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7

西貢9歲牛牛慘被的士撞至重傷 義工陪伴安撫數小時最終安樂死

【動物專訊】新界有很多社區動物生活及走動,只要駕駛者多留神,很多撞死動物的意外本應可以避免。一隻約9歲的黃牛「1097」昨晚在西貢北潭涌附近馬路被車撞至重傷,雖然SAI KUNG BOVID WATCH創辦人Kaz O’Carroll及義工趕到現場安撫牛牛4小時,可惜牛牛最終因為傷勢過重,由漁護署獸醫將他安樂死。

牛牛1097約9歲,在西貢生活多年,是一隻很溫和及冷靜的牛牛,近年還與另外5隻牛組成一個小群組,經常在北潭涌和斬竹灣來回,他還特別喜歡在晚上散步,但沒想到昨晚成為了他最後一次散步。

O’Carroll表示,該牛牛於昨晚在北潭涌附近的馬路被一輛新界的士撞倒,牛牛重傷倒地,義工們陪伴安慰他4個小時,最終牛牛因為傷勢太重而被漁護署獸醫安樂死。

牛牛的傷勢十分嚴重,他的前腿粉碎性骨折,嚴重腹脹令他心臟承受了過大壓力,義工只能盡力安撫,阻止他翻滾及嘗試站起來。她形容,牛牛當時的呼吸聲,恐懼的目光,會永遠烙印在她的腦海中。

現場早掛有小心牛隻經過的路牌,O’Carroll表示,如果的士司機小心一些,車速慢一些,牛牛便不用遭遇此橫禍,但坦言由於肇事司機有車及報警,在法律上無法作出追究。她認為大家應關注司機駕駛態度和車速問題。

牛牛1097昨晚慘被車撞至重傷,最終要安樂死。
牛牛1097昨晚慘被車撞至重傷,最終要安樂死。
牛牛1097昨晚慘被車撞至重傷,最終要安樂死。
牛牛1097昨晚慘被車撞至重傷,最終要安樂死。
肇事的士司機有停車報警。
肇事的士司機有停車報警。
現場有提示有牛經過的路牌,但無助阻止車輛撞牛意外發生。
現場有提示有牛經過的路牌,但無助阻止車輛撞牛意外發生。
1097(右)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1097(右)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1097(左)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1097(左)生前愛和另外4隻牛一同郊遊。

乖巧社區狗女命運坎坷 因交配致腫瘤再歷牛蜱熱復發

【動物專訊】不少溫馴的社區狗在戶外生活坎坷,可能被人和其他社區動物欺負,也可能面對受傷或生病威脅。年僅1歲多的狗女Joy,半年前由義工救起絕育,原本打算為這乖巧文靜的狗狗尋家,沒想到發現Joy患上傳染性生殖道腫瘤,在化療期間又出現牛蜱熱焦蟲感染復發,雙重打擊令狗狗變得十分虛弱。狗狗的病情讓義工感到十分兩難和憂慮,現在除了悉心照顧和努力醫治外,也希望大家幫狗狗打氣,並傳遞為社區動物絕育的重要性。

「毛寶聯盟」義工Ivy對本報表示,半年前獨立義工為Joy進行捕捉、絕育、放回(TNR)時,發現Joy的性格文靜乖巧,十分弱勢,因此不忍心放回,由「毛寶聯盟」幫她尋家。沒想到Joy還未找到自己的幸福,便不幸發現患上犬隻傳染性性病腫瘤(CTVT),估計是因為在交配過程中感染,其後由「動物朋友」幫忙治療。

然而禍不單行,Joy在進行化療時,其副作用令狗狗的免疫力下抗,結果令到她的牛蜱熱焦蟲感染復發,出現兩難的問題,Ivy說:「焦蟲感染可能是終身帶原,即使經過治療康復,每當狗狗免疫力下降時,就會伺機復發,焦蟲是寄生在紅血球上面,會破壞紅血球,而化療正正會令她免疫力變差,正是矛與盾的情況在發生。」

她又表示,Joy的身體現時對化療藥出現抗藥性,因此只能停止化療,先醫治牛蜱熱,待血液指數回升再決定化療方案,而轉化療藥亦都會令Joy身體產生其他副作用。

Joy現時在交付費寄宿照顧,Ivy形容Joy只得1歲幾,面對這麼慘的情況,實在非常可憐,希望大家幫Joy打氣,能夠過到這一難關,她亦希望大家多關注社區動物的絕育需要。

