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32

令人心酸!松鼠狗仔疑被棄 獲阿棍屋接收後狼吞虎嚥

【動物專訊】棄養動物事件無日無之,非牟利動物團體阿棍屋昨晚接收了一隻可憐的松鼠狗,該小狗被人發現在深水埗昌新里近南昌社區中心徘徊。據知,該小狗為男仔,疑被棄於該處,有發現人見該小狗趴於公園整日,並無進食,後好心人將狗狗交阿棍屋接收。

阿棍屋Ivy 表示,稍後會為小狗進行身體檢查,同時現正尋主人階段,暫不作出任何回應有關領養事宜,並感謝好心人拯救狗狗。她呼籲主人或如有人能提供有關其身份背景資料,請聯絡阿棍屋。

Ivy替該小狗叫名「新仔」,意思希望小狗新一年有新的開始。阿棍屋將新仔獲後吃東西的片段拍下,從片段可見,小狗吃得比較急,狀甚飢餓,令人心酸。

死過翻生 貓貓尋安樂窩

【動物專訊】很多動物即使遭遇不幸,都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在錦上路獲義工救起的兩歲社區貓「武士」,去年12月突然嚴重貧血,經獸醫診斷懷疑患上貓科白血病(FeLV),幸搶救後保住性命。義工Carolyn指患這病的貓壽命不多於3年,天真可愛的武士雖然生命在倒數,但在他臉上沒有一絲陰沉,仍然活潑好動,甚至輸血時都會溫馴地反肚沒有怨言。義工和獸醫都認為,此刻武士最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他無憂無慮度過餘生的安樂窩。

武士居於錦上路的地盤中,他和不少社區貓同伴一樣,每天都面對生命威脅,隨時被車撞或中毒身亡,有市民看到這些貓的慘況,向義工求助,武士也在去年11月獲救起。

武士性格溫馴,原以為可以從此入屋過好日子,但義工發現他突然不肯進食,帶到獸醫診所發現他嚴重貧血,脾臟腫大,多處淋巴變大等。經過緊急輸血保命,武士一度要住深切治療部,幸好病情很快回復穩定,但快速測試卻帶來不幸的消息,武士在貓科白血病的快測呈陽性。

FeLV是一種貓科動物的傳染性病毒引起的嚴重疾病,會破壞其免疫系統,出現嚴重貧血、淋巴瘤等,常見病徵包括體重減輕、嗜睡、食慾不振、貧血等。義工Carolyn坦言,獸醫也無法百分百確定武士患上FeLV,但直言如確定感染該病,武士的壽命可能只餘兩年左右。

Carolyn形容,武士是一隻非常溫馴和親近人類的貓,懂得聽指令,聽到叫喚會走過來嗲,甚至在獸醫診所輸血時,他都會主動反肚,沒有任何反抗,連獸醫都指從沒見過這樣乖和聽話的街貓。她引述獸醫表示,現時武士的病情穩定,建議為他找一個開心的安樂窩。

因為FeLV有傳染性,因此領養人家中最好沒有養貓,或所養的都是患有FeLV的貓。如有意領養武士,可通過Facebook(Facebook.com/golden.love.home)或Instagram(Instagram.com/goldengolden_love)與義工聯絡。

貓貓「武士」於錦上路的地盤救起,生活環境惡劣。
貓貓「武士」於錦上路的地盤救起,生活環境惡劣。
武士獲救後出現嚴重貧血,估計感染了貓科白血病。
武士獲救後出現嚴重貧血,估計感染了貓科白血病。
武士幾經辛苦終於穩定病情,義工只盼為他找到度過有限餘生的安樂窩。
武士幾經辛苦終於穩定病情,義工只盼為他找到度過有限餘生的安樂窩。

愛犬走失 懷孕女主人每天四出尋找

【動物專訊】4歲狗仔Loki因老人家疏忽,在1月24日於佐敦文英樓走失,已懷孕8個月的外籍女狗主Courtney得悉後十分擔心和難過,不顧自己「粗身大細」,每天四出貼街招和尋愛犬。曾有人目擊疑似Loki的狗狗闖進大角咀近奧海城的公路,惟狗主和友人趕到都沒發現Loki蹤影。義工不忍看著女主人不顧身體每晚搜尋至凌晨,在網上設尋犬群組希望更多人加入幫忙尋犬。

