心人接貓貓回家收養。每個人只要肯走多一步,可以改變很多小生命的命運。

Anna在上星期四黃昏見到這小黑貓,當時發現貓貓很瘦及眼睛有問題,她即時聯絡了兩名義工看能否先暫托貓貓,惟兩義工都回覆說現時沒辦法接貓。

她昨日放工時再去找貓貓,但整晚都看不見,所以今早8時再到現場,等了一段時間終見到貓貓現身,她當即用濕紙巾幫牠清潔和按摩,而貓貓十分溫馴,沒有任何反抗。她又見到一個平時餵貓的婆婆,那婆婆說已餵貓一個月,說這貓貓病了很可憐。

Anna在網上求助,很多網民熱心回應,終有好心人願意接貓貓返家收養。她當即帶貓貓看獸醫,獸醫說貓貓太瘦,有嚴重脫水及營養不良,亦要驗血了解是否有嚴重腎病。

獸醫稍後會有驗血報告,請祝福小貓貓健康。

元朗橫洲半年後收地動物零安置 村民:你不只搶我們的地 還殺我們家人(貓狗)

【動物專訊】元朗橫洲新發展區最快半年後收地,除了居民被逼遷外,區內估計至少400多隻貓狗將面臨絕境,立法會跟進橫洲發展項目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日舉行公聽會討論動物安置問題,多名與會者指動物是他們家人,批評政府「不只搶我們的地,還殺我們的家人(貓狗)」。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表明不會放寬公屋禁止養狗政策,指2016年調查顯示大多數公屋居民不贊成養狗。

多名與會者要求政府為動物安排安置政策,包括放寬公屋養狗、設置場地讓社區動物安老、推行捕捉絕育放回等。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提出的無約束力動議獲通過,包括要求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保證區內零撲殺、放寬公屋養狗及增設領養中心等。

與會者陳嘉燊帶了一隻狗B上立法會,那狗B是在發展區的垃圾站中發現,他指村民被逼遷後很難找到可以養貓狗的地方,那些被遺棄的貓狗將來只能在發展區的圍板中等死。

橫洲居民歐陽元在會上批評政府:「你們不只搶我們的地,還殺我們的家人(狗)……我家中的狗叫Happy,因為牠整天笑,但牠不知道半年後牠可能會被人殺,會被人道毀滅,因為牠沒地方住。」

另一與會者張貴財則說:「現在我們的動物是我們家人,你們完全扼殺牠們生命,你們跟地產商和劊子手沒分別。」

與會者黃浩銘批評政府對待動物和對待人都是「刻薄寡恩」,「那些(貓狗)是家人來的,你不能將他們強行分開,這是沒人性的做法。」他要求政府放寬公屋養狗限制,並撥款建領養中心,以及在橫洲區推行捕捉絕育放回。

動物友善政策關注小組二元表示,政府發展項目應該考慮到動物安老,應在制訂動物福利法時加上動物安置的規劃。

愛協副總監Dr Fiona Woodhouse表示,主人視寵物是家人,不應該因為發展而將家庭分離,政府應推行人與動物的友善政策。她又對政府堅持現有公屋不准養狗的政策感到失望,指狗狗引起衛生問題的說法是過度強調,因為過去因寵物衛生問題而扣分的個案甚少。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先是說認同很多人認為所養動物是親人的觀點,但指2016年所做調查顯示七成以上公屋居民不贊同放寬養狗,所以不能改變現時公屋不准養狗的政策。他重申現時政策容許公屋居民申請養精神支柱的伴侶犬。他又表明,沒有在發展區的凍結登記時登記動物數字,亦不打算在將來發展區為動物做登記。

議員張超雄批評政府的制度冷酷無情,「剛才副局長又說動物如親人一樣,但政府就當這些親人不存在,亦沒打算在未來發展將牠們計算在內。你對自己親人是這樣做法的嗎?」

議員毛孟靜指橫洲200隻狗基本上只得絕路,「人起碼可以自己申訴抗議,動物被發展、被規劃、被逼遷,有冤無路訴。」

議員鄺俊宇批評政府對發展區的動物是「零政策,零配套,零安置」,要求政府考慮訂立整全的動物安置政策。蘇偉文則稱會思考這問題。

黃埔天地展覽金魚 有讀者拍得多條金魚反肚

讀者提供照片

【動物專訊】農曆新年將至,金魚再次成為用作娛樂和好意頭的受害動物,除了有大學生和一些年宵舉辦「撈金魚」活動外,黃埔天地商場亦舉行金魚展覽,將數百條金魚放在八個魚缸中讓人觀賞,有讀者發現有天一個魚缸有大量金魚聚在缸底,部分金魚反肚,他擔心金魚健康情況,認為這種展覽對金魚不好。管理公司和記地產則稱有監察金魚情況,沒發現金魚健康有問題。

負責管理黃埔天地的和記地產集團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今次展覽的金魚由金魚專家羅家俊所借出,並由其團隊提供意見,包括在展覽前做好養水工作,並利用電子測量儀測試水溫,確保水溫保持在21-22.5度及控制水質的pH值於7-7.25水平,並會在每晚商場關門後換水、清潔魚缸及餵飼,定時觀察魚兒的健康狀況,現時並無發現金魚健康出現問題。

有讀者對本報表示,在1月13日經過黃埔天地時,發現其中一缸展覽的金魚,有很多都聚在缸底,部分金魚反肚,他即場向商場職員反映,但對方只指那缸金魚已幾天是這樣,沒有處理。本報記者日前到該展覽,惟沒看到有魚反肚的情景。

金魚反肚可能與失鰾症有關,是養殖金魚的一種常見疾病,患病金魚會無法維持身體平衡,不是沉在水底就是浮在水面,病因可能是溫度轉變或水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