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15

《情常在》毋忘愛 讓毛孩送別主人最後一程

生離死別令人難過,對貓狗來說,面對主人離逝,如同失去摯愛,有揪心之痛。喪禮上,狗狗看著已長眠棺木的心愛主人,就像知道這次是與主人最後的道別,目送主人棺木離開,在葬禮中顯得不安,甚至忍不住嗚嗚地悲鳴,但仍能安靜地參與整個過程,送他最愛的主人最後一程。

不少主人視所養動物是自己家人,當主人不幸離世,也希望生前所養的愛貓愛犬可以如同家人般出席喪禮。協助臨終規劃和喪禮服務的慈善機構「毋忘愛」,籌辦過不少讓貓狗參與的喪禮,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坦言,在這些喪禮中,深切感受到人和動物之情,道出段段貓狗與主人相依相伴的故事。

記者、攝影:周裕恆、梁美寶

以愛貓肖像作訃告封面

范寧憶述兩年前有位40多歲的年輕教授聯絡他,希望他們為自己安排一個個性化的喪禮,那年輕教授除了家人外,最親的便是和自己同住多年的19歲愛貓「丁丁」,因此丁丁在喪禮的角色十分重要。「我們在紀念冊和訃告都是用貓貓肖象作為封面,就像貓是他家人,去通知親友到主人的喪禮。他妹妹問我應否帶隻貓到喪禮,我說貓是跟他生活的,帶他去幫手守靈也好。」

喪禮當日,丁丁在主人妹妹的懷抱中,參與了整個儀式,目送了主人永遠離開。丁丁後來隨妹妹移民到了英國生活,本以為丁丁可走過傷悲,從新生活,結果翌年她以20歲高齡離逝,范寧說:「主人離逝,丁丁大約一年後也離逝,我覺得他是掛念著主人,他們相依為命,一位走了,另一位很快又走。」

主人喪禮上,其愛貓丁丁成為紀念冊的封面。
主人喪禮上,其愛貓丁丁成為紀念冊的封面。(受訪者提供)
丁丁在主人離逝的一年後,也以20歲高齡離開。
丁丁在主人離逝的一年後,也以20歲高齡離開。(受訪者提供)

毋忘愛總幹事Grace憶述其中一個喪禮,離逝的老父親很愛狗,晚年藉著愛狗及協助女兒照顧狗狗而拉近與家人的關係。

「在討論身後事時,他女兒說想爸爸和那些狗狗在一起,於是同事畫了一幅畫,畫中4隻狗和她父親開心地一起玩,其中一隻狗是盲了眼的,畫中那些狗都是她父親所養過及已離逝的狗。」這幅畫寓意她父親和那些狗在天家重聚,延續人狗之間的愛。

毋忘愛職員為伯伯喪禮繪畫了一幅四狗伴伯伯的畫,四隻狗都是伯伯過去所養並已離逝的狗狗。
毋忘愛職員為伯伯喪禮繪畫了一幅四狗伴伯伯的畫,四隻狗都是伯伯過去所養並已離逝的狗狗。(受訪者提供)

懂性小狗送別主人悲鳴

Grace形容,參加主人喪禮的狗狗,和小朋友沒什麼分別,「狗狗望著主人,就好像小朋友般,表情就像BB,他們知道有事情發生了,但他們不知如何參與,家人要他做什麼,他便跟著做。」她看過狗狗在喪禮中發出嗚嗚聲,忍不住傷心地悲鳴,感覺像是不捨主人的離開。

不少主人在臨終前,最放不下就是自己的毛孩。范醫生表示,如果能夠找到義工幫忙處理好毛孩往後的生活,在主人離逝後順利交接,這樣主人也會更安心去處理身後事。

狗狗參與主人喪禮,發出不捨主人的悲鳴。
狗狗參與主人喪禮,發出不捨主人的悲鳴。(受訪者提供)