溫馴社區狗女獲救起,卻因為患病而面臨健康危機。
溫馴社區狗女獲救起,卻因為患病而面臨健康危機。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狗狗因交配感染病毒致出現腫瘤。
義工正努力為狗狗醫治,希望她能捱過這難關。
義工正努力為狗狗醫治,希望她能捱過這難關。

輕鐵推出「貓狗同行」試行計劃 五月起逢周末假日先行先試

【動物專訊】繼九巴推出寵物巴士路線後,港鐵亦為貓狗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踏出一步,港鐵宣布在5月1日起於輕鐵推出為期兩個月的「貓狗同行」試行計劃,主人以99元購買按月「貓狗同行證」後,可以於該月的週末及公眾假期帶一隻貓或一隻狗乘搭輕鐵,但只限可完全放進袋內的小型貓狗,而且該袋須完全關上及覆蓋貓狗,貓狗主人須於車卡尾門上落車,並全程逗留於車尾位置。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李婉玲表示,貓狗主遵守規定是這次計劃成功的關鍵,希望能一齊營造貓狗友善的和諧乘車環境。

港鐵宣布推出「貓狗同行」試行計劃,並於輕鐵先行先試,貓狗主人最早可於4月11日透過MTRMobile 手機應用程式購買「貓狗同行證」,按月價格為99元。不過有關計劃有三項要求,一是主人只能在週末及公眾假期帶一隻貓或一隻狗乘搭輕鐵;二是貓狗必須完全放入袋中,該袋的單邊不可以長過130厘米,長闊高均不能高過170厘米,因此大型貓狗不能乘搭;三是主人必須在每卡的尾門上落車,且上車後須逗留在車廂尾位置。

李婉玲強調,主人必須全程將貓狗放在袋內並關好,中途不可開啟,「千萬不要拿出來打咭。」她又表示,如貓狗大小便沾污車廂,主人有責任清潔,又強調如主人沒符合上述規定,職員可以禁止主人進入輕鐵月台範圍及禁止進入列車。此外,「貓狗同行證」可以在該月內無限次使用,但主人仍須如常支付本人車費。

李婉玲表示,這次試驗計劃是因應社會對貓狗出行的需求,但要平衡不同市民的意見和鐵路安全,因此需要貓狗主和其他乘客配合才能成功,「乘客之間互相包容體諒和尊重,貓狗主要妥善看管好貓狗。」

港鐵又邀請愛護動物協會作為合作夥伴,愛協高級行為支援導師(行為及訓練)梁雪萍表示,主人需使用通風透氣及空間充足的專用袋,並有安全鎖防止貓狗走失,及有遮蔽簾減輕貓隻的壓力,她又建議主人事先讓貓狗熟習袋內環境,在出行前先讓狗隻如廁,並在袋內放置毛巾和尿墊等。

為響應是次「貓狗同行」試行計劃,港鐵邀請了本地創作品牌「Chocolate Rain」設計多款生動可愛的海報和宣傳品,並會透過不同渠道宣傳「貓狗同行」試行計劃,方便公眾了解相關安排。

輕鐵將於5月1日試行「貓狗同行」,主人購買月票後,可帶一隻貓或一隻狗在週末及公眾假期乘搭輕鐵。
輕鐵將於5月1日試行「貓狗同行」,主人購買月票後,可帶一隻貓或一隻狗在週末及公眾假期乘搭輕鐵。
貓狗必須放於袋內,只限細貓細狗。
貓狗必須放於袋內,只限細貓細狗。
狗主Natalie和愛犬毛毛示範乘搭輕鐵。
狗主Natalie和愛犬毛毛示範乘搭輕鐵。
狗主Natalie和愛犬毛毛示範乘搭輕鐵。
狗主Natalie和愛犬毛毛示範乘搭輕鐵。
狗主須於尾門上落車,全程逗留在車廂尾。
狗主須於尾門上落車,全程逗留在車廂尾。
狗主Natalie形容對帶狗乘搭輕鐵感期待,指可以更方便帶狗四處玩。
狗主Natalie形容對帶狗乘搭輕鐵感期待,指可以更方便帶狗四處玩。
狗狗「毛毛」成為首隻獲准進入輕鐵車廂的狗狗。
狗狗「毛毛」成為首隻獲准進入輕鐵車廂的狗狗。