Loki植了晶片,大約15公斤重,走失時沒有胸帶和頸帶。他在出生不久即由狗主Courtney領養,相處至今4年,感情十分深厚。Courtney最近因為懷孕快將生產,因此將Loki暫交她媽媽照顧,但沒想到她媽媽在1月24日打開門倒垃圾時,不小心讓Loki跑出家門走失。

據相熟店舖東主指,曾有一位尼泊爾人發現Loki並報警,但警方只提供了動物機構聯絡電話,而該機構指要數天後才能派人手處理,於是那尼泊爾便將Loki從文英樓後座出口放走。後來有人於1月30日在晚上9時半於大角咀近奧海城公路看到有唐狗站在馬路中間,報警後警方著對方致電1823聯絡漁護署,結果在無法找到援助下,惟有聯絡狗主,惟當他們抵達現場時,狗狗已不知所蹤。

主人已懷孕8個月,但頂著大肚的她也不顧自己,每天在街上尋找到凌晨3點,即使毫無線索也一直不肯放棄,很多義工得知後也很心痛。一班義工和熱心市民組成了尋犬群組,如有Loki消息或想幫忙尋找,可按此連結(bit.ly/3WVoniH)加入尋犬群組。主人是外籍人士,不會寫及看不懂中文,但懂聽廣東話。

《情常在》教好一個人

不少人認為貓狗一定要聽教聽話,但貓狗有行為問題,不一定是他們的錯,主人也應學習如何與貓狗相處。狗隻行為專家Eddie Choi形容,很多主人會強逼狗隻符合他們的期望,但狗狗不是機器,主人應該要知道自己隻狗的性格和需要,讓狗隻開心地改變自己行為,而不是強逼他就範。他坦言,在多年幫助狗狗的經驗中,發現教人比教狗更重要。

記者:周裕恆
攝影、剪接:東尼
旁述:譚善彤
監製:梁美寶

政府統計處在2018年進行的調查中,顯示全港有24萬個住戶有養貓狗,當中竟有多達1萬名主人曾考慮棄養他們的貓狗,而考慮棄養的原因中,有86%指原因由動物引起,包括有行為問題等,另有43%指是家庭原因,例如家人不准養貓狗、最近生了小孩等。

對於有些人因為貓狗有行為問題而棄養,狗隻行為專家Eddie Choi卻指動物有行為問題,不一定全是動物的錯,更多是主人對動物根本不認識和不理解。他曾經養過4隻積羅素犬,當中有兩隻經常打架,而且常會打至流血受傷,越打越兇。Eddie當時還只是普通狗主,曾經嘗試找訓犬師幫忙,試過釘帶、P繩等均解決不到問題,「當時我聽到結論是要放棄其中一隻,但我的狗都是由細養到大,實在不捨得。既然我不打算放棄我的狗,我便要找到解決方法。」

Eddie於是找尋一些有關動物行為的課程,結果他「膽粗粗」報讀了一個美國的課程,赫然發現那個課程原來是專門讓美國訓犬師讀,同學中資歷最淺的那位也當了8年訓犬師。

強逼無助解決狗隻緊張
這個課程讓Eddie發現,原來之前用各種方法強逼他兩隻狗改變行為,完全是錯誤的做法,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我之後發現我兩隻狗原來是有情緒題,變得很容易緊張,我之前用的方法反而令他們更緊張和更容易觸發攻擊行為。」他因此改變了方法,不再強逼兩狗,而是想方法讓兩狗看到對方都可以保持心情放鬆,慢慢拉近距離,由互不理睬,到可以很接近時也沒有緊張,結果成功解開了兩狗心結,不再出現打架問題。