創社企助人辦身後事

毋忘愛由范寧醫生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有心人創立,范醫生現時擔任公立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以手術幫助很多癌症病人和死神搏鬥,但他同時亦富使命感,曾經擔任過無國界醫生主席,在肯尼亞、加沙、海地、利比亞等戰區或貧困地方進行人道救援。

范醫生在2013年創立社企毋忘愛,將跑道由救人生命,轉到直面死亡,幫助人規劃身後事,服務包括生前預囑計劃、在家離世支援、個性化環保喪禮等。

他坦言,創立這社企初衷原本是推動環保。「最初是一個關注環保和樹木的捐助者支持我們去成立,純粹做環保殯儀,當時有研究說香港有67%受訪者指離逝時會考慮環保殯儀、海葬等。環保滲入生活每一層面,是否死也可以是環保呢?既是福蔭後人,也是關顧世界環境。」

范寧醫生創立毋忘愛,希望幫助人「好生好死」,籌劃好身後事。
范寧醫生創立毋忘愛,希望幫助人「好生好死」,籌劃好身後事。(梁美寶攝)

臨終不只是一場喪禮

然而,在開展服務後,范醫生和團隊體悟到原來「臨終」並不只是一場喪禮那麼簡單,而是需要事先準備,包括臨終者的照顧安排、照顧者面對的壓力和困難、在家離逝的支援等,還有十分重要的「平安三寶」,即決定何時拒絕維生治療的「預設醫療指示」、委任受權人處理臨終者財務事項的「持久授權書」,及決定臨終者晚期的照顧和治療模式的「預設照顧計劃」。

「我們看到很多家庭雖然有資源,但不知道應該怎麼運用才得到好的臨終服務。照顧者的壓力很大,當他們要尋求諮詢時,究竟可以找哪些機構提供專業意見呢。在毋忘愛10年的發展過程,我們越走越前,透過和其他社福機構合作,幫助有需要家庭做服務配對。我們亦和數位社區醫生及善終醫院合作,幫忙處理預設醫療指示,和為在家離逝者上門簽署死亡證等,希望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社區服務網絡。」

毋忘愛從在生時籌備到喪禮提供專業服務。
毋忘愛從在生時籌備到喪禮提供專業服務。(梁美寶攝)

活躍人生不留遺憾

「好生好死」和積極生活、活躍人生(Active Living),是范醫生和毋忘愛的理念,他認為不應等到臨終前才考慮身後事,「要積極生活,就要像買保險般兩手準備,預備好生好死,即使死亡不會即時發生,但一早準備好,屆時便不用那麼苦惱。當你重病時,一心只會想醫療,到真的有天不行了,你已經錯過了和家人一起的時機,而且無論幾多歲,人都會有夢想,都會有想做的計劃。」

他說:「人生最成功未必是豐功偉績,而是我們盡量不帶遺憾而離開,這個就是一個成功人生。」他表示,港大醫學院的學生在5年級時,會安排到他的醫院學習生死,去探訪臨終病人和他們的家人,聆聽他們的說話,其中有一個故事讓他印象深刻,「有個只得一個月命的90歲婆婆,很掛念在澳洲讀獸醫的孫女,但因為孫女快將考試,婆婆的家人怕耽誤了孫女的學業,沒有告知婆婆病重一事,學生問我怎麼辦,我便叫他去問問婆婆家人,如果孫女返回香港時不是來探婆婆,而是奔喪,你覺得她會怎樣想?她會不會覺得是一種遺憾呢?」

就是這番話讓婆婆家人想通,而范醫生亦寫了一封信給澳洲的大學,為那孫女申請延期考試。最終孫女回港,陪伴婆婆度過人生最後的一個月。

范寧醫生坦言,活躍人生很重要,及早為身後事作出預備,可以盡量讓人生不留遺憾。
范寧醫生坦言,活躍人生很重要,及早為身後事作出預備,可以盡量讓人生不留遺憾。(梁美寶攝)