深水埗汝州街貓店長慘被撞死 主人拒善終

【動物專訊】許多店舖均有養貓,但不少人卻漠視他們生命安危。毛孩關愛組文哥表示,昨日下午收到求助,深水埗汝州街楓樹街球場對出馬路有一隻帶有頸圈的貓貓慘被車死。有幾位熱心求助人為免貓貓被車繼續輾過,將貓貓放回為路邊。據知,該貓貓為一間舖頭所飼養,但其主人看到貓貓被撞死後,卻懶理及沒有替他善終。文哥坦言,這些舖頭貓慘被撞死的情況常有發生,亦非常無奈,即使經常勸喻貓主小心,許多人卻以追捧貓店長為由,反擊出言勸喻的人。

文哥表示,他們於昨日下午三時半左右收到求助,有熱心人於深水埗汝州街楓樹街球場對出馬路發現有一隻黃貓貓被車撞死,幾位求助人幫忙將貓貓執回上行人路,再通知文哥將接走貓貓。

文哥表示,求助人指貓貓是有主人,貓貓被車撞後,有人認出貓貓為楓樹街一間公司的店鋪貓貓,貓貓主人已經知道貓貓死了後,有人即將貓貓頸圈拿走。但最終貓主沒有出現處理其後事,文哥將會為貓貓善終,送他最後一程。

對於許多人熱棒貓店主,往往令貓貓出現險象環生的情況,文哥坦言勸說也無用,有人只顧追棒貓店主,甚至不理會其安危,勸說反會被人攻擊阻止影貓。「如果聽就唔會經常有走失貓、有飛貓(貓墮樓死亡),我地唯有送佢地最後一程。」

黃大仙山坡發現捕獸籠 放生果蓮藕誘騙動物

【動物專訊】非法捕獸器是人類極惡毒的陷阱,有動物義工昨晚於黃大仙牛池灣扎山道的後山發現一個捕獸籠,籠內放了多個生果和蓮藕,惡意引動物進內,幸好義工何先生發現時籠內並沒有動物中招。何先生隨即關上籠門,拆掉機關,並會報警,希望政府部門正視非法捕獸籠傷害動物的問題。

何先生表示,發現的地點位於扎山道路政署的後山,該位置十分難進入,難以想像罪犯如何將一個又大又重的籠,設置在一個又崎嶇,又陡峭嘅山坡中,令人覺得放籠者手法十分專業。他又透露,籠的旁邊發現一支鐵通,懷疑是用來將獵物即場放血之用。

他已將捕獸籠的閘門關上,拆掉機關,今日會報警及通知漁護署等相關部門,希望政府部門能正視非法捕獸器案件,打擊傷害動物的罪行。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除非得到漁護署許可,否則任何人均不得管有及使用捕獸器,否則可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另因捕獸器而令動物受傷,會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3年。

義工在牛池灣的山上發現捕獸籠。
義工在牛池灣的山上發現捕獸籠。
捕獸籠內放了生果和蓮藕。
捕獸籠內放了生果和蓮藕。

精神支柱愛貓失蹤 貓主極傷心盼與貓貓團聚

【動物專訊】兩歲貓仔「蝦米」於3月14日在家人打開家門時走失,走失地點在元朗宏信書院對面,至今仍未尋回。貓主吳小姐形容蝦米是她的精神支柱,突然失蹤令她感到很崩潰和難過,出現情緒問題,只希望能盡快尋回愛貓。她又表示,附近停車場負責人告訴她最近也有約6隻社區貓失蹤,她擔心蝦米有機會被人抱走。

吳小姐表示,現時家中養了蝦米和另外3隻幼貓,蝦米陪伴過她懷孕的時期,是她的心靈支柱,「有時蝦米都會趁我們打開門時偷跑出去,但他會懂得敲門回家,但3月15日下午我發現蝦米不在家,看到外面下雨便叫蝦米快回來,但完全沒有回應。」她其後翻看閉路電視,得知蝦米是在之前一晚她丈夫打開門丟垃圾的時候跑了出去。