Eddie也因此由工程界轉到動物行為事業,利用他所掌握的正向教育方法,幫助更多主人和狗。他坦言,教人比教狗重要,有些主人只會認為狗隻有行為問題,而沒有深究問題出在何處及應該如何解決, 例如很多狗隻的攻擊行為源於恐懼,可能是先天比較細膽,也可能是後天曾有創傷經歷,「正如狗害怕時便會攻擊,究竟是令到他即使害怕都不可以攻擊,還是令到他不用害怕,因此不需要攻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他形容,那些受過創傷的狗,需要更長時間去康復,主人如果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只是想對方聽話,結果只會引來更大問題。「例如隻狗可能在感到威脅時會有警告低鳴或挒齒的行為,但你每次當他作出警告行為時便制止,結果他雖然不再作出警告行為,但當他忍無可忍時便會爆發,毫無徵兆地作出攻擊,殺傷力會更加大。」

教人比教狗重要
他指狗主不應對狗隻有錯誤的期望,認為那隻狗必須像其他狗一樣溫馴和乖巧,「正如你都不應將別人的孩子去比較自己的孩子,不同狗有不同的性格和需要,你應該要了解隻狗需要什麼,你自己希望他做些什麼,但亦要考慮他是否能做到。」

他形容,狗主的態度,會直接影響隻狗,「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教人,因為先要教曉人,我們才可以教到一隻狗。單是教狗並沒有用,他不是一部機器,不是一架車,可以調教好便能駕駛。」

多番被咬仍不離不棄 學習如何和睦相處

有些狗因為膽小而容易受驚咬人,或天生是破壞王,但仍有不少主人願意包容他們的缺點,多欣賞和發掘他們的優點,不離不棄。Isabel所養的4歲狗仔Bosco,很容易受驚咬人,她丈夫Billy也多次被咬至流血,但他們沒有想過放棄Bosco,找方法和他好好相處,避免讓他受刺激或受驚,Isabel形容:「我們視Bosco是朋友,而不是主僕的關係。」

Bosco是毛守4年前救起的6隻狗B之一,他們出生不久便被狗媽媽遺棄,可能因此缺乏安全感,6隻狗B都很容易受驚,有不同程度的行為問題。Isabel最初是暫托Bosco,發現他會咬人及護食後便決定繼續養他,只因擔心他不被其他人接受,「他有這些問題,已經很難被人接受,所以我們便想養他,否則他沒人要很慘。」

Bosco曾經上過訓練班,第一堂已咬到導師手指大量流血。Isabel的丈夫Billy也曾多次被Bosco咬,特別是當Bosco在保護他的玩具時,當Billy走近,他便會以為對方想搶玩具。Bosco亦很害怕單車,會因受驚而主動追著那些單車,甚至曾嚇到人從單車摔下來。Isabel和Billy學習和Bosco相處,減少刺激到Bosco的機會,「例如他主要護食對像是大的骨頭和肉類,我們便盡量不買給他。」Billy說:「他咬我時,我清楚知道他不是想攻擊我,只是不安和膽小,想保護自己。」

他們更發現Bosco的可愛一面,指他是十分保護家庭的人,例如在出街時如果遇到危險,Bosco都會主動走上前保護他們。Bosco亦十分關心家中貓貓的情況,當發現貓貓不舒服或失蹤,他會馬上告訴他們。

Bosco的妹妹Xenia現時由Daisy收養,同樣是膽小的狗,而且還是破壞王,家中傢俬常被她咬到體無完膚,遙控被她咬掉了一半。陌生人如果突然走近,或作出大動作,Xenia便會因受驚而咬人。

不過,Daisy透過和Xenia行山遊玩,慢慢幫她建立自信心,漸漸她不再那麼容易受驚。

Daisy主要幫忙暫托救援回來的狗,當中不少都有行為問題,Daisy會在暫托時間讓狗冷靜下來,慢慢對人信任,讓將來尋找領養人會更容易。她坦言,領養人也應該記住領養的初衷,就是幫助那些被遺棄的貓狗,「我覺得你要想辦法和他一齊學習,不要因為他有攻擊行為,或者他會咬人,便再次遺棄他。」