毋忘愛團隊現時約9人,也有義工和離逝者的家人來幫忙,每個月都要處理約20宗個案,幫助臨終者和家屬配對社福機構服務,籌備個性化喪禮等,「我們沒一個是做殯儀出身,但我們的專業和學識,和全世界殯儀服務所讀課程相符,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社會服務、藝術、化粧布置等。」

他們幫助臨終者和家人,難免經歷別人的傷痛和不安,范醫生表示很欣賞團隊成員用心去承載別人的眼淚和情感,形容他們十分專業,一直保持平和的心,這樣才能更持久地幫助到更多人。

毋忘愛為慈善機構,推動綠色殯儀。
毋忘愛為慈善機構,推動綠色殯儀。(梁美寶攝)
環保棺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環保棺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梁美寶攝)

 

毋忘愛為離逝者安排個性化喪禮,其中一名離逝者生前愛飲清酒,其喪禮亦特別送清酒予前來出席喪禮的親友作回禮。
毋忘愛為離逝者安排個性化喪禮,其中一名離逝者生前愛飲清酒,其喪禮亦特別送清酒予前來出席喪禮的親友作回禮。(受訪者提供)

 

中小學生以畫筆 為被圈養動物發聲

【動物專訊】愛護動物,由教育做起。現在仍有很多野生動物因為人類自私的理由而被圈養,失去自由,有些用作水族館展示或表演,有些被用作繁殖以販賣他們的後代,有些被用作食物而困在擠逼骯髒的場地內。Lush和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辦「反對圈養動物」全港中小學生創作比賽,以畫作為那些被圈養動物發聲,日前公布獲獎名單。

NPV和LUSH活動網站中指出,一些動物在圈養情況下,生理和心理都不能健康發展,而人們以不同形式的理由去合理化圈養動物這件事,但最後都是傷害動物最基本權益的藉口。「我們食用動物,為了方便管理,我們把動物圈養放在狹窄環境下密集養殖。我們觀賞動物,為了「認識」動物,為此我們圈養不同生境的野生動物。我們售賣動物,為達到成本效益,在同一個籠子圈養愈來愈多動物。我們圈養天上飛行的雀鳥, 因為他們有好嗓子、有美麗的外表。」

他們強調,圈養不是保育動物的唯一方式,將動物移離他們的生境,養在細小的地方,他們便不能表現出天性、甚至會喪失某些求生的技能。「我們可以讓動物在合適的環境生活。當動物能夠在野外棲息繁育,一個自由自在的天地,也許才是最好保育生態的方法。」

這次「反對圈養動物」全港中小學生創作比賽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學生對圈養動物議題的認識,反思人類的行為對動物的傷害和學會尊重生命,並以創意表達他們對圈養動物重獲自由自在生活的感受。

活動網站:
https://www.npv.org.hk/society-work/education/arebynpv/ett/

小學組獲獎名單

主題: 「動物愛自由」冠軍
鄧雅悠(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愛護動物 尊重生命 反對圈養動物」

亞軍
洪靜霖(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打破圈養框框」

季軍
黃凱彤(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分校)「反對圈樣養動物,讓它們自由!」

中學組獲獎名單

主題:「天高海闊。反對圈養動物」

冠軍
王紫菱 (麗澤中學)「愛護海洋,遠離圈養」—海豚沒有選擇,只能賣力表演。希望藉作品人們關注圈養動物的問題。

亞軍
黃曉柔(麗澤中學)「自"游"空間」—金魚於膠袋內出售,面對生活空間不足及死亡風險,希望大家重視金魚的保障。

季軍
劉晉文(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動物集中營」—此作品將描繪動物在動物園中如二戰猶太人般的悲慘命運。

NPV執行主席麥志豪等評審為作品評分。
NPV執行主席麥志豪(中)和Lush Hong Kong的Yvonne(右)等為作品評分。
今次比賽有很多中小學生參加,一同為動物發聲。
今次比賽有很多中小學生參加,一同為動物發聲。