她隨即四處詢問,從鄰居得知蝦米失蹤的一星期前,曾有一名年輕短髮男子拿著蝦米的相片,詢問是否認識蝦米,「但那段時間我隻貓在家中,我鄰居亦對他講隻貓有主人。」附近停車場負責人平時會放食物餵社區貓,但對方告訴吳小姐指最近有6隻社區貓失蹤,懷疑有人捉走貓貓。

吳小姐表示,蝦米從小便由她照顧,在她懷孕時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蝦米突然失蹤令她情緒崩潰,十分擔心和難受。「希望如果是有人抱走了他,可以將他歸還。想對方養貓的話,我可以給予家中的其中一隻幼貓,但我真的不能失去蝦米,我的小朋友也在日日哭。」

她又透露,在尋貓的過程中被人騙錢,「有人說救起了我隻貓,叫我給200元車費,我過數了後他便沒有再聯絡我。」騙徒沒有提供任何相片等證據,但當時吳小姐十分心急,結果被騙。

蝦米的特徵是藍眼睛,右耳比左耳細小,如發現貓貓,請透過本報Facebook專頁報道所載聯絡方法,與吳小姐聯絡。

大埔富善花園有貓貓墮樓身亡 急尋主人認領

【動物專訊】家中沒安裝窗網引致的貓貓墮樓事件經常發生,貓主的疏忽和不負責任,代價往往是貓貓的生命。大埔富善花園今早有貓貓跌落平台,不幸當場身亡。熱心市民聯絡了阿棍屋流浪毛孩善終服務接走貓屍,據知貓貓是一隻年幼美國長毛貓女,有內出血,現時急尋貓主認領。

有熱心市民對本報表示,今早在中聽到巨響,然後發現一隻貓倒臥在小平台,即時死亡。她已通知管理公司,並聯絡了阿棍屋流浪毛孩善終服務接收了貓貓,她說:「我之後都有在我所住地區的Facebook群組發帖,亦有跟管理處聯絡,但都沒人認領貓貓。」

與阿棍屋流浪毛孩善終服務合作的「寵新開始」善終公司將貓貓遺體接走,據知貓貓沒有表面傷痕,但有內出血,估計是年幼的貓女,有可能因為沒有安裝窗網而墮樓。

請貓主或認識貓貓的人士與「寵新開始」聯絡。

大角咀海鮮食肆結業 留下大量魚蝦蟹無人理

【動物專訊】大角咀有一間營業多年的海鮮食肆最近結業,但自3月15日結業至今日,已有6日,惟魚缸內龍蝦、饅魚、魚、蝦、蟹等卻只被遺留在已結業的食肆的魚缸內。動物Youtuber Melo Cat向本報表示,已觀察了這些動物數天,一直卻無人理會他們的生存與死活。雖然她報警求助,要求愛協前往協助,惟有警員卻指愛協不會受理,只通知海鮮店的分店負責人前來執回這些「海鮮」。本報翻查紀錄,該食肆已非首次涉不善待動物,更被愛協發警告信要求改善動物情況。

MeloCat 向本報表示,她今早途經大角咀詩歌舞街83號萬發館海鮮菜館,發現該餐廳已經於3月15日結業,但該店竟然仍然留下活的龍蝦、蟹、蝦,甚至水魚和鰻魚,困在狹窄的水缸內。她指前日在Facebook見到有人提及此事,她今天經過再仔細觀察,發現鰻魚已經死亡,而水魚卻依然困於同一缸內。她立即聯絡了愛護動物協會及警方。

或許有些人想挑起這些海鮮最終會被食及死亡的下場,但他們也是生命,過往亦曾有海鮮酒家涉虐待魚類被愛協發警告信。涉事的同一間食肆早於2015年也曾因放置大量待牢的魚在魚缸內,其中一條魚慘被綁上索帶,愛協派督察到場後,認為情況不理想,已即場報警及召漁護署到場協助。愛協亦已向有關店主派警告,要求他們立即改善該魚的狀況。