她又形容,Xenia也有幫忙教導她所暫托的狗,「讓他們知道什麼家規,怎樣融入一個家庭,她講一句,好過我講十句。」早前她暫托的一隻狗狗,因為被車撞至肋骨碎裂,即使康復後也像一隻「盆栽狗」,除了吃東西外完全不會動,結果Xenia用3日時間成功讓那隻狗動起來一齊玩。

倉狗女嘔吐失禁今早離世 冷血倉主拒送醫

【動物專訊】倉狗女「Lucky」於天水圍一貨倉忠心守倉10年,換來的卻是悲傷結局,她在臨死前痛苦嘔吐失禁,倉主都不肯帶她看醫生,即使毛守Kent願意帶狗看獸醫,倉主也以員工已收工為由拖延至今早才讓Kent接狗,結果Kent今早收到的只有Lucky的死訊。餵狗姨姨Mila憶述這隻愛「請請」、溫馴友善狗女的種種,對她死得這麼慘十分難過,「倉主毫無惻隱之心,隻狗每天見他都會搖頭擺尾,他怎可以這樣對她。」

Mila在9年前已開始餵Lucky,Lucky長期被鐵鍊綁在倉外,她的衫和毛氈都是Mila提供。Mila在上星期發現Lucky生病,「過年前已覺得她沒什麼胃口,過年那幾日看到她不肯吃東西,到初九(1月30日)看到她很不舒服地躺著,我便叫倉主帶她看醫生,他思前想後一會才答應。我們一起去到獸醫診所,醫生說她有傷風,還可能有其他內在毛病,倉主只問要幾多錢,結果醫生只開了傷風藥給她。」

Lucky在昨日(1月31日)情況急劇轉差,Mila早上10時許發現Lucky又嘔又失禁,十分痛苦,但10分鐘後才有員工來叫人清潔,完全沒人理會Lucky的情況。Mila哭著要求倉主讓她帶Lucky看醫生,但倉主不但斷言拒絕,更報警要趕走Mila。

Mila將狗狗慘況影片上載到網上求助,毛守Kent昨日下午亦致電聯絡倉主,雖然倉主最終答應讓Kent帶狗送醫,卻又以員工已收工為由,著他今日早上才接狗。結果Lucky等不及救援,今早Kent收到的只有狗狗死訊。

Kent對本報表示:「我昨日下午收到求助,預訂到獸醫診所後打給倉主,對方說已經收工,叫我明早來拿,但我早上9時幾去到,他們說隻狗已走了。」他坦言,看到影片時已見隻狗情況很嚴重,不太清楚為何之前的獸醫會讓狗出院。

對於Lucky忠心守倉10年換來如此悲涼下場,Mila坦言很難受,「她很乖,每次見到我都會請請,又會開心地笑。那個倉沒人理她,但她看到倉主都會搖頭擺尾。我想不到竟然會有這樣的人,即使我們說可以付錢帶狗看醫生,他都堅持不肯放手。」

她又指,在狗狗嘔吐和失禁時,倉主不但沒即時帶狗看醫生,甚至連關心狗狗都沒有,更報警要趕她走,毫無惻隱之心。

倉狗女Lucky昨日被餵狗姨姨發現嘔吐和失禁,但倉主一直拖延拒送醫,狗狗終在今早離世。
倉狗女Lucky昨日被餵狗姨姨發現嘔吐和失禁,但倉主一直拖延拒送醫,狗狗終在今早離世。
餵狗姨姨指日前已發現Lucky的身體出現毛病。
餵狗姨姨指日前已發現Lucky的身體出現毛病。
餵狗姨姨餵了Lucky9年,形容她性格溫馴。
餵狗姨姨餵了Lucky9年,形容她性格溫馴。
狗狗對人友善,看到餵狗姨姨會「請請」。
狗狗對人友善,看到餵狗姨姨會「請請」。
Lucky忠心守倉10年,卻換來悲傷結局。
Lucky忠心守倉10年,卻換來悲傷結局。