疑以木板助三狗攻擊放養狗 西貢男子疑涉虐待動物

【動物專訊】傷害動物是可恥的懦夫行為,西貢西灣發現懷疑殘酷對待動物事件,當地一隻放養狗「細佬」於5月24日晚11時許和另外3隻狗打架,其間一名男子乘車趕至,不但沒有制止狗狗打架,更疑似用木板將細佬壓住助3狗攻擊,其後更懷疑以棍狀物體打狗,細佬不敵掙脫木板逃跑,整個過程由附近村屋的閉路電視拍攝下來。狗主James已帶細佬看獸醫及報警落口供,他指細佬的後腳傷口有牙洞及含膿,幸沒有骨折或其他內傷。

本報從義工收到兩段各約50秒的閉路電視影片,從不同角度拍攝到事發經過。其中一段影片剛開始有多隻狗在打架,有人駕車駛過但沒理會,其後看到一名男子駕車駛至,他落車後走近,然後拿起地上一塊木板放在施襲的3隻狗前,那男人更一度站在木板上約4秒,凌空的木板下有物件,支撐著那人的身體。其後那男子曾手持棍狀物體向下揮擊,之後看到一隻黑狗掙脫跳出來逃跑,其餘3隻狗則追著那狗狗。

狗主James對本報表示,4歲的細佬原本與他一同住在公屋,但因為後來被人發現,因此只能將細佬帶到西灣放養。他在5月24日晚收到朋友訊息,指目擊細佬被人和狗襲擊受傷,而聽說襲擊者是那3隻狗的狗主。「那晚我朋友在村內和村民談天,突然聽到很嘈吵的聲音,他去到目擊細佬被3隻狗打,之後被那人攻擊。我朋友說他有即場喝止,但那人說只是狗隻打架。」

James到場找到躲在後巷受傷的細佬,「剛開始他好像沒什麼事,但第二日下午後腳腫了起來,他不願走動,食的東西都全嘔出來。」他帶細佬到獸醫診所檢查,發現細佬後腳口含膿及有腫塊,亦有圓洞傷口。

他和朋友亦向附近村屋借看閉路電視畫面,發現當晚有3隻狗和一隻深色狗打架,一名男子乘車到現場後,竟用木板將深色狗壓住,幫助那3隻狗攻擊,那男子甚至一度站上了木板。影片又看到那男子一度手持棍狀物體向下揮擊了一下,懷疑用棍打狗,其後深色狗掙脫逃跑,那3隻狗繼續追趕。James表示認得那隻狗就是細佬。

他表示已經報警及落口供,希望還細佬一個公道。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收到一名男子報案,指5月24日晚上11時許聽到狗叫聲,其後發現一隻腳部有傷痕的唐狗,對方查看閉路電視畫面後,發現有人用木棍和磚頭打狗。警方正調查事件,暫未有人被拘捕。

James表示,現時已將細佬交朋友家中照顧,因為擔心沙灘骯髒影響他的傷口。

閉路電視顯示3隻狗和另一隻狗打架。
閉路電視顯示3隻狗和另一隻狗打架。
一名男子駕車駛至,然後落車走近。
一名男子駕車駛至,然後落車走近。
影片拍攝到那男子拿起一塊木板,並壓在一隻狗身上。
影片拍攝到那男子拿起一塊木板,並壓在一隻狗身上。
那男子更一度站在木板上。
那男子更一度站在木板上。
影片拍攝到那男子疑用棍打狗。
影片拍攝到那男子疑用棍打狗。
狗狗掙脫逃跑。
狗狗掙脫逃跑。
狗主其後發現狗狗受傷躲在一角。
狗主其後發現狗狗受傷躲在一角。
狗狗後腳腫起,有疑被咬傷痕。
狗狗後腳腫起,有疑被咬傷痕。
狗狗後腳腫起,有疑被咬傷痕。
狗狗後腳腫起,有疑被咬傷痕。
受傷狗狗名叫細佬,是西貢西灣的放養狗。
受傷狗狗名叫細佬,是西貢西灣的放養狗。