相關報道:
https://hkanimalpost.com/2018/03/18/大角咀食肆殘忍以索帶綁魚-愛協報警警告餐廳/

MeloCat認為:「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海鮮本來都是用作食用,遲早都會被宰殺,不值得關注,甚至覺得我多管閒事。但如果我們試想一下,將心比己:你正困於狹小的水缸內,每天目睹自己的同伴被抓去宰殺,心裏一定充滿恐懼,擔心下一個就是自己。雖然我們改變不了牠們最終被宰殺的命運,但至少應該避免牠們受到不必要的痛苦(我只不過希望牠們被屠宰時能一刀過,減少不必要的痛楚)。如今牠們被遺棄在一家已結業的餐廳內,無人照顧、無食物供應,慢慢地看著身邊的同伴一個接一個地死去。這種精神上的煎熬,可能比立即被宰殺更加痛苦。」她說,她報警後警員只叫他們拿走這些海鮮並清理一下。但她與愛護動物協會溝通,愛協表示他們願意介入,但需要警方先立案,才能展開行動。

MeloCat說,香港作為一個文明城市,卻連確保動物最基本的福利都無,反觀其他國家如加拿大曾經有市民發起聯署,呼籲商店取消展示活海鮮的做法。「即使這些動物是供人類食用的,但牠們也是有感知和情緒的生命。我們人類所恐懼和痛苦的事物,相信動物亦有相近的感受。」她希望大眾對動物有更多同理心,動物的福祉不應只限於寵物,所有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無論是家禽、海鮮或任何其他動物,即使牠們是用作食物,也應盡量避免讓他們承受不必要的折磨。

食肆魚缸內的生命難道不用尊重嗎?這是人類值得反思的。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2018年曾因綁魚咀被愛協警告。
2018年曾因綁魚咀被愛協警告。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該店於3月15日已結業,但大量魚蝦蟹仍遺留在店內的魚缸中。

唐狗兩兄弟於西貢中毒身亡 狗主極心痛:寧願是自己痛苦

【動物專訊】近期毒害動物的罪行十分嚴重,西貢高塘下洋村日前也發生毒狗事件,7歲的唐狗Sim和Ken兩兄弟於3月19日晚路經高塘下洋村公廁及農場附近,當日凌晨即相繼中毒身亡,更嘔出狗主從沒餵過的肉粒。狗主Elton和Stephanie對兩愛犬突然離世感到十分心痛難過,已經報警及提醒附近的狗主,家中另一隻邊境牧羊犬Choco這兩日隨狗主散步時經常停留在兩狗平常小便的位置,又不時回頭望,似想等待兩位哥哥回家。

Sim和Ken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唐狗兄弟,是狗主Elton和Stephanie在西貢碼頭領養的狗狗,7年來一同生活,性格十分溫馴,Sim對任何人和動物都很友善,Ken則比較內向膽小,在散步時會停下來等狗主,Stephanie說:「Ken Ken小時候試過望著我行,怎知不小心差錯腳跌落坑渠,我爬落去救他上來後,他眼中便只有我,很多時他聽我講多過聽我男朋友講。」

人狗之間感情深厚,沒想到竟因為人類落毒惡行,令兩狗狗慘遭不測。Stephanie憶述在3月19日晚11時許帶Sim、Ken和邊境牧羊犬Choco到大灘散步,回家時經過一塊農地,到回家後不見異樣,她也安心睡覺。但至凌晨3時左右,Ken突然嘔吐、失禁和悲鳴,更由睡房跑到大廳,瑟縮在梳化後面繼續悲鳴,然後跑向大門。Stephanie以為Ken只是不舒服要出街去廁所,但帶他落幾級樓梯後發現他抽搐至全身僵硬,Elton這時剛好回家,隨即打算帶Ken到獸醫診所看急症。

當Stephanie返上屋拿銀包等時,發現Sim也嘔吐和瑟縮在狗床,情況和Ken相似,結果未幾Ken便斷氣,而Sim也病發和很快斷氣。兩狗就這樣在短短幾十分鐘內離世。Stephanie感到難以接受:「這兩個小朋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兄弟,沒想到他們連走也會一齊走。」他們隨即報警,警方表示要通過解剖證實是中毒才能立案調查。

Elton對本報表示:「有些村民講有農地的老人家不喜歡有動物經迥他們的位置,會在附近落毒,而我們在村中一個外國人的群組中得知原來我們兩隻狗並不是第一批出事,早幾個星期也有另外一隻狗狗因為吃了毒藥死亡。」他指兩狗狗嘔出來的東西中有肉粒,「那一晚我們只餵了狗糧,沒有給他們吃任何鮮食。」