不是他的錯 尋家路崎嶇的三腳狗

【動物專訊】捕獸器不只令狗狗一生傷殘,還讓他的尋家路變得更崎嶇。5歲唐狗「老爺」去年中在柴灣山頭被捕獸器夾斷左前腳,義工梁小姐將他救起後,盼望讓他重過新生。然而,老爺雖然多次出席領養日,卻至今未獲青睞。雪上加霜的是,暫托人只能照顧他至2月底,令義工更擔心老爺的將來。狗狗十分無辜,他沒有犯錯,卻因為人為傷害致殘,要找一個家也變得難上加難。

老爺原本生活於柴灣山上,由義工絕育及放回,之前他突然失蹤了一段日子,至去年7月被人發現他左前腳已截斷,原來是身中捕獸器。義工將他救起並安排了訓練學校和暫托,性格慢熱的老爺也開始習慣和人相處。

他的性格冷靜和斯文,由於只餘3隻腳,每天運動量不用很大,只是也許因為他殘疾的緣故,義工梁小姐雖然已多次帶他到領養日,但最終都只能失望而回。

現時暫托人表明無法長期照顧老爺,只能暫托到2月底,梁小姐坦言不想老爺再次流落山上遭遇危險,因此希望再在網上為他尋家,希望找到願意接受三腳狗的領養人。有意領養老爺的人士,可以通過本報Facebook專頁報道的聯絡電話,與梁小姐聯絡。

相關報道:
擺脫捕獸器傷痛 三腳狗尋暫托過家庭生活

《情常在》「教好一個人」 即將播出

不少主人認為貓狗要聽教聽話,甚至不肯包容他們的行為問題,狠心棄養。貓狗有行為問題,不一定是他們的錯,主人也應學習如何與貓狗相處。狗隻行為專家Eddie Choi形容,教人比教狗更重要。

新一集《情常在》「教好一個人」,將於2月1日於《香港動物報》Facebook專頁及Youtube channel播放。Kakato的Facebook專頁及Youtube Channel同步首播。

【點擊觀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losYoKPM5S0】

大角咀聚魚道狗公園 兩狗先後疑中毒死亡

【動物專訊】許多主人均愛帶狗狗到狗公園玩耍,但大角嘴聚魚道新開的狗公園,最近卻最少有兩隻狗狗在公園同日玩耍後,突然中毒身亡,狗主傷心不已,誓要查出毒狗事件屬人為,還是康文署清潔除蟲劑所致。康文署指,該公園在2023年1月27日經1823熱線接獲一宗有關懷疑有狗隻在該公園中毒的報告,該署職員及外判清潔/保安服務承辦商多次巡查上址,但並未發現有不尋常的情況。 康文署指,並無於該公園以除蟲劑清潔。

高先生於1月26日約下午6時45分與幾位狗友帶同愛犬到大角咀聚魚道狗公園玩耍,同行包括高先生的愛犬邊界牧羊犬Matea、友人Stanley的白色柴犬Mung Mung等,他們大約玩了45分鐘左右,便前往附近餐廳食飯。期間餐廳老闆曾煮了一些狗食物給狗狗吃,但約晚上9時,白色柴犬突然開始嘔吐,Mung Mung主人Stanley隨即帶他到外邊休息,惟Mung Mung突然狂吠、來回跑及似踎低狀,然後突然抽筋及暈低。

Stanley見狀已立即帶Mung Mung到獸醫診所急救,惟Mung Mung在的士途中已奄奄一息,「當我叫他的名字時,他雖然已經無法郁動,但仍有反應,每叫他一下,他都睜眼。」Stanley說,Mung Mung到達診所時已無反應,醫生雖然立即替Mung Mung打強心針及急救,但狗狗大約15分鐘離世。Stanley憶述狗狗慘死過程,傷心不已,並指醫生也指是劇毒才會令狗狗於短時間內死亡,而且醫生亦排除其他原因,判斷是狗狗中毒死亡。

Mung Mung 出事一刻,其他狗狗尚未出現中毒情況,但於同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Matea亦同樣出現嘔吐、吠叫後抽筋中毒徵狀,高先生已立即送Matea到獸醫醫院急救,惟Matea情況同樣急轉直下,最終於凌晨5時逝世。