事發現場。
事發現場。
疑那男子用來壓狗的木板。
疑那男子用來壓狗的木板。

人狗重逢 !15歲唐狗小Q走失五日終尋回

【動物專訊】動物皆有情,15歲的唐狗女小Q與其狗姊姊阿旺幼年由蔡小姐救起及飼養,兩狗狗本來生活愉快,惟自從阿旺因癌症病逝世後,小Q一直悶悶不樂,蔡小姐為了讓愛犬開心,每星期均帶小Q行山散心,惟上星期日因甩了狗繩,小Q不見了。幸5日後,今日終有行山人士發現小Q被困於引水道,由消防、愛協協助下終救回小Q,令人狗重聚。

蔡小姐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於15年前行山時發現一對唐狗女,由於見到他們經常被其他行山人士以棍打及欺負,加上自己亦愛狗,於是將兩狗女救回家飼養,並改名為阿旺及小Q。蔡小姐非常愛錫兩狗,每逢假日便坐的士帶狗狗周圍行山遊玩,惟去年阿旺不幸癌症病逝,小Q自此變得悶悶不樂。

為了讓愛犬開心,蔡小姐經常帶小Q行山,並發她行山跑步便感很開心。上星期日,蔡小姐如常帶小Q行山,並在山上放繩讓小Q鬆一鬆,豈料小Q一走便不見了。蔡小姐於是每天由朝到晚到山上尋找小Q,惟一直沒有音訊。直至今日,終有行山人士通知發現小Q被困引水道,蔡小姐隨即尋找消防、愛協協助救回小Q。

蔡小姐坦言尋回愛犬非常開心,並坦言以後也不敢放狗繩,以免小Q走失。她說小Q獲救時表現呆呆滯滯,未知是否因太多日沒有進食所致,現時小Q於愛協正等候獸醫檢查。

阿旺(左)與小Q(右)感情深厚,阿旺離逝,小Q十分傷心。
阿旺(左)與小Q(右)感情深厚,阿旺離逝,小Q十分傷心。
阿旺與小Q過去形影不離。
阿旺與小Q過去形影不離。
兩狗感情很好。
兩狗感情很好。
早前小Q走失,狗主十分擔心,四處尋找。
早前小Q走失,狗主十分擔心,四處尋找。
原來小Q被困引水道。
原來小Q被困引水道。

幸消防員和愛協將小Q救起,平安回到狗主身邊。
幸消防員和愛協將小Q救起,平安回到狗主身邊。

比放生更有意義 灣仔狗狗領養日明舉行

【動物界活動】做善事,領養比胡亂放生有意義得多。香港拯救貓狗協會於明日(5月28日)在灣仔舉辦狗狗領養日,為多隻成犬尋家,他們都是等待領養、渴望被愛的毛孩。

灣仔狗狗領養日
日期: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2:00-5:00
地點:H. Coffee & Shop灣仔駱克道150 – 158號祥友大廈Unit A 1/F

出席狗狗名單:
Tweety 1歲 女仔
Yoshi 2歲 男仔
Chole丑丑 3歲 女仔
Nina 3歲 女仔
Q比 2歲 男仔
小葵 4歲 女仔
凱莉 13歲 女仔
大雄 6個月 男仔
珍寶珠 3歲 女仔

 