對於兩愛犬身亡,Elton和Stephanie都感到十分心痛,Elton說:「本身兩個小朋友都很健康,沒預期這麼快失去生命。看到他們很痛苦地走,覺得很心痛,寧願辛苦的是自己而不是他們。」

他又對落毒者感到憤怒,「你不喜歡小動物不緊要,但不能用落毒的做法,有很多不同的生物會經過和有可能吃到。」他指那條路有很多人會帶狗散步,已經提醒了附近狗友小心留意。他亦已為Choco買了口罩,並且只會帶她到公園範圍才放繩讓她跑。

3隻狗狗平時一生活,現在只餘Choco一個。Elton形容Choco似乎也掛念兩個狗哥哥,「她落樓時會在兩個哥哥去廁所的位置不停聞,回家的時候不停回望,似是想看兩個哥哥有沒有跟著回家。」

請西貢狗主帶狗散步時小心留意,牽繩及避免狗狗在街上誤食任何可疑物品。如發現懷疑毒餌,請馬上報警及確保不會有其他動物接觸到那些毒餌。

狗兄弟Sim(左)和Ken(右)日前雙雙中毒身亡。
狗兄弟Sim(左)和Ken(右)日前雙雙中毒身亡。
Sim是一隻十分溫馴友善的狗狗。
Sim是一隻十分溫馴友善的狗狗。
Ken性格友善而細膽。
Ken性格友善而細膽。
Ken、Sim和Choco(由左至右)3狗感情很好,但此情不再,Ken和Sim日前中毒離世。
Ken、Sim和Choco(由左至右)3狗感情很好,但此情不再,Ken和Sim日前中毒離世。
Ken、Sim和Choco(由左至右)3狗感情很好,但此情不再,Ken和Sim日前中毒離世。
Ken、Sim和Choco(由左至右)3狗感情很好,但此情不再,Ken和Sim日前中毒離世。
三狗感情很好。
三狗感情很好。

海豚媽媽去年底擱淺離世 遺下幼豚命途未卜

【動物專訊】每年都有不少中華白海豚和江豚因為漁業活動和船隻撞擊而不幸身亡,他們都是有感覺和感情的生命,都有活生生的故事。去年12月在二澳海面發現擱淺的中華白海豚屍體,經證實是編號「WL61」的海豚,去年才剛懷孕生了一隻幼豚,10月時還拍攝到她帶著幼豚一同生活,沒想到兩個月她便與幼豚生死相隔。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坦言,擔心幼豚能否生存下去,形容幼豚通常要待在母親身邊一兩年學習各種生存技能。

根據漁護署2023/24年度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在2023年於大嶼山西南、西、西北及東北的中華白海豚整體數目為34隻。

《Yahoo新聞》日前刊登報道,指去年香港有40條鯨豚擱淺,包括30條江豚、4條中華白海豚和6條其他品種的鯨豚,為近4年最高,而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兼屬化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認為當中15條鯨豚死因與人為因素有關,包括漁業活動和船隻撞擊,並提及去年12月初有一隻中華白海豚懷孕產子後擱淺,解剖發現該海豚溺水死亡,懷疑與漁業活動有關。

麥希汶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去年12月不幸離世的中華白海豚是編號WL61,即大嶼山西第61隻辨認出的白海豚,早在2006年由研究員首次發現她,「當時她是年輕海豚,估計去年大約20-25歲。」麥希汶表示,研究員最後一次見到WL61是在去年10月,當時WL61帶著出生不久的幼豚暢泳。

麥希汶坦言擔心幼豚的安危,因為幼豚通常會和母親共同生活一至兩年,先是飲奶,後來是學習捉魚等生活技能。她說:「過去WL61有時會與其他白海豚約7至10條一齊出沒,當中都有幾條都是媽媽級,但她們會否幫手照顧這BB就不清楚。」

她又直言難掌握那幼豚的行蹤,「因為初生小海豚通常難以辨認,這隻也不例外,所以我們也無辦法追蹤他。」

中華白海豚和江豚都是在香港水域生活的社區動物,減少人為的滋擾,例如高速船、漁船等,還他們一個安全平靜的生活環境,可以減少這些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