高先生表示,該5隻狗到公園玩時,Matea及Mung Mung均於草叢邊玩耍,最終中毒,但其餘3狗在中間位置玩耍,則沒有中毒,他指驗血報告亦指,是次狗狗疑因食了一些化學物質導致中毒,而兩狗在去街街過程除了在狗公園曾放繩外,一直都沒有放繩或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東西,加上兩狗玩的地方及中毒時間相同,估計是在狗公園中毒。

Stanley於愛犬出事翌日再前往該狗公園,嘗試查出狗狗中毒原因,並於現場拾獲朱古力包裝紙及肉條包裝紙,但究竟狗狗是如何中毒,則仍未知答案。Stanley說負責急救的醫生曾估計狗狗可能因服食到一些除蟲劑而導致中毒,但因該狗公園沒有閉路電視,無法翻看當時情況,無法知道是人為落毒還是除草劑所致。他希望事件能引起狗主們關注,亦不希望再有下一隻狗狗受害,並要求康文署交代於該公園使用的除蟲劑是否有劇毒及是否會導致狗隻中毒,同時他認為該公園必須安裝閉路電視,以確保公園內的安全。

Stanley坦言,由於事出突然,完全接受不到愛犬突然死亡,「沒想過帶他落街玩,會無法帶他返屋企。」而高先生說亦曾聽聞,有其他狗狗於該狗公園玩耍後,同樣出現嘔吐及中毒情況,他希望搜集更多資料,並呼籲有此情況的狗主於ig與他們聯絡,ig為matea_miles_bordercollies。

康文署轄下聚魚道休憩花園自2021年2月11日開放為寵物共享公園,讓公園使用者與其寵物在共融環境下一同使用公園設施。該公園內的寵物遊樂區亦於2022年12月23日開放予市民使用。

署方指,過去一年,並沒有在該公園內使用除害劑,而在日常的清潔工作中,清潔服務承辦商亦只會用清水清潔設施及場地地面。該署又指,對使用除害劑一直謹慎態度,並在有需要時才使用在漁農自然護理署註冊除害劑名單上的除害劑及遵照除害劑標籤上的指示,採取各項安全措施,以確保工作人員、市民及寵物的安全。康文署指,市民或寵物主人如在本署轄下設施發現可疑物品,可聯絡該區的康樂事務辦事處或致電1823熱線跟進。

Matee和主人開心到狗公園玩,沒想到突然中毒永遠回不了家。
Matee和主人開心到狗公園玩,沒想到突然中毒永遠回不了家。
主人無法接受Mung Mung突然離開。
主人無法接受Mung Mung突然離開。
兩遇害狗狗在事發當日都曾到聚魚街狗公園玩,因此狗主懷疑他們在狗公園中毒。
兩遇害狗狗在事發當日都曾到聚魚街狗公園玩,因此狗主懷疑他們在狗公園中毒。
狗主翌日在狗公園發現有朱古力包裝紙。
狗主翌日在狗公園發現有朱古力包裝紙。
還有一些肉腸包裝紙。
還有一些肉腸包裝紙。

周日深井狗狗領養日

【動物界活動】以領養迎新年,一班獨立義工於明日(1月29日)於深井深健獸醫診所舉辦狗狗領養日,多隻狗B尋家,當中包括早前在坪輋一間荒廢爛地中救起的狗B。

領養日詳情:
日期:2023年1月29日(星期日)
時間: 中午12:00至下午6:00
地點:深井深健獸醫診所(深井青山公路深井村89號地下)

愛心校長帶頭領養 校園兔先生教小朋友關愛 多次有貓媽媽入校園生BB

【動物專訊】以生命影響生命,位於屯門區的一間小學,有校長及老師均很愛動物,不但自己領養了被棄的貓兒狗兒,為了讓更多學生也學習關愛人類及動物,該校更特別領養了被棄的兔仔、龜及金魚等,希望讓學生透過照顧及接觸動物,學習如何愛護動物及人類。

位於屯門區的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校長鍾家明,本身都很愛動物,他養了一隻約瑟狗及在學校出生的貓兒,該校願景成為一間關愛愉快成就學生未來的學校,認為學生學懂關愛人類及動物均很重要。鍾校長說 :「因為大家都是地球人,因為不應該只得人類主宰,我們都要學習如何與動物共存。我們要教導學生關愛,關愛是包括身邊的人、父母、包括不認識的人,亦需要學習關愛動物。」