屯門狗媽右腳骨折重傷 義工救起醫治絕不放棄

【動物專訊】社區動物經常遇到各種危險,受傷或生病往往要了他們的性命,但總有一班義工不會袖手旁觀,不顧困難也要先出手救助。屯門一隻狗媽「大花」過去8年都有餵狗義工提供食物,最近卻發現她右後腳吊起,嚴重骨折只剩皮肉相連,「浪浪協進會」義工收到求助後將她救起求醫,獸醫指她小腿骨折碎裂及甩骹,需要進行骨科手術。縱使明知手術費動輒10萬元起,但生命不能用錢衡量,義工仍決定不放棄,讓大花有一條生路。

浪浪協進會義工表示,大花已在屯門生活了8年,她對人有戒心,因此過去多次想捕捉她絕育都不成功。5日前大花突然失蹤,再次出現時發現她右後腳骨折吊起來,受傷極嚴重,懷疑是被車撞傷。經過數天嘗試,義工長時間留守,終在今日成功將她救起。

經獸醫診斷,大花的右後腳小腿骨折碎裂,有甩骹及其他不明情況出現,仍要等待主診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手術日期,現時需要留院護理。

義工坦言,日前他們才救起了一宗烏蠅蟲感染而有機會截肢的狗狗受傷個案,兩單合起來的手術費用超過了他們上月底剛成立的醫療基金,但實在不忍放棄救援這兩隻狗狗。

北角碼頭現「放生」活動 大量動物被倒入海中

【動物專訊】今日佛誕,仍有很多人進行所謂「放生」活動,將大量動物放入海中,更有商販趁機大賺一筆,惟很多時放生等如「放死」,而碼頭水質也未必適合放生。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今早到北角碼頭這「放生」重災區,呼籲市民不要胡亂放生,並目擊有多個海鮮檔即場售賣海產供放生之用,市民將大量魚、蜆、蟹、八爪魚、魔鬼魚等經鐵滑梯鐵滑梯瀡到海中,或用鐵網放到海中。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表示,今天看到部份市民特意選擇腹部大的動物放生,以為那些動物懷孕,但事實上不排除是疾病導致腹部腫脹。有部分被放生的魚類有傷口及呼吸系統疾病症狀,被放生後恐傷口及疾病惡化,最終痛苦地死亡。

黃朗研又表示,常見被放生的動物包括巴西龜、中華鱉(水魚)、虎紋蛙(田雞)、沙巴龍躉、蜆類、馬蹄蟹等。放生不單止造成生態破壞,如引入外來細菌病毒等,動物同時亦沒有充足食物而造成競爭,危害動物福利。他又強調,魚類亦不可胡亂放生,例如沙巴龍躉是老虎斑和花尾龍躉所人工繁殖而成的混種,如放在本港水域繁殖,將會污染本地基因庫。

他呼籲呼籲市民切勿參與放生活動,如欲幫助動物,可考慮成為動物義工、選擇領養、參與植樹日及實行低碳生活。

他又強調,政府應修改法例監管放生行為,「澳門有《動物保護法》、台灣有《野生動物保育法》、新加坡有《公園及樹木法令》,協會期望政府可以檢視現時法例,希望盡快有相關條例監管放生行為。」

今日佛誕,北角碼頭有商販趁機賣動物作放生活動。
今日佛誕,北角碼頭有商販趁機賣動物作放生活動。
今日佛誕,北角碼頭有商販趁機賣動物作放生活動。
今日佛誕,北角碼頭有商販趁機賣動物作放生活動。
大量動物被滑落海中。
大量動物被滑落海中。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今日到北角碼頭派單張,呼籲市民別參與放生活動。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今日到北角碼頭派單張,呼籲市民別參與放生活動。
去年佛誕有龜被人在龜殼寫上紅字放生,獲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救起。
去年佛誕有龜被人在龜殼寫上紅字放生,獲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救起。
去年佛誕有龜被人在龜殼寫上紅字放生,獲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救起。
去年佛誕有龜被人在龜殼寫上紅字放生,獲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救起。

 

走失狗女東廊慘被車撞死 熱心市民快線冒險抱起狗屍

【動物專訊】年僅4個月大的唐狗女「可樂」,今日傍晚在銅鑼灣避風塘跑出馬路走上東廊,不幸被車撞死,狗主「忌廉婆」得知愛犬死訊後難過崩潰。有熱心市民Gniy不顧危險,在東廊快線抱走可樂的屍首,她形容過程冒生命危險,到現在仍感心驚。

可樂晚上於銅鑼灣避風塘走失,跑進東區走廊,當時她身上有粉紅色狗帶,並有牌子寫上可樂的名字和聯絡方法。在晚上7時多,有駕駛者目擊狗狗在東區走廊中間線,近城市花園被車撞,唯未能停車。最終由熱心市民Gniy抱起狗屍,並交還狗主。

Gniy對本報表示,當時她駕車在東區走廊往東行時,發現狗狗倒在中線,已沒有任何反應,當時她無法停車,於是離開東廊再調頭到銅鑼灣,再次走上東廊,結果發現狗狗已躺在快線。

「我當時即扭過去快線停車,在後兩個車位見到隻狗,於是放低雪糕筒,再拿毛巾包起她抱上車。我抱起她時,她的身暖,但身體已經不完整,可能被車輾過不只一次。當時很多車車速很快,又沒有一架車幫忙停下來攔車,還要不斷被其他駕駛者鬧。」

她表示,如果當時影響到其他駕駛人士,她感到抱歉及希望他們見諒,又坦言不建議其他人在公路快線停車下車,「真的很危險,我到現在仍然很驚。」

據知狗狗只得4個月大,由義工自狗B未開眼時開始照顧,最近交人領養。本報曾聯絡狗主,狗主哭著說自己很傷心,不願多講。

狗女可樂只得4個月大,沒想到一次走失便失去生命。
狗女可樂只得4個月大,沒想到一次走失便失去生命。

 

熱心市民冒險在東廊快線將狗抱起。
熱心市民冒險在東廊快線將狗抱起。

 

荃灣德華公園成棄龜地獄 義工指多龜患致命肺炎

【動物專訊】香港公園水池棄龜問題極嚴重,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更成為重災區,有義工指該處一個陽光不足的水池被鐵欄圍住,內有至少60隻龜,當中不少都感染肺炎,情況嚴重,估計這幾個月至少10隻龜因肺炎而死。義工黃小姐正與康文署聯絡,希望能夠制止市民棄龜,並盡快拆除鐵欄,不要讓大量龜困在細小水池中交叉感染。康文署回覆本報查詢時則表示鐵欄只是清潔水池的短暫措施,又指已加強巡視和勸止棄龜行為。

本身是獨立龜義工的黃小姐對本報表示,她在半年前開始留意德華公園水池棄龜的情況,發現那些龜被鐵欄圍住,無法到其他地方,而那水池照不到太陽,「太陽對龜很重要,長期沒足夠日光,他們會出現營養不良,而惡劣環境亦令很多龜出現肺炎,只能等死。」

她透露這幾個月去觀察都發現有死龜,義工們亦先後救起了6隻病情較嚴重或年幼抵抗力弱的龜,「我們不是大型機構,無法救起大量的龜,只能盡量救得一隻得一隻。」

她指,龜龜患肺炎後,最初會呼吸急促,張口次數頻密,其後會開始不吃東西,發出叫聲,雙眼含膿,嚴重可致命,「因為龜的新陳代謝慢很多,他們生病便好像慢性折磨而死,往往要痛苦半年以上。」即使用藥治好肺炎,龜的肺部受傷也難以完全康復,亦有機會肺炎復發,需要人長期照顧。

她又坦言,義工和動物機構救援也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是康文署的保安能有效阻止人棄龜,她正聯絡政府部門,希望正視棄龜問題。至於現有的龜,她正盡量聯絡不同的救龜組織,希望能夠接收他們。