為了讓學生學習關愛動物,該校從動物機構領養了兩隻兔仔,一隻名為度度、一隻名為小跳豆,這些兔仔的名字均由學生替他們改名及投票選出,而學校設有學生義工隊,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學校希望學生透過照顧兔仔過程,學懂責任感及愛心。除此之外,校內還有龜、多條金魚等。

鍾校長說,學校曾邀請不同的慈善機構到校分享愛護動物的訊息,同時,學校透過領養動物,從而教導學生有關不同動物的知識,用以教學生如何愛護動物的訊息。

為何希望小朋友學愛護動物?
鍾校長說,「因為在城市內及身邊都有好多動物,有些可能是寵物、有些是流浪動物,他們都是需要我們去認識及關愛。有時候在城市社會內,有些貓狗是流浪,如小朋友不認識和害怕他們,因為驚慌而去拿棒打貓狗,對動物造成傷害,我們不希望有這些情況。」他希望學生了解更多實況,如有許多動物本身都是有人養,原是有家的,原本不是在街中流浪,後來不幸遭棄養才會流浪。另外亦有些不良商人不斷繁殖,有些動物被買賣,最終又衍生棄養等問題,他希望小朋友了解到這些情況,從而學懂愛護及照顧動物。

「我希望小朋友情感上可以學習到,貓狗為何是人類朋友,因為他們可以與人類溝通,也是互相有心靈寄託,如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他們認得自己主人,會與主人玩,動物也可以是小朋友的朋友,可以互相關懷及依賴。」鍾校長說,動物是很懂性的,他們亦可教識小朋友何為愛,「如你會照顧他們,他們會認得主人及愛你,會感受到。動物都是很友善、親人,有些動物受傷才會驚人。」

動物往往也會感應到人類是否愛護動物,或許他們也感應到該校園愛動物,鍾校長坦言,該校曾試過多次有街貓媽媽走進校內儲物室生貓BB,而誕下的貓BB,有一次由貓義工帶走,另一次所誕下的3隻貓BB,則由校長及老師各自帶回家領養了。鍾校長領養了其中一貓貓,他是黑白色貓,名叫Momo,現在已差不多八歲了。

鍾校長說,由於該校附近有不少街貓,而貓生BB均需找安全及溫暖的地方,或許因而貓貓便躲進校內生育。不過鍾校長說近年該區的街貓已少了很多。

黑白貓Momo是學校出世的街貓,鍾校長考慮到街貓生活坎坷,即領養了他。
黑白貓Momo是學校出世的街貓,鍾校長考慮到街貓生活坎坷,即領養了他。
Momo 初到校長家中時,與魔天使Yoki合照。
Momo 初到校長家中時,與魔天使Yoki合照。
鍾校長家中的愛犬Yoki、黑白貓Momo及橙貓Mango。
鍾校長家中的愛犬Yoki、黑白貓Momo及橙貓Mango。
鄧肇堅學校領養了兩隻兔仔,一隻是拿度(左),他被棄養時很高齡,最近已離逝,右邊的兔是小跳豆,名字由學生所改的。
鄧肇堅學校領養了兩隻兔仔,一隻是拿度(左),他被棄養時很高齡,最近已離逝,右邊的兔是小跳豆,名字由學生所改的。
鍾校長於舊校任教時,該校同樣有領養兔仔。
鍾校長於舊校任教時,該校同樣有領養兔仔。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拿度(左)及小跳豆(右)很受學生歡迎。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拿度(左)及小跳豆(右)很受學生歡迎。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該校設有pet home,學校挑選了一些學生,負責輪流照顧兔仔,從而學習關愛動物。
鍾校長相信,當學生認識及愛動物,可從感受到動物懂得愛。
鍾校長相信,當學生認識及愛動物,可從感受到動物懂得愛。
東華三院鄧肇堅學校邀請動物團體分享愛護動物訊息。
東華三院鄧肇堅學校邀請動物團體分享愛護動物訊息。