她又透露,那個鐵欄封鎖龜池角落至少兩年,不可能是短期措施,但指向康文署反映過後,他們在上星期已經拆走所有鐵欄,反映他們也肯合作。「不過我們作為動物義工會不斷跟進,如果發現德華公園再次出現疑似虐待動物行為,我們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康文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內的水池和人工湖,並非為市民釋放魚類或龜隻而設,而根據《遊樂場地規例》第11條,市民不得在康文署場地釋放或餵飼魚類等動物。署方已在水池和人工湖的當眼處張貼告示,提醒市民切勿把魚類或龜隻等動物放進水景中,以免影響設施運作。如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有棄龜行為,康文署場地職員會即時作出勸止。

對於該水池被安裝鐵欄,康文署則解釋是清潔水池的短暫安排,「最近一次的清洗工作已於今年3月14至16日進行。在清洗水景設施時,職員會分階段進行,期間部分水池位置會設置臨時鐵欄作分隔,並把魚類或龜隻暫時放養於其他水池中,待清洗工作完成後便會把魚類或龜隻放回原來水池內及移除臨時鐵欄。」康文署又指曾聯絡相關愛護動物機構協助領養龜隻事宜,並會繼續加強巡視及呼籲市民切勿在公園內進行任何放生活動。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成棄龜重災區,大量巴西龜等被遺棄。
該水池一度被康文署安裝鐵欄,令龜龜無處可逃。在義工向部門反映後,該鐵欄上星期已被拆除。
該水池一度被康文署安裝鐵欄,令龜龜無處可逃。在義工向部門反映後,該鐵欄上星期已被拆除。
水池內不少龜身體虛弱,甚至患上肺炎。
水池內不少龜身體虛弱,甚至患上肺炎。
水池內不少龜身體虛弱,甚至患上肺炎。
水池內不少龜身體虛弱,甚至患上肺炎。
義工早前救起了兩隻患肺炎病情嚴重的龜。
義工早前救起了兩隻患肺炎病情嚴重的龜。

狗主搬中轉屋遺下唐狗女 獨留村屋急尋領養

【動物專訊】不少狗因為主人上公屋而慘被棄養,只得1歲多、一臉天真愛玩的唐狗女「千歲」便是其中之一,這數星期她被獨留在大棠村屋中,雖然主人仍會每天餵她一次,雖然有鄰居會給她食物,她卻不知道原來那位不再經常陪伴身邊的主人,已經搬到了中轉屋,遺下了她,不再當她是同住家人。義工Yoyo收到狗主前鄰居的求助,決定幫千歲尋家,盼她找到真正對她不離不棄的主人。

Yoyo表示,千歲是一隻非常乖巧的唐狗女,對人友善及已經絕育,狗主數星期前已搬到中轉屋,該類屋邨只屬中途單位,不像公屋,並沒有伴侶犬的政策,因此千歲無法跟狗主上樓。她指狗主仍有每天來探千歲,有鄰居亦會關顧千歲的情況,但千歲大部分時間都是獨留村屋中。

她又透露,狗主願意放棄千歲的撫養權,「我曾經問他完全沒人願意領養的最壞情況,他說會偷運狗狗回內地由他媽媽養,但我當然不希望會出現這情況。」關心千歲的鄰居也因為家中有太多狗要照顧,無法再養千歲,所以現在唯一方法是為千歲尋家。

千歲現時仍是活潑可愛,對人充滿信任的年輕小狗,Yoyo希望盡快幫她找到一個會負責任、不會辜負她信任的領養家庭,如有意領養千歲,請通過Facebook與Yoyo聯絡。

狗女千歲因狗主搬到中轉屋,而被遺棄於空無一人的村屋中。
狗女千歲因狗主搬到中轉屋,而被遺棄於空無一人的村屋中。
千歲個性善良,十分乖巧,義工希望為她找到領養家庭。
千歲個性善良,十分乖巧,義工希望為她找到領養家庭。
千歲對人十分信任。
千歲對人